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敢说,我们的审美被绑架了

本文章转自微博柳飘飘果然飘了

美和丑都该是自由的

昨天,飘飘在热搜榜上看到一个久违的名字,陈志朋。

不露面则已,一出现,便连上了两条热搜——

#陈志朋#

#陈志朋回应肚子赘肉明显#

500

引起瞩目,还是因为他的装扮。

高跟长靴、超短裤、大棉袄,这新造型的美,你能get吗?

500

500

说实话,飘飘真不觉得好看。

但你可别像我一样直说,因为这年头,说出“不好看”,就意味着把自己摆上台面,任人揣测——

揣测你歧视,容不下非主流人群;

揣测你狭隘,审美不够多元化;

揣测你盲从,不懂得做自己;

揣测你眼瞎,明明就很好看啊!

哪好看了?

这个……额……那人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啊,要你管?

500

这话当然也不错。

但,最开始说“没感觉好看”的人,可能并没有要干预他怎么穿的意思。只是表达自己对一个公众人物造型的观感而已,便被扣上一堆帽子。

500

在这种不断为“敌方”假设立场的对话环境下,很快地,“不觉好看派”也学会了揣测。

评论从“不好看”,变成了“这么不好看的造型都要穿,陈志朋太让人心酸了”、“你要是被公司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500   

陈志朋公司还因此出来解释过:没逼迫他。

而一旁吃瓜的飘飘,满脸问号——

一个造型,几件衣服,认为好看就好看,不好看就不好看,你们一定要上升到意识形态,靠互相甩帽子来撕逼么?

我们就不能坐下来,单纯地谈谈“美感”吗。

500

事实上,曾经的陈志朋,也并非与“美”无缘。

早些年,大众对他的印象,还是那个做着手语,唱着“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的少年。

虽然现在听这歌总是很饿,但三个男孩子还是很美好的。

1988年,小虎队作为当时市场少见的花样美少年组合,甫一出道,便红透亚洲,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TFBOYS。

500

当时,年仅17岁的陈志朋,因为外形阳光帅气,且海选当天打扮正式、表演有准备,被选入了小虎队。

那时流行“明星脸”的说法,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长得有些像80年代天王巨星张国荣的小男生,也会星途璀璨。

包括他的队友吴奇隆。

因为海选当天,他的表现其实要比学霸苏有朋,以及被星探骚扰到不耐烦、只好去晃一晃、翻个跟头当表演的吴奇隆要放得开、专业很多。

500

500

500

500

然而,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小虎队解散后,学习能力超强、清高骄傲的苏有朋,从歌手跨界演员,又当起了导演,找到更多舞台展现自己;

较为务实的吴奇隆,也通过努力工作,还清了家里的巨额债务,并拥有了如花美眷。

只有陈志朋,虽然出演过二十多部电视剧,给观众留下印象的,似乎还是当年《还珠格格》里的尔泰。

500

而从艺三十年,冒的最大水花,竟然是他近年的一些mv造型。

500

500

以及一些场合的装扮——

500

500

这些造型乍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任何“美感”和艺术价值可供赏玩、解读的,然而近几年,它却承载了太多太多——

除了给陈志朋这个生于小康之家,家庭环境比八九十年代绝大多数明星都要优越的人,招来“落魄”、“凄惨”、“卖身”等被害妄想。

500

更多的,还是一些思想开明人士,借由他来标榜自己,贬低他人。

“说欣赏不来、觉得不好看,难道不是因为你狭隘,你歧视别人?”

“多一点包容,少歧视,人家没偷没抢没犯罪。”

500

这是这一类“开明人士”最常说的话。

乍听还很有道理,细想却很奇怪——

当人家对你表达“不认为这个造型有美感”时,大概率只是在说,TA的眼睛并没有因为这个装扮感到愉悦、享受。

而认为他们很有美感的你,为什么不是用对等的话语、或列举一些还不错的造型,去尝试说服?

而是直接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去揣测别人的思想, 扣一堆大帽子?

500

飘飘比较能get的两个造型

事实上,“可不可以穿”这件事,别人根本无权赋予或剥夺。

但真的,如今有太多人打着“自由”的名义,去逼迫别人说美了。

也有太多人,因害怕戴上狭隘的帽子,闭着眼睛一通夸,究竟这些人是否真的认为很有美感,还是旨在突显自己开明。

甚至,连夸赞,也不是围绕造型本身,而是“他没偷没抢没吸毒……”

是是是,我知道。

可再度欣赏完那些被道德绑架的美丽造型,顽固如飘飘,仍想说:

他真的是自由的,无错的,但那些,真的不好看。

如你们真有自己标榜的那么自由,为何不给予他人基本自由?又为什么不是一脸骄傲,而是耳朵时刻在听他人评价,心里时刻揣度,稍有争议便跳脚?

究竟是谁,没有用平常心看待这些造型?

500

“被绑架的陈志朋”,如今还是另一批人的工具——厌憎流量明星的人。


同样,还是老套路。

先给你安个身份——不好看?你一定是xx流量的粉丝吧。

再帮你假定特征——你肯定很双标。这要是蔡徐坤、吴亦凡等各种鲜肉哥哥穿了,你只会说好帅好可爱。

500

于是,又是新一轮的争吵……

累了,飘飘真的累了。

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吵,而是直接、直白告诉他:是啊,如果是xxx鲜肉穿,应该会比陈志朋好看。

有问题吗?我又没有说流量明星的造艺水准,高于陈志朋。只是说如果是宽肩窄腰大长腿,可能更能驾驭这些衣服。

只顾发泄,把这种大帽子,扣在这里,合适吗?

如果穿衣服都不需要“双标”,不存在差异,那飘飘满柜子的石原里美同款,我穿出来就应该和她一样漂亮才对,为什么没有呢?

一定是这个世界对我有什么歧视吧。

500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飘飘同感。

这几年在网上发言,是越来越累了。

经常是没有什么暗意的话、简单的一个举动,都被拿来深入解读。

明明人们的思想和眼界都在开阔,对话空间却越来越小。

而且,随着各类名词爆炸般袭来,接触、但不能完全消化的人,也开始滥用它们,乱扣帽子。

就“美感”来说,一些男明星代言的彩妆广告,飘飘也不是很能欣赏。

比如这几个——

500

500

老梅粉应该还记得,飘飘写过一篇“驳娘炮误国论”的文章,文中我曾提过”有些男明星的彩妆,我也不是很欣赏,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可以化妆”。

那么今天反过来——我绝对誓死捍卫你化妆的自由,但有些妆面,我认为是不成功的、有些广告设计我是不欣赏的。

所以你看,我说出一句“妆容不成功”,就得马上解释,并且得把驴年马月的事,都扯出来佐证、摆资格。

在这种环境下,那些和飘飘一样,太直白的人,可能也有必要在简介写上:“我本人,不歧视小众爱好者、不支持刻板性别印象、不田园女权、不直男癌、不恐同、国外杂志选女模,我看到不自卑……”才好说话。

因为,已经有太多人遗忘了,该怎么好好说话——

比如如果有人疑问:飘飘为什么不喜欢这些彩妆广告?

我可能会跟你解释:我不喜欢那种一堆闪光灯,一个男偶像,拿着商品,摆着pose,对你一通乱撩的毫无设计感的广告。

而有些男明星本身长相也不适合艳丽妆容,会很油腻。

像木村拓哉这个口红广告,和女孩分享同一只口红、并为对方描画的设计,就是我很心水的类型——

500

500

虽然色气满满,虽然是一男一女,但其实并没有互相侵占的角逐感,更像是两个美丽的人对望、凝视、欣赏。

既表达了“口红不只属于女生”的概念,又有希腊神话中,水仙少年临水照花的美感……

说实在的,这才是好好说话吧。

而不是,自动回避关于“美感”的发问,直接跳跃到意识形态上。

把自己摆在思想高地,去鄙视他人,认为他人都愚昧不堪,看似是在谈“自由”,实际是犯了西方所谓的“第三人效应”的错误。

199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的文章,文中提出——人们往往会觉得,社会上一些负面事件、观点,对其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影响大。

1997年有一个大学实验,来自同一所大学的200名学生,被要求同时阅读含有暴力、仇视女性的说唱歌词,然后评估这些歌词,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

结果,被测试者都认为这些歌词对自己完全没影响,对同学可能会有影响,而社会上的年轻人,就一定会被荼毒!

也就是说,当人们自己有了某种“觉悟”时,往往会觉得,众生都还在“狭隘”“愚蠢”的苦海里。不自觉的揣测他人。

这种“病”,翻译成中国话,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500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上升意识形态,大加揣测、批判的事,也不仅仅出现在“美感”探讨的问题上。

而是无孔不入——

比如前两天,美食博主王刚道歉的事。

起因是他在视频中,将一条人工养殖的娃娃鱼烹调。

500

对于娃娃鱼这种是二级保护、但随着人工养殖数量加大,又成为国家允许特种养殖和销售的动物,王刚其实预料到会有争议。

所以,在视频的右侧,他有备注“此是人工养殖娃娃鱼”的字样。

500

然而王刚没预料到的是,还是有很多人批评他。

一时间吵得像油锅里滴水。

让飘飘觉得有趣的是,大多数批判声音,都不是在认真讨论非野生的娃娃鱼到底该不该吃,而是针对他本人及“中国厨子”的批判——

我认为他就是个厨子,充满娴熟、机械式的冷血。

在他身上看不到对食材的敬畏。

500

毫无敬畏

这就是个典型的中式餐馆大师傅

500

他完全就是在杀菜!

500

看看这些完全脱离问题,无限上升,发泄自己对某个人或群体不满的话。


飘飘真的很想问,这种学几个名词,就到处乱扣的行为,真的是可行的吗?真的还能再继续吗?

最初说王刚“没敬畏心”的那位博主,他自己也曾多次发表对于食材的处理、品尝、见解——

很享受刀刃剔鱼骨、牛扒煎滚的声音

500

500

这样的享受,这样用诗意的语言,去描述“杀菜”烹调的过程,是否就是他口中所谓的“敬畏心”?

这到底又比一勺拍晕、一刀毙命的“没感情的厨子”高贵多少呢?

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动辄上升到意识形态,那么大众是否已经可以凭这些话,假想这就是一个喜欢听宰割声音的变态呢?

然而,飘飘不希望。

飘飘不希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飘飘希望这个世界可以简单点,宽容点,自由点。

更重要的是,在追求它们的过程中,不要遗忘了,我们之所以追求,本身是为了更畅快的呼吸。

如果你觉得思想的绳,越勒越紧,并试图去束缚他人,那一定是哪里出了偏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