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生八年,毕业后却成富人金丝雀,助学除了“打钱”是否也要“匹配三观”?

今天在上网时看到一篇让人五味杂陈的文章,大意是一个女孩坚持资助了一位贫困的农村女孩八年,帮助她完成学业,在这期间哪怕是一个月只有2、3000的工资也要省出一半供这个妹妹读书。女生毕业后这位自助者发短信问她找了什么工作,得知这个容貌漂亮的女孩选择嫁给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商人,给他生孩子做家庭主妇。这个贫困生告诉资助者:“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貌美,婚姻是我第二次投胎的机会”“我只是在把握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已”并且表示要把这些年来收到的资助还给这个资助人……

500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看着堵得慌的故事,下面也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讨论——“谁才是真正改变这个女孩命运的人”,“楼主应不应该要回自己资助的钱”“你能不能接受你资助的女生去做家庭主妇”等等,我也在想,这个让人唏嘘的故事问题出在哪。

从楼主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她是从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努力学习、摆脱农村女孩不幸命运的自己,才决定资助的。但是这些年来只是打钱,和这个女孩几乎没有交流,对于女孩的信息也就是知道个电话号码和银行卡号。我在想,当你决定去资助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要先去认识和交往这个孩子一段时间,对于她的志向、品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确认她真的就是“从前的那个自己”再去投入金钱和情感资助这个孩子;在资助的过程中,是不是也需要显示一下存在感,多约她聊一聊,相处相处,了解一下她思想上的动态,也努力把自己的价值观传输给她,实现一种“三观匹配”,这样这次助学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呢?

当然,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不认同我这个看法,包括这个帖子里的助学女子,她不怎么联系贫困生肯定也是不想打扰她的生活,不想营造出一个“我是你的恩人,我要干涉的你的人生”的感觉,想做到一种“纯粹的善意”“深藏功与名”,觉得把自己的三观强加于她反倒容易受到反感。但最终的结果肯定还是被伤害到了,根源就是其实两个女人看上去有相似的经历,其实本质上是两类不同的人,这个资助者通过助学款而营造的“自我投射”我这说是“自我救赎”一开始就是镜花水月。

500

各位观友们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你们认为助学者和贫困生应该只保持金钱的资助关系还是要建立人际关系,实现“三观匹配”呢?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