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乐宝IPO:三鹿迷雾难消、业绩原地踏步、负债率高达88%

上市迫在眉睫,困居“二线”的君乐宝急了。

文/小魔丸

编辑/成宇

2025年IPO期限已定,君乐宝有些着急了。

一直以来,君乐宝处于仅次蒙牛、伊利的乳企第二梯队。依靠低价成为国产奶粉三巨头的君乐宝,却因不足3%的净利润惹人担忧。奶粉市场的增量竞争转为存量厮杀,君乐宝成人奶粉进场却已被卡位第二梯队,生存空间都越来越小,更别提成长了。

500

眼看2022年给出的500亿营收翻倍以及IPO上市计划迫在眉睫,君乐宝近来也是动作频频。

然而,君乐宝上市需要解决的难题,还不容小觑。

01

君乐宝是不是昔日“三鹿”?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奶粉行业大地震,彼时,君乐宝还是叫“石家庄三鹿乳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 “三鹿君乐宝”品牌酸奶,事件发生后,君乐宝立刻更名以摆脱和三鹿的关系。

2009年三鹿集团宣布破产,君乐宝以优先权人的身份,花了2500万元收回了三鹿集团当时持有的17%的股份。又以890万元的代价回购了当时三鹿旗下君乐宝乐时乳业22%的股权。

做奶粉生意的君乐宝和臭名昭著的三鹿集团到底什么关系?

早在1999年,三鹿集团就购买了同处石家庄生产酸奶的君乐宝34%的股份,意欲进军液体奶市场。

这笔交易,当时算是共赢:一方面,三鹿集团持有的君乐宝股份中,29%都是以品牌作价,只花了70万现金便拥有了34%的股权;而另一方面,君乐宝凭借足足价值406万元现金的股权为代价“贴牌”三鹿,实现了快速发展,直至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君乐宝才惹来信任危机。

2010年,为了摆脱三鹿集团的阴影,君乐宝二度易主蒙牛集团。而就在2014年,君乐宝整装旗鼓,开始踏入昔日三鹿出问题的奶粉赛道仍然引来媒体和消费者众多质疑:君乐宝不就是原来的三鹿?更有内部人士表明:君乐宝的不少工作人员就来自于原来的三鹿。虽然名字可以变,但人心不会。

而细看蒙牛的作用,似乎就是来为君乐宝“挡刀”的。

首先,君乐宝在大力发展低温液态奶的同时,但仍保持着“君乐宝”的独立品牌;而反观蒙牛为了发展奶粉业务买下君乐宝,却无法掌握其发展,甚至在2013年再度花了百亿元收购奶粉品牌雅士利。对此,蒙牛后来也曾表示:“在过去数年中,君乐宝一直相对独立运作”。

除此之外,君乐宝的背后还处处有着昔日三鹿的靠山——河北省。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4月,河北省奶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曾发布《2019年河北省奶业振兴工作方案》,其中明确表示“支持君乐宝乳业集团主板上市,拓展融资渠道”。

500

2022年02年22日,君乐宝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曾表示,近两年,国家接连出台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在税收方面,君乐宝享受了各类减免高达1.2亿元。

三鹿集团的轰然倒塌,将河北省的所有期冀转移到了君乐宝身上。

而如今君乐宝和三鹿往日的渊源早已没人提及,不过,即便是背靠着河北省的君乐宝,自己在经营上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02

业绩“踏步”,负债率高达88%

2019年蒙牛的突然退出,投资机构的引入让外界纷纷猜测:君乐宝这是不是在筹划上市?

而2020年君乐宝仍三缄其口,直到2022年,君乐宝向外界透露500亿规模翻倍计划以及2025年之前实现IPO上市。上市计划已然明朗,但从蒙牛单飞出来的君乐宝,对投资者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虽然蒙牛充当君乐宝的“挡箭牌”,但是无形中也为“不是朋友便是对手”的君乐宝的发展设下了不少“障碍”。

首先,为了避免和蒙牛的主营业务产生冲突,作为子公司的君乐宝昔日营收占比最高的产品便是酸奶。与此同时,君乐宝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自有奶源来和巨头伊利、蒙牛抗争。2020-2021年,君乐宝奶源自给率仅为50%,这个成绩甚至还不如作为地方乳企的天润乳业、三元乳业。

其次,为了打开奶粉市场,君乐宝主打的低价策略让自身利润率远远不足行业标准。根据昔日蒙牛“控股”君乐宝时期的合并报表显示,2017年、2018年,君乐宝的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以及3.79亿元,而与此同时,君乐宝的期间营收却高达102亿元、130亿元。

500

如此一来,君乐宝2017年和2018年的自身净利润率仅为2.2%、2.9%。而同期蒙牛的净利润率分别为3.38%和4.64%;更为关键的是其竞争对手伊利的净利润率高达8.89%以及8.17%。

很显然,君乐宝大大压低了蒙牛的净利润率。当2019年蒙牛和君乐宝“分手”之时,或许不仅仅有背后河北省的压力,也算是一种“解脱”。要知道,不足3%的净利润率几乎还跑不过通货膨胀。而蒙牛在剥离君乐宝资产后更是直言,“未来收购标的的利润率必须高于君乐宝。”

而2020年,君乐宝5-6线城市占比43%,3-4线城市占比46%,而在1-2线城市占比仅为11%。如此一来,目前现有产品的加价对于价格较为敏感的3-4线、5-6线主要客户群体而言,似乎不太可行。

有营收没利润,君乐宝却许下了豪言:2025年力争销售额达到500亿元。而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君乐宝的营收仅203亿元,想要短短4年营收翻一番,这需要保持每年19%的增长率。

而就目前看来,君乐宝实现的方式并非是单纯发展自身主营的酸奶和奶粉业务,而是通过最简单的并购其他企业。

2022 年 1 月,君乐宝耗资 2 亿元收购皇氏集团子公司云南来思尔乳业 20% 股权及云南来思尔智能化乳业 20% 股权,借此拥有来思尔乳业旗下的稀缺性的水牛奶资源;同年1月,君乐宝乳业就将思克奇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纳入旗下,着手布局儿童奶酪业务;同年 11 月,君乐宝又收购了陕西龙头乳企西安银桥乳业,加码羊奶粉领域。

近期,君乐宝新增一项对外投资信息,认缴出资额约为142.86万元,持股10%,投资上海酪神世家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再度加码奶酪市场。

多起投资并购还未见到明显成效的同时,为君乐宝带来的却是居高不下的负债。

根据上市公司皇氏集团公告披露,2020年君乐宝资产总额为134.56亿元,负债总额却达到了118.69亿元,净资产仅为15.87亿元,负债率高达88%。

事实上,乳企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2021年整体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5.81%。且29家上市乳企中,有14家乳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其中伊利为52.15%,蒙牛为57.19%。但是这与君乐宝高达88%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

花费巨额资金并购来为上市做铺垫,业绩却依然原地踏步。就算真的上市,君乐宝到底用什么来支撑其持续的成长性?

03

高端化之战受阻,多元化布局难成气候

除了酸奶和低价奶粉,君乐宝在新迈入的羊奶粉和奶酪领域都“慢了一步”。

2022年7月3日,君乐宝推出旗下首款纯羊奶粉“臻唯爱”,正式布局羊奶粉赛道。而早在2019年12月伊利金领冠就率先推出了悠滋小羊,2021年7月,飞鹤将小羊妙可全资收入囊中。可以说,君乐宝的羊奶粉布局排在了国产奶粉三巨头最末。

君乐宝布局羊奶粉的本意或许是借羊奶粉的高价来推动利润增长。然而较迟的入局却让君乐宝从布局最初就卷入了羊奶粉的“价格战”中。

早在2021年,就有媒体报道羊奶粉的终端成交价远不及定价,通过六赠一、五赠一到疯狂的二赠一甚至一赠一,羊奶粉的平均成交价仅仅为零售价的六折。而君乐宝的羊奶粉售价在并无较大优势的500元左右/800g。

500

2021年3月,君乐宝开始拓展“战线”,首次推出奶酪产品。然而,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奶酪行业前三的蒙牛系上市公司妙可蓝多、百吉福以及伊利牢牢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而头部企业蒙牛和伊利对奶酪行业的布局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与此同时,同居二线的光明乳业、三元乳业、完达山乳业以及认养一头牛等均入局了奶酪市场。“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狼”,君乐宝无奈再度加码昔日老朋友、原光明乳业总经理郭本恒的奶酪新品牌酪神世家。能否冲出重围,却尚未可知。

综上所述,君乐宝虽然占据了地方支持,拥有华北地区的销售渠道以及较高产品知名度,但无奈自身赚钱能力相对薄弱。500亿营收目标依靠加码羊奶粉和奶酪市场完成,但布局时间却总是“慢了一步”。

除此之外,君乐宝也通过并购来完成对华南地区的渠道布局以及建设自身奶源基地,但大肆并购的同时,也造成了其自身88%的超高资产负债率。可以说,君乐宝谋求上市也是迫在眉睫。然而,资本市场又是否会为其3%的净利率买单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