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美国攻城略地,不还是拿国内卖家身上搜刮的钱烧出来的?

【本文来自《美国心态该崩了吧,现在美国下载量最高的app,前三都是中国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做电商的,昨天跟一个做TEMU的聊天。

我说一单赚一块钱,我宁愿去打螺丝也不做这生意。

那兄弟有点无语,说一单赚1块钱RMB,其实还可以……

拼多多的TEMU是自营的,卖家们向拼多多供货,拼多多负责发货定价。

货送到国内拼多多仓库,发货时空运过去。再发美国快递。就挺没意思的。

拼多多在美国攻城略地,不还是拿国内卖家身上搜刮的钱烧出来的。

既然被小编临幸了,那我就补充一点信息,回应某些硬洗或者一些拼多多吹捧者。

首先,前面内容的确比较情绪化,但也没说错什么。

拼多多本来就是劣迹斑斑的公司,说个最新的,拼多多APP攻击用户手机,窃取隐私。

500

前几天发生的事情,被安全界大佬发现,拼多多利用漏洞提权,完全控制用户手机。收集用户隐私,收集用户其他APP信息,手机友商信息。

有人说国内收集隐私是常规操作,但大公司没有这么下作的,直接用黑客行为入侵,这是犯罪行为。

再来看个旧闻,21年的。

500

大佬不愿意同流合污,直接被开了。

还有一个,拼多多的APP是定制的。你们会发现自己的手机拼多多老老实实,父母的拼多多各种流氓弹窗推送。这是服务器搜集用户特征进行的调整。

拼多多的崛起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我很想一点点举例证明。

但一想到诸多的吹捧者,说实话很气馁。我是拼多多卖家,日常黑拼多多,但我们从未说过假话。

拼多多有钱在国外烧,主要是过去一年盈利了。减少烧钱,营销收入增长。就是卖家们拿出来更多的钱来买排名投放广告。

你们一定会说拼多多售后非常友好,没错,你接着用吧。

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最新的羊毛诀窍,收到货就开始挑毛病,跟卖家说话要带有质量问题、瑕疵等关键词。无论这个是否存在,过几天拼多多就会罚钱过来给你发红包。如果你能激怒卖家,让他骂人、阴阳怪气,可以拿200-300。擦点边就行,比如他单独给你回一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