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精神 激励后代前行

笔者近日在海南临高角登陆战烈士陵园,见到在解放海南岛而牺牲的我军最高指挥员、四十军一  一九师副师长黄长轩的儿子黄世星老人,还有黄世星老人的两个幼小的孙子一行三人来到黄长轩烈士陵园,给长眠在这里的父辈战友们深情的悼念鞠躬。

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和黄长轩烈士的儿子,黄世星老人交谈得知:现年68岁的黄世星老人告诉笔者,他父亲牺牲时,他只有半岁,当时他和母亲住在桂林的部队留守处。  黄长轩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新集镇一个贫民家庭,1931年走上革命征程,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牺牲时年仅36岁。 “父亲是可以不南下的,如果是这样,他也许不会牺牲。”黄世星说,东北解放后,考虑到父亲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当时部队有意让他留在东北,但父亲坚决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要求随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在参加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战役之前,父亲的工作已经调到湖南军区,调令都已经下了。 在赴湖南上任之前,黄长轩抽空回到阔别18年的家乡。“父亲只在家了住了3天,在广播里得知要打海南的参战部队,正是自己所在的部队,他待不住了。战士此时怎能离开战场!”黄世星说,父亲毅然发电报请求归队参战。就这样,黄长轩回到了40军。

1950年4月16日夜,大规模渡海作战在黑夜中展开,黄长轩指挥部队从雷州半岛灯楼角一带扬帆启航,冲破封锁,于第二天凌晨成功登陆海南岛,首先击溃岸上国民党军阻击,占领了守军的防御核心阵地临高山(今高山岭),尔后,以一部分兵力包围临高县城,主力继续向纵深推进20多公里。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战士们伤亡很大,黄长轩不顾疲劳,亲临前线医疗所,安排救助伤员。就在这时,敌人飞机在医疗所上空投下炸弹,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后,黄长轩倒在了血泊之中。 “父亲临终前,对军长韩先楚说了一句话:他真的革命到底了,他死而无憾!”黄世星回忆说,父亲牺牲几个月后,母亲才得知这一消息,随后大病一场。父亲与母亲感情很好,母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接受不了父亲牺牲的事实。 “父亲从参加土地革命直到解放战争,一共受伤7次,其中两次是重伤,他都挺过来了,没想到牺牲在海南。”

黄世星说,“父亲牺牲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祖国大地沉浸在一片欢呼胜利的喜悦气氛中。父亲这位身经百战、走过枪林弹雨的我军高级指战员,是到了该享受胜利成果的时候了,但他坚决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最后牺牲在夺取全国解放最后胜利的战斗中,很多人为他的牺牲扼腕痛惜。” “因为父亲的缘故,我对海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黄世星说,他第一次到海南是在1970年11月,他陪母亲给父亲扫墓,当时,许世友是广州军区司令员,他们是搭许世友的专机飞来海南的,这是他第一次来海南祭拜父亲。 “我非常感谢参与抢救父亲的龙门村那一家海南百姓。当时父亲受伤的大腿大动脉流血不止,而部队正在打仗,渡海时医疗器械被海水浸泡生锈不能使用,流血过多又不能及时输血,父亲被抬到这一户农民家里,这位农户将儿子刚刚结婚的新房腾出来用于抢救父亲。父亲的血流了一天一夜,血都流干了,口渴得很,这户农家的新媳妇给父亲端水喝。”说这话时,黄世星脸上充满感激之情。“我第一次见老阿婆感觉像亲人似的,非常亲切,虽说她讲的海南话我不懂。她说到我父亲牺牲时非常悲伤,哭了。海南人朴实善良,我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黄世星动情地说。

笔者今天上午特地来到,临高角登陆战烈士陵园附近的龙门村,见到了当年那位参与抢救黄长轩烈士的新媳妇,今天已是90多岁的老阿婆 了!看上去老人身体还不错,老人看到我的到来只是微笑,由于老人只会海南临高本地方言,语言无法沟通,我就把刚刚拍摄的黄长轩烈士墓给老人看。据附近的村民讲,黄长轩烈士的儿子黄世星每次来海南,都要看望这位老人家!  

当黄长轩烈士的儿子黄世星老人,得知笔者来自四川巴中时,老人顿时显得有些激动与亲切。原来红四方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时, 1933年5月20~24日黄长轩曾与许世友将军,参加过巴中通江空山坝反攻战斗。黄老说;"巴中百姓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红四方面军战士,才有了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有机会一定再去巴中看看父辈们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感谢那里的百姓!"  在道别时,黄老与我互相留下通讯方式,黄老!有机会我们巴中见!巴山儿女永远永远欢迎您的到来!!!

500

黄长轩烈士是解放海南岛战役牺牲的我军最高指挥员

500

黄长轩烈士的儿子黄世星和黄长轩烈士的重孙,深情凝望着墓碑上字的一笔一划。

500

 黄长轩(1916-1950)

河南省新县新集镇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陕途中,加入共青团。1933年,先后任红四军红二十八团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曾参加空山坝反攻战斗。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随部赴晋冀鲁豫抗日前线。1938年任营教导员;1940年,任二十八团团长;1942年5月,被选送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4月,学习结束,转赴东北。1946年2月,任辽东军区教导团团长,率部参加了辽河战役。1947年任三纵九师参谋长;2月,又率所部三纵八师三十二团,参加了四保临江的战斗,担任坚守四方顶子阵地的任务。在临江保卫战中,四方顶子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他率领全团,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里,固守四方顶子,顽强地坚持9个昼夜,击退了数倍之敌一次次疯狂进攻,为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1948年5月,黄长轩任三纵九师参谋长。1948年至1949年,在东北嫩江省任军事部长;率部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之后,又率部随大军南下,渡过长江,一直打到琼州海峡。1950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四十军一一九师副师长,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为了适应海上作战需要,他白天在指挥所处理军务,夜晚到海上练习游泳,识方向、探水位、学习扬帆摇浆以及海上战术,迅速熟悉了海上作战规律。

1950年4月16日,解放海南岛战役开始,黄长轩指挥第二梯队于次日晨在海南岛登陆。登陆后,他即赴临时前线医疗所看望伤员,途中遇敌轰炸,不幸以身殉职。是解放海南战役牺牲的同志中职务最高的干部。

500

黄长轩烈士的儿子黄世星和黄长轩烈士的重孙深情抚摸着墓碑

500

黄长轩烈士的重孙在黄长轩太爷墓前庄重肃穆的叩拜

500

黄长轩烈士的重孙在黄长轩太爷墓前庄重肃穆的叩拜

500

当年参与抢救黄长轩烈士的新媳妇,今天已是90多岁的老阿婆 了!

500

黄长轩烈士当年牺牲之地临高角龙门村

500

临高角登陆战烈士陵园

500

黄长轩烈士牺牲的龙门村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