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黑幕”:录取歧视亚裔,爱名更爱钱
公平在哪儿,都是稀缺产品。
正解局出品
前段时间,美国加州大学发生了一桩匪夷所思的事件。
原因是学校的数万名青年教师、研究生、博士后以及学术研究人员觉得工资太低,提出罢工。
上街游行的美国年轻博士和硕士
为了压缩教学开支,美国大学内聘请非正式教师的情况十分普遍。
像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名校,许多给本科生上课的助教,都是在读的研究生或博士,钱不算很多,却是一笔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
近两年,随着疫情造成物价上涨,加州的房租也跟着涨了许多,可年轻老师的课时费并没涨。
加州大学里的助教,每年到手的课时费大约是24000美元(约合16.5万元人民币),可洛杉矶当地的房租年租金已达到36000美元(约合24.7万元人民币),钱本来就不多,有时还以各种原因克扣,这才导致此次罢工刚开始后,得到了年轻研究者的一呼百应。
他们中有不少人吐槽,因为负担不起校园附近的房租,只能租住到较偏远的社区,每天必须来回乘坐2个小时的公车往返学校和住所。
罢工者打出要求提高待遇的标语
最夸张的是一位名叫Jacob
Kemner年轻博士,他每年课时费差不多可以拿到28000美元(约合19万人民币),但他还是表示自己穷到要靠“卖血度日”。
由于此次罢工人数超过48000人,其中有助教、研究人员、博士后学者以及部分教师,涉及的又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这次罢工,已成为美国历史上高等教育领域最大的学术罢工事件。
事实上,关于美国大学的种种“黑幕”,远不止年轻科研人员课时费低这类情况,最令人关注的还是美国各类名校在录取上的不公平。
2018年,美国全国公共广播(National Public
Radio)报道,包括卫斯理大学在内的美国多所名牌大学因涉嫌违反美国反垄断法,已被美国司法部展开调查。
报道称,这些美国名校私下串通,提前安排好录取名单,有选择性地把提前录取名额(EA,即Early-Decision Admissions)提供给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
美国多所名牌大学录取涉黑幕,遭司法部调查
《华尔街日报》经过调查,直接点出了美国阿默斯特学院、格林内尔学院、米德尔伯里学院、波莫纳学院、韦尔斯利学院、卫斯理大学和威廉姆斯学院等知名院校的名单。
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在美国司法部和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的强烈要求下,勉强公开了录取信息。
2014年,AACE代表64个亚裔组织,曾质疑哈佛在内的常春藤大学联盟录取过程中对亚裔学生有公然歧视的表现。
AACE代表亚裔公开请愿,表示美国名校对亚裔招生不公
申诉书中,AACE列举了大量研究数据和实例,证明上述学校对亚裔考生设定了极高的录取标准,涉嫌招生不公。
随后,美国又有个名为“公平录取学生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简称SFFA)的亚裔学生组织找来律师,要求哈佛大学提供其考生录取数据。
哈佛起初很抗拒,坚称自己的招生政策毫无问题。
这个官司前后经历了很多年,直到2017年,这起“哈佛诉讼案”终于得到了重视,司法部正式展开调查。
最终,在司法部的强制要求下,哈佛大学直至最后期限的24小时内才提供了该数据,但相关部门以“保护隐私”为由,要求不得对外公布内容。
此事被媒体知晓后,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位记者去了多所名校进行暗访,写了一篇题为《一路买进常春藤:金钱、暗箱操作、贿赂与平权法案》的文章,内容触目惊心。
记者跟踪调查了一位美籍亚裔学生,平时品学兼优,SAT考试拿到了1560这一近乎满分的成绩,她同时向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这四所名校进行了申请。
结果,她被这几所名校无一例外拒绝。
令人吃惊的是,她同一中学那一届的79个高中生里,有几乎一半的学生都拿到了常春藤院校的录取书。
可那些被录取的同学,分数都没有她高。
唯一与同学不一样的,或许是她那个显而易见的亚裔名字。
这篇文章让很多人惊呼,原来美国大学录取时可以不在乎成绩,只看种族。
文章还写道,美国每年其实都有很多成绩与学术水平优异的亚裔学生,就是因为不是白人学生,就被美国名校拒之门外。
“看肤色录取”,让亚裔学生和家长们感到气愤又无奈。
前面提到的AACE为此又搜集了大量证据,表明常春藤名校对亚裔学生设定了苛刻又极高的录取标准,违反了联邦民权法,尤其是违背了《平权法案》的精神,涉嫌制定种族配额政策。
这里不得不提下这个著名的《平权法案》,因为这对亚裔人其实是把“双刃剑”,甚至还有不少白人学生也觉得这一法案不公平。
20世纪60年代,为抗议社会上的种族歧视,非裔美国人的民权运动兴起,认为“谁成绩好谁有权优先升学”的思想对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族裔”不公平,因此该“适当照顾”这些弱势群体。
1961年,肯尼迪总统签署了《第10925号行政令》(即“平权法案”),规定政府以及政府承包商在招聘雇员时,不得考虑申请人的种族、信仰、肤色等因素。
推动了《平权法案》的出台的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
1965年,约翰逊总统公开表示,美国今后在大学招生、政府招标过程中,将优先照顾女性和少数族裔,以保障他们不会在教育及就业上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从当时背景下看,黑人、拉丁裔等群体确实受到很多歧视,在各种资源获取上处于劣势,平权法案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其合理性。
美国黑人和拉丁裔早年确实受到很多歧视 图为美国黑人举标语抗议自己受到歧视
但随后的美国有些矫枉过正,为了不被人指责种族歧视,平权政策开始越来越成为“政治正确”的标签,越来越向少数族裔倾斜。
美国大学更是怕被扣上“歧视少数族裔”的大帽子,有意识减少亚裔,甚至部分白人的录取配额,用于增加非裔和拉丁裔学生的招生配额。
这种荒唐的行为,在美国被称为“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不仅大学录取,就算是读硕士博士或在就业领域,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美国国内反对“逆向歧视”的海报
在这种“逆向歧视”过程中,亚裔学生又一次被“背锅”。
2014年,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针对亚裔学生报考博士做了一项实验。
他们随机抽取了来自美国259所大学89个专业的6500名教授,给他们发送内容完全一样的邮件,内容是一位很优秀的研究生希望读他们学校的博士。
同样的内容,实验者有意更换了二十多个很容易能让人猜出国籍和种族的签名。
结果,亚裔申请者毫无悬念地落选。
虽然没有人对此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根据后来被录取学生的种族来看,亚裔学生很可能又一次吃了《平权法案》的亏。
美国纽约州对各族裔学生表现的一份打分表
根据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调查,申请一流名校,亚裔美国人的SAT分数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西语裔美国人高出270分,比黑人高出450分,才有机会被录取。
哈佛大学的学者也做过一项调查,哈佛招生过程确实对亚裔考生设定了极高的录取标准,录取率也不高。
其中,2000年到2018年,美国白人的录取率为11.1%,非裔录取率15.2%与拉丁裔录取率则为12.6%,而亚裔的录取率仅为8.1%。
随着“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兴起,原本对亚裔学生表示同情的美国法院,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
美国最高法院对名校招生将种族列为招生考虑因素的态度,从暧昧到表示支持
2022年10月,美国最高法院开始再次审理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招生不公案件,表示“理解和支持”大学将种族列为招生考虑,并认为这是合法的。
不仅录取分数高,面对逐年增加的亚裔学生申请,美国名校对亚裔的录取率20年来依然保持不变。
即便对于美国普通白人家庭,进入名校的路上依然充满各种不公。
- 下一页
我女儿今年上大学。她的成绩在学校里算不错的,前10%吧。目前已收到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朋友的女儿更牛,收到了耶鲁和MIT的录取通知书。我们两家人在中美都只能算是中产阶级的。没有钱捐给学校,孩子也没有出色的体育成绩。
我女儿所在学校,今年Early Action有一名华裔被Princeton录取,当时录取的时候大家都很吃惊,因为这个孩子成绩没有我家孩子好,课外活动也没有我家的出色(我家孩子也报了,但被拒了)。后来知道录取的原因,是因为她是家中第一代大学生(父母可能是当时跑到美国来打工的),藤校对这样的孩子有倾斜。
说起Early Action或者是Early Decision,其实是为了孩子多几个选择。佐治亚理工学院的Early Action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州内学生,大概录取2400人左右(录取率大概40%),第二阶段对外州及国际学生,大概录取2800人左右(录取率大概10%)。最后才是Regular Desicion, 到目前结果还没有出来。这些被录取的人不会都来,因为好学生会有更好的Offer,可能去更好的学校。我家孩子也还在等其它学校的消息,但目前看来去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可能性比较大。
说招生的人只看一下SAT成绩,真是大错特错。很多学校现在SAT都不是必选项;平时的成绩很重要;特别是孩子选修的多少AP课程(类似于大学的预科吧)。前面说到的被MIT和耶鲁录取的女孩,高中阶段选了20门大学预科;我家孩子选了10门左右。
大学录取方面,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但请客观看待。美国大学在科技方面总体的领先,孩子在大学报考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好学生的选择更多,更能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请不要为了黑而黑。
近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发布信息,任命中国大陆留美的华人学者王劲柳接担任校内第17任校长一职,并于2023年4月3日正式上任。王劲柳毕业于中国北京化工大学获得了高分子材料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深造,获得了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博士学位。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成立于1865年,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世界知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在美国东部拥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庞大的校友圈。被人称为"小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发布信息,将任命工程学院院长蒋濛,担任第13任校长,并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上任。蒋濛在2013年,凭借学术上“对无线网络的分析、设计和优化”的贡献,获得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该奖项是“美国40岁以下研究人员的最高荣誉”。
贴子开始还看的过去,最后来这么一句总结,彻底掉了链子...
近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发布信息,任命中国大陆留美的华人学者王劲柳接担任校内第17任校长一职,并于2023年4月3日正式上任。王劲柳毕业于中国北京化工大学获得了高分子材料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深造,获得了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博士学位。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成立于1865年,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世界知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在美国东部拥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庞大的校友圈。被人称为"小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发布信息,将任命工程学院院长蒋濛,担任第13任校长,并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上任。蒋濛在2013年,凭借学术上“对无线网络的分析、设计和优化”的贡献,获得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该奖项是“美国40岁以下研究人员的最高荣誉”。
因为“旋转门制度”美国大学的管理层都具备政治背景和人脉,要么倾向于共和党,要么倾向于民主党。普渡大学前任校长就是共和党的死忠份子。这位西蒙教授爆料,蒋濛竭力讨好普渡大学前任校长丹尼斯才当上了副校长。并且通过丹尼斯,蒋濛联系上了蓬佩奥。在2018年8月通过蓬佩奥的私人秘书向蓬佩奥行贿300万美元,想要谋求美国国务院的一个职位。
西蒙教授爆料,彭佩奥拿了蒋濛300万美元的贿赂,通过莱纳房屋公司购买了迈阿密海滩边NE Little River DR上的一栋三层的房子。随后在2019年,蒋濛就成为了彭佩奥的技术顾问,开展了对中国企业的追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