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帆:《国道巡航》从“三高”入手讲好中国故事

编者按:4月7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实践与探索暨纪录片《国道巡航》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在座谈会上表示,通过丰富和创新宏观的传播生态愿景、中观的传播主题选择以及微观的传播手段方法,并在“以媒为酶”的国际传播中,可以系统地回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之问。《国道巡航》多角度地呈现了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并带来高抬头率、高认知差、高叙事感的效果。

500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国道巡航》以“中国道路”的国道为轴,走进一处处日新月异的城镇乡村、走近一段段生动鲜活的基层故事、触摸一个个可知可感的发展细节。在节目中,“国道”是横轴,“巡航”是纵轴,并体现出一种高视角和高沉浸的特质。从“高”这个角度,《国道巡航》体现出三方面特点:高抬头率、高认知差、高叙事感。

500

△纪录片《国道巡航》海报

高抬头率:寓于乐,换新颜

活泼是《国道巡航》的特质。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让观众能第一时间感受到:这是一部带有芒果气质的作品,在“视听”中显现出成熟的青春美学。

首先,节目的镜头语言始终洋溢着清新亮丽的色彩。无论行至乡间土路还是步入高科技实验室,《国道巡航》的画面都干净明丽、兼具趣味,加上创意转场、卡点BGM、恰到好处的花体字和赋予万物灵动表情的会心设计,让习惯了网络视听节目的年轻人可以“无缝接入”,在寓教于乐中,让主题内容“随风潜入夜”。

其次,作为一档“带你看”的节目,“如何介绍”非常重要。节目巧妙设计了两套解说系统:主持人的伴随性话语和华小夏提炼性旁白的双轨模式,让青春感和烟火气交织成趣,淡化了纪录片的说教感,亦丰富了表意空间。

除此之外,节目还保有芒果TV一贯的快节奏、戏剧性和趣味化的故事。如《行至富乡》的开篇,在我以为要讲玉屏村历史或乡村建设成果时,迎来的却是三个字的提醒:“有杀气”,两位村民大妈正在因丢鸡吵得面红耳赤。故事思维的精心运用,让叙事充满趣味性、悬念感,也中和了由主题立意带来的“宏大感”。

500

△村干部在“十全十美”百姓说事点调解村民矛盾

“主旋律题材+新时代故事+青春态表达”的配方,对地方电视台和网络视听内容制作方来说也颇有启发:缺乏青春感与新鲜故事,年轻受众可能“半集弃”;而脱离时代主题、忽视文化内涵,平台自然无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节目甚至会沦为肤浅与“愚乐”的导火线,何谈价值引领?“青春美学”与“主旋律”的双向奔赴,不失为一种步入新时代的媒体创新模式。

高认知差:游于地,启新知

虽然满屏青春风,《国道巡航》也呈现出和过往的旅游类节目不同的特质。最大的变化来自它突破了常规的地域特色记录与时代主题叙事的惯性思路,展现出新时代主题性创作的新风貌。

这种变化,首先源于节目提升了对旅游节目的认知。四百多年前,用脚步丈量山河的徐霞客曾写下:“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时至今日,地理人文依然是现代人认知世界、探寻自我的重要途径。但是,空间变换之谓“旅”,身心沉浸才是“游”。《国道巡航》有些类似电影中的“公路片”,“走什么路”并非关键,“遇什么事”“见什么人”才是核心。由此,节目的创作从根本上摒弃了衣食住行的走马观花,而将几乎全部目光投向了一地一隅的“内在肌理”——是什么让这里有了新变化?

第一集中,新事物便层出不穷:买到手的衣服怎么和别人的那么像?服装设计有知识产权吗?在苏州,知识产权保护已涵盖新材料、生物制品制造、电子信息、数字智能制造等重点新兴产业;平日点的外卖是否干净?老百姓能监督商家的后厨吗?在湖州,“阳光厨房”直播着95%以上商家后厨的实时画面,让科技服务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除了“信息差”类的新知,《国道巡航》还很善于捕捉以小见大的细节。如《行至富乡》没有继续展现脱贫攻坚成果,而是先人一步地讲述乡村振兴中更内在的新变化:在300多年历史的隆兴桥上,“百姓说事点”为村民释法说理、调解矛盾,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作用;驻村规划师通过“适老化设计改造”,将小山村中5000平方米的闲置老屋系统改造成社区公共空间、儿童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成为历史古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发展创新的鲜明注脚。

种种案例,在《国道巡航》还有很多。节目清晰地展现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的叙事脉络,也呈现着一种更深刻的地方“生态”,即政府、百姓和当地民俗民情的崭新融合、共生发展。因此,五集分别对应市场、乡村、城市、社会、民族五方面的发展成果,却不让人觉得老生常谈,反而自始至终感受着新时代的新风貌。

高叙事差:始于新,创未来

芒果TV国际APP专题及海外社交平台推荐《国道巡航》,覆盖全球超195个国家和地区,节目在海外传播方面也收获良好效果。当前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对方的手段主要是“宣扬中国威胁”“意识形态攻击”“无中生有” “污名化”等方面,但是,不论是近期热点还是以往炒作,“叙事战”的基本内核与“元叙事”始终不变,基本上是以“锐实力”为框架,打叙事战和认知战,进而形成“舆论战”,基本都是有组织、成规模、有目标,由政客、媒体与智库相互唱和,对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构成了新的挑战。

从本质上理解,叙事是一种认知框架。在西方国家系统性打压的策略下,我们对外传播资源的调配一度出现功能性的失灵。在此背景下,外宣媒体的“对冲式”话语和睚眦必报的“口水战”可能会引发更为激烈的舆论反弹和外部打压。《国道巡航》讲的是“这十年”的故事,但很难得地用一种轻松的语态、客观的目光,突出体现在用叙事的力量,呈现出一个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恰如孔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时长01:07△纪录片《国道巡航》宣传片

高抬头率、高认知差、高叙事感,除了是《国道巡航》的本体特质,也分别对应了节目的传播效果:微观的传播手段方法、中观的传播主题选择、宏观的传播生态愿景。

海外传播是从“在场”到“评价”,再到“承认”和“认同”的过程,也是一条需要久久为功的道路。《国道巡航》基于复调传播、客观再现、“以媒为酶”,对主题类节目创新与国际传播语态革新均有启发意义。期待以国道为轴的“行至”系列还能继续行以致远,期待第二季。

(作者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