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習的「金門和平宣言」?聽起來聳動,說起來空洞

500

在「韓流」狂潮下,已被極度邊緣化的朱立倫,終於對兩岸議題說了點具體的看法。韓國瑜風風火火在大陸爭取訂單時,朱立倫倡議將推動兩岸領導人於金門會談,並共同發表和平宣言。他以16個字說明此倡議之精神,「兩岸同胞,相親相愛,互助互利,和平永守」。

除此之外,朱也呼應「習五點」中關於兩岸共同市場,以及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實現通水,通氣,通電,通橋的主張,以作為「雙門和平生活圈」的具體內容。朱特別強調「四通」中通橋的部分,主張建設「金廈大橋鐵路化」,讓金門與大陸的鐵路網連結,與廈門融成共同生活圈,以促進經濟發展。

無獨有偶,另一位參與國民黨「總統」提名初選的前台北縣長周錫瑋,也提出了「金廈和平共榮實驗區」。

事實上,朱立倫先提出了兩岸領導人的金門會談,周錫瑋隔天表示「和平宣示」不夠,還要具體成立實驗區,朱才又在隔天加碼了「雙門和平生活圈」的具體看法。這過程顯示朱立倫的作風仍非常保守,敏感議題採取階段性試水溫的作法,若非黨同志的競爭,朱恐怕還是溫溫吞吞一步一步來。

在兩岸議題上,朱立倫主打「和平」,但明明就呼籲兩岸領導人共同發表和平宣言,卻又澄清不是主張推動「兩岸和平協議」,為什麼?和平宣言與和平協議兩者的差別,根據朱立倫的說法 —— 和平協議是經過雙方簽署正式協議,按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未來要通過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進行;宣言則是雙邊對和平的支持有共同看法,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基礎。

換言之,朱立倫迴避了兩岸政治協商的「條約化」,只希望透過雙方領導人的口頭宣示,作為兩岸交流基礎。因此,朱預想中的「金門宣言」,是一個取代「九二共識」的口頭默契,希望有了「心意相通」的基礎,才去考慮具體的兩岸政治協商。

故而,「金門和平宣言」聽起來很聳動,說起來很空洞。

事實上,金廈「四通」都要經過政治協議,都需要條約化,否則怎麼通?如果只是想先實現「心意相通」,那「九二共識」就夠了,為何要多一個「金門宣言」?這樣的主張其實反而會令對岸狐疑,朱立倫想避開「追求統一的九二共識」,以「和平」取代「統一」,明明白白的偷換概念如何實現「和平宣言」?

無論口頭式的或條約式的,兩岸互信基礎是建立在謀求國家統一,一個中國,若無此共識,就談不上真正的互信。誠然,有美國因素從中作梗,兩岸的政治協商不會順風順水,難免會繞道而行,但繞道歸繞道,如果兩造的終點是不一樣的,那就是在沒有出口的迷宮裡打轉,後遺症勢必接踵而至。

真心要打通兩岸的任督二脈,方法有很多,論誠意,應該主張「金馬撤軍」。論癥結,應該大舉放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論順序,應該主張先實現自經區與對岸經濟特區對接。論謀略,應該重啟「國統綱領」。論格局,應該設立「一國兩制」實驗區。

以上才是開大門走大路的具體政治主張,沒有這種氣魄與遠見,如何要求對岸跟你同框發表和平宣言?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哪個單一政治人物說了算,雙方都要努力用各種手段,集合各種智慧,創造和平的契機。

朱立倫的問題在於,大家不知道你希冀的終點在哪裡,或是,大家心知肚明你的終點與對岸不一樣。你只想維持現狀,只想走中間「虛線」,只想各方討好,只想做「總統」。

公允地說,朱立倫是個有能力而作風穩健的人,但是沒有魄力,膽識與謀略,因此也沒有魅力與人氣。即便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和朱立倫一致,也難以相信朱執政能抵擋各方炮火,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景。

「雙門和平生活圈」當然好,但朱理應跨出更大一步,索性倡議推動金門人公投,是否同意以金門做為「一國兩制」的實驗區。將時間點擺在執政一年後,讓願意一試的本島人民能遷戶籍過去表態。

綠營喜歡拿可疑的民調高喊「台灣人超過八成反對一國兩制」,那其餘兩成呢?有沒有權利搬到金門去體驗「一國兩制」?就算只有5%願意,也值得為政者重視。

怕爭議就別選「總統」,歷史證明,在兩岸議題上無論藍營多保守,都能被抹紅,被罵賣台。與其閃躲爭議,不如直球對決,主張從金門開始嘗試新的兩岸共融方式,只要金門人喜聞樂見,本島人算老幾?

以金門作為兩岸議題的重心,已經是相對最安全的路子,畢竟金門綠不了。因此以此為支點撐起的兩岸論述,若還拘泥保守,只從台灣角度而不從大陸角度看問題,就表示論者沒有那個膽識與執行力推動兩岸關係的進程。

朱立倫將「金門會談」與「雙門和平生活圈」的想法丟到臉書上舉辦網路投票,又是一個沒有謀略的做法。去讓本島人談離島,能談出什麼有意義的結論呢?果然70%以上的人反對不是嗎?而這高反對率又能彰顯什麼事實呢?對藍營的選情又有何幫助呢?把金門人又當成什麼了呢?

為了「打韓」,陸委會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提高兩岸簽訂政治協議的門檻,此舉亦是打朱的「和平宣言」。主委陳明通表示 —— 「和平宣言」概念等同「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或joint statement),「不論是中英聯合聲明、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在國際法上都是一種國際條約、協議」。

換言之,朱立倫想閃躲「條約化」也閃躲不了,綠營想扯後腿,什麼荒謬的理由都會出籠。陳明通此言的可笑之處在於,台獨一向主張「開羅宣言」並非國際法上的國際條約,以建構獨派的「台灣主權未定論」,但卻遭到陳明通間接否認。

台獨邏輯誠可笑,但偏偏藍營就是反擊無力,只想閃躲,朱立倫的作風展現的就是這種軟弱的傳統。沒有膽識與謀略,最終就是讓不錯的構想胎死腹中,沒有金門人的背書,朱立倫何來底氣貫徹這個政策主張?

金廈共同市場與「四通」是重要的政治經濟議題,而且在選舉年肯定甩不掉「一國兩制」的大帽子。國民黨的弱點就在朱立倫的倡議中一覽無遺,既不願與「一國兩制」有瓜葛,又拙於解釋金廈構想與「一國兩制」的可能牽扯。

所以朱立倫的兩岸主張,聽起來很聳動,說起來很空洞。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