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小企业不敢使用.cn域名,这种营商环境要不要改善呢?

【本文来自《该撤职的撤职!为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密集表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既然要优化营商环境,那我讲一个技术人员经常遇到问题:现在一些小企业不敢使用.cn域名,甚至不敢把网络服务部署在国内服务器上,因为一些运营商“擅自”(先斩后奏没有通知)停止国内服务器的域名解析——理由当然也是很正当的,因为备案有多多少少的各种问题。

小企业也有话说,它们不可能常备律师团队和域名的代理申请队伍,就是技术人员土法上马。而技术人员嘛,当然也不一定有大厂程序员的能力和见识。这就造成了很多原本可以正常进行的商业活动,现在不能正常进行。

这种营商环境要不要改善呢?甚至“优化营商环境”这个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预期:因为对于已经在和本地环境融为一体的企业来说,“优化”是做增量的功夫;未必是做存量的功夫。

我是支持对网络严格管理的,但是我必须在评论区指出一个事实:我们还不发达,很多小企业还在野蛮生长。包括我们事实上的选择性执法造成了大量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预期。这种选择性执法包括把资质和言论的审查权下放到非行政部门,比如评论区管理,比如域名解析。

这本质上反映了国家的治理矛盾:所有政府部门本来应该追求的是做好机械的行政执法工作。但是就好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一样,国家治理不能回避政治问题。这就导致执法工作都追求通过“上威不可测”留存政治解释空间——我变脸是因为环境变了,你不能用法律当挡箭牌。

但是所有企业都追求的是稳定的外部预期——这个预期现在可能存在么?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

热门评论 4

  • Facebook网站创建时,没有注册公司,就是简单创意,测试一下,如果在中国,网站可能都没机会上线。
    年轻人会有很多创意,不是每个都有价值的,花少量成本,购买域名,租虚拟服务器空间做测试,很重要,可以让有价值的创意能落地,有机谷脱颖而出。
    现在的域名备案制,在源头就掐死了很多年轻人的尝试,备案,租用服务器,也得有实体,环节太长,阻碍了很多新网站的出现,所以备案制以后,国内很少再有互联网企业能起来的。
    如果说10000个网站中,才能有几个能做大做强的,如果备案制,导致新创网站,出现数量级地下降,那就阻碍了创新。
  • 全部楼层
    扔块砖头试试看
    申请,或者变更一个域名,到底有多大的成本?
    成本非常高,网站越出名成本越高,首先就是域名备案,快则三天,慢则半个月起,这还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传非常多的文件,比如营业执照,备案人身份证信息,备案人拍照,法人身份证信息,法人手持照,域名备案表,域名所有者证明等,如果有电信类,视频类,新闻类,医疗类,有评论等,还要上传一大堆文件,这些传了还要验证,下app,在线验人脸,各种手机绑定验证码,这只是域名,接下来就是服务器ip到公安系统备案,获取公安系统备案号,你觉得这些就完了是不是,对不起,广告法,自检网站内容有没有首家,第一,世界,全球等字眼,你也可以不改那等着被工商局处理吧,你觉得这下应该安全了吧,对不起还没完,商标法,智慧财产法等着你,如果你盗用別人注册了的图片,文章,名词,法院传票来了,少则和解2-3万,多则10万起步。
  • 乱用域名违法的,去查处违法的就行了,谁违法,重罚几个,杀鸡儆猴,这样成本最低,但是管理者不这么做,搞出备案制,让所有域名使用者都得备案,确实这样做到了把违法使用者给排除了,但是合法使用者承担了全部的成本,域名使用经常需要变更,无缘无故增加了很多成本,导致大家有的选的,都不用.cn域名,把域名给搞废了。
    这就是乱作为,把执法成本转嫁给企业,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那些搞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的,是靠域名备案解决的吗?各式各样的域名,现在注册人信息都被隐藏了,太多选择了。反而.CN域名可以获得真实注册人信息,追查起来最容易,违法犯罪的,有几个还愿意用.cn域名的,能让国人几乎没人愿意用自家国别域名,这样的管理政策合理吗?
  • zzz3996
    野蛮生长就是理由,这跟道德绑架有啥区别?
    法律并没有规定老板必须赚钱。
    你都不愿意花钱委托专业人员,却责怪通信商?
    很奇怪的逻辑,难不成你的技术人员能搞好COM,却搞不定CN?还是你的企业只备案CN不备案COM?
    用com只要不怕墙,比cn方便太多。
    备案制本质意义上是监管部门懒政。
    明明域名注册都实名制了,还需要二次备案,非得搞两个婆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70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