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小企业不敢使用.cn域名,这种营商环境要不要改善呢?
【本文来自《该撤职的撤职!为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密集表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既然要优化营商环境,那我讲一个技术人员经常遇到问题:现在一些小企业不敢使用.cn域名,甚至不敢把网络服务部署在国内服务器上,因为一些运营商“擅自”(先斩后奏没有通知)停止国内服务器的域名解析——理由当然也是很正当的,因为备案有多多少少的各种问题。
小企业也有话说,它们不可能常备律师团队和域名的代理申请队伍,就是技术人员土法上马。而技术人员嘛,当然也不一定有大厂程序员的能力和见识。这就造成了很多原本可以正常进行的商业活动,现在不能正常进行。
这种营商环境要不要改善呢?甚至“优化营商环境”这个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预期:因为对于已经在和本地环境融为一体的企业来说,“优化”是做增量的功夫;未必是做存量的功夫。
我是支持对网络严格管理的,但是我必须在评论区指出一个事实:我们还不发达,很多小企业还在野蛮生长。包括我们事实上的选择性执法造成了大量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预期。这种选择性执法包括把资质和言论的审查权下放到非行政部门,比如评论区管理,比如域名解析。
这本质上反映了国家的治理矛盾:所有政府部门本来应该追求的是做好机械的行政执法工作。但是就好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一样,国家治理不能回避政治问题。这就导致执法工作都追求通过“上威不可测”留存政治解释空间——我变脸是因为环境变了,你不能用法律当挡箭牌。
但是所有企业都追求的是稳定的外部预期——这个预期现在可能存在么?
年轻人会有很多创意,不是每个都有价值的,花少量成本,购买域名,租虚拟服务器空间做测试,很重要,可以让有价值的创意能落地,有机谷脱颖而出。
现在的域名备案制,在源头就掐死了很多年轻人的尝试,备案,租用服务器,也得有实体,环节太长,阻碍了很多新网站的出现,所以备案制以后,国内很少再有互联网企业能起来的。
如果说10000个网站中,才能有几个能做大做强的,如果备案制,导致新创网站,出现数量级地下降,那就阻碍了创新。
这就是乱作为,把执法成本转嫁给企业,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那些搞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的,是靠域名备案解决的吗?各式各样的域名,现在注册人信息都被隐藏了,太多选择了。反而.CN域名可以获得真实注册人信息,追查起来最容易,违法犯罪的,有几个还愿意用.cn域名的,能让国人几乎没人愿意用自家国别域名,这样的管理政策合理吗?
法律并没有规定老板必须赚钱。
你都不愿意花钱委托专业人员,却责怪通信商?
很奇怪的逻辑,难不成你的技术人员能搞好COM,却搞不定CN?还是你的企业只备案CN不备案COM?
备案制本质意义上是监管部门懒政。
明明域名注册都实名制了,还需要二次备案,非得搞两个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