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明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最早发明了刀叉,分餐制,但后来摒弃了

【本文来自《中国人为什么使用筷子,使用筷子真的更先进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即便作者是在美国的,但国内这样的人也很多,在网上到处看碎片化的东西,不去探究不去查资料以辨别正误真伪,然后用于在饭桌上的谈资以显示自己有多博学,好像专家学者一样。

作者还真的在胡说八道!

以下是作者说的不对的地方!

1、世界上最早的红铜器和砷青铜器出现于西亚的伊拉克、伊朗、土耳其等国家,前者距今一万年左右,后者距今六千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黄铜器和锡青铜器出现于中国的陕西和甘肃,前者距今六千七百年,后者距今五千年。世界上四大铜器类型的发明,我国占据其二。在我国是这两类铜器冶炼的发明国,从最近这些年出土的文物,特别是商代前龙山文化系列出土的文物看,我国的铜器冶炼是独立自主发明的,而非从帕米尔高原传播而来。理由是,

其一,考古发现我国存在铜石并用时期,发现的红铜、白铜、铅青铜、锡青铜都是小件,且成份不稳定,属于原始社会部族时期的探索。

其二,这一时期人类荒蛮兽性,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外族入境视为侵略,从帕米尔高原来的人是不可能活着来到黄河腹地的,仅靠实物铜器也不可能靠人类肉眼分析出成份和冶炼方法。

其三,更不要说,铜器分很多种,我国是世界最早黄铜器和锡青铜器的发现地。

其四,同一事物在世界不同地区独立被发现发明是很正常的事。但也有一种说法,人类是地球文明被灭绝后的第五次文明了,帕米尔高原伊朗土耳其的铜冶炼技术是传承自上一次人类文明,但据上一次人类文明回忆,他们也传承自上一次文明,询问地球第一次文明的生物他们的铜冶炼技术来自哪里时,他们指向浩瀚的星空,所以帕米尔高原的铜冶炼技术其实是外星人教的。作者说是不是呢?

2、面食不是唐朝开始流行的!古代面食不只有面饼,还有汤饼——面条,看看汉代墓葬壁画中吃面条的画,吃饼的画。

中国的黍是需要脱壳的,糜子小麦也是要磨成粉,《诗经.魏风.硕鼠》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麦”,考古发现我国种植小麦在距今5000 年前,西汉的《汜胜之书》中记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古代把谷类做成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类似舂米的方式,击打砸压,另一种是碾压摩擦,也就是磨。磨,最初叫硙,汉代才叫做磨。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这一时期的磨齿以洼坑为主流,坑的形状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枣核形等,且形状多样极不规则;东汉到三国为中期,这时期是磨齿多样化发展时期,磨齿的形状为辐射型分区斜线型,有四区、六区、八区型;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至今),这一时期是石磨发展成熟阶段,磨齿主流为八区斜线型,也有十区斜线型。也就是说在西晋时,磨已经很成熟了,成为现代石磨的样子,而成熟是和大范围使用不断改良的结果。

3 筷子的祖先,缘于原始人在火上烤肉时串串的树枝等条状物,用于烧烤、拨火,后来发展为筷子,比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

从出土文物来看,中国人的加工食物的方式有烤,有烙(比如商纣王的炮烙人牺牲来吃)

有用于烹煮的鼎,

用于蒸的鬲,

用于蒸的甑

用于煎煮烙炸的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用于蒸的甗

当有煎这种做法出现的时候,炒菜就会出现,只是不一定大面积民间普及。

1995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出土了一把距今7000年骨质餐刀餐叉,其中骨叉被誉为“人类餐叉之祖”。在我国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们出土的时候是在一起的,说明当时是成套使用的。到了商代,餐叉变为两齿,也小巧了。

考古证明,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最早发明了刀叉,分餐制,但后来摒弃了刀叉,而叉演变成一种在火上烤制食物用的大型器具,比如我曾在汉墓壁画上看到的三叉四叉在火上烤串的画面。

我个人觉得讲什么,一定要真的去了解过,亲身接触过,至少检索过论文或实物才敢那么讲。但国内这样的人也很多,在网上到处看碎片化的东西,不去探究不去查资料以辨别正误真伪,然后用于在饭桌上的谈资以显示自己有多博学,好像专家学者一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