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生育当作投资,结婚生子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不可控,可谓是毫无吸引力

【本文来自《我老婆生了,母女平安!聊聊生娃到底花多少钱?为何有人不愿生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对生育的影响因素,局限到个人可能还会有很多感情因素存在,但整体上看还是要归因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市场经济包括劳动力的市场化,无论是什么制度下,只要劳动力市场化了,劳动力供求失衡的大环境就不会支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包括但不限于生育行为.

个体劳动力市场化之后就是无组织的一盘散沙,在资方面前相互竞争,把劳资博弈变成了劳方内部博弈,面对资方毫无议价能力,生存机会都要被资方拿捏,只能互相内卷让资方获得最大利益,也因此,劳方普遍失去对未来的良好预期,长期处于生存焦虑状态.

结婚生子是所谓"业余活动",带不来利润,劳方自己阉割掉这份业余时间换成工时,资方乐见其成.

失去对未来期待的生活,需要娱乐来麻痹身心,如果把生育当作娱乐,与其他因为市场竞争产出的极其廉价的娱乐相比,结婚生子这种"广义娱乐"是一种"定制品",成本毫无优势,劳方自己也没有进行相应行动的动力.

如果把生育当作投资,结婚生子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不可控,也毫无吸引力.

如果把生育当作纯粹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恰好也是市场化的优质标的,可以卖出高价,所以高额支出会严重拖累生存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我的总结,提高生育要建立在"有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既要经济有余,又要时间有余,而这些"剩余"是劳方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被迫要让渡给资方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在切实地打击生育率,这才是生育率不断走低的根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