许正中:《国道巡航》以小见大诠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编者按:4月7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实践与探索暨纪录片《国道巡航》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正中在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纪录片《国道巡航》分别从市场治理、乡村治理、城市治理、社会治理、民族事务治理等五个角度切入,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的鲜活案例,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治理成就,进一步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正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纪录片《国道巡航》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叙事脉络,以小见大诠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立体呈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在第一集《行至盛市》中,本集通过展现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跨境电商业务三种案例,生动地勾勒出推进市场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画卷。影片从细微处切入,凸显出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保护和监督,通过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这无疑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在别出心裁的拍摄、记录、讲演中,市场治理现代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顶层设计,而成为落脚于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通过统筹推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标准化战略、商标品牌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现代经济体系不断建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也逐步实现。
纪录片第二集《行至富乡》,为我们展现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崭新风貌。影片着眼于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展示了在基层村庄中乡村治理方式的创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近年来我国中微观民主治理制度建设与实践朝着“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与形式”的发展格局演进。农民群众在亲身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既有效地保障和实现了自身权益,也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与乡村本身的联结,进而增强了对乡村共同体的认同和信任。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好方法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落地生根,让一个个乡村“旧貌换新颜”,成为了气象新、人心齐、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也为美丽乡村这个载体找到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保护模式。
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治理,使得乡村治理的公共性与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乡村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纪录片第三集《行至智城》,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先进科技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凸显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此基础上,基层智慧治理体系又不止于智慧,而是把人放在城市治理、发展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以“人民观”为城市基层治理护航,只有真正依靠和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智慧”科技的功能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要让城市更智慧、更具有人文关怀。武汉的“智慧社区”实现智慧应用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智能交通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这些都强调着城市建设最终是为了人民。毫无疑问,《行至智城》所讲述的新型智慧城市,归根结底是一个真正让人民享有充分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城市;智慧城市背后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更是一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纪录片的第四集《行至山水》,镜头来到“天府之国”四川。通过绿色城市建设、农村电商发展、基层治理中的矛盾调解,展现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行至山水》首先展现的即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作为一种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路径,以破解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口,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科学合理规划社会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社会治理的重点逐步转向“民生”,转向“服务”,让每个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妥当安放。罗江益和他培养的徒弟们,坚持送法下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巡回审判,让“马背法庭”“车载法庭”深入基层。为人民调解矛盾是针对基层事务的柔性治理,送法下乡则是让人们认识到法律的刚性管理作用,实现了“良法”与“善治”有机结合,这是一种基于经验提升并由实践载体支撑的治理模式。
纪录片第五集《行至潮域》,纪录片带领观众领略了西藏的变化发展,在“世界屋脊”之上,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之路正徐徐展开。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包含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处理和管理民族事务所形成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在不断构建,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相统一的局面正逐步形成。同时,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道巡航》展现了5G技术的应用给西藏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科技治理、数字治理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其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赋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统筹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广泛协同社会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民族事务治理全过程,而且还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重塑良好市场运行环境,实现“政府-社会-市场”分级分层协同推进的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体系。
进一步精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且已成为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关键内容。《行至潮域》为观众展现出来的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在影片中具化为幸福的笑脸、悠久的古城、便利的生活,在影片之外,保持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各族群众实现携手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面,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其乐融融,各种文化和宗教,古老与潮流和谐相处,各族人民追寻着美好生活,中国也向着现代化大踏步地前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