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无用论”流传很久了,“工业党”对文科生的鄙夷程度堪比美国的种族歧视

【本文来自《国内文科为什么不赚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718881632869
  • 文科不怎么赚钱的根本原因是文科基本学的都是纯理论,在校期间没什么实践条件和机会,而且学到的理论知识是不是能用于实践、是不是过时都是问题,尤其是企业愿意要的是来了就能干,留出成长的时间的企业是很少的。文科有中太多专业如考古专业一样,本身社会对这专业就没多少需求,还有很多专业是很泛很空洞,比如文学专业,能对上的工种好像很多,但是学完了好像又啥都干不了,就业基本取决于个人写作、编审能力,还有的专业如国际贸易、金融,社会有岗位需求,但是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毕业生很难达到上岗条件。文科教育本身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所以造成了就业困难,但是把文科归纳为了”吹“,未免过于片面,显得自己格局小了,要知道,政治、法律等也是文科,难道政治这些也是吹出来的?

“文科没大用”的说法流传很久了,“工业党”对文科生的鄙夷程度堪比美国的种族歧视😅。这不能完全责怪某个人,原因肯定有。首先,理工科生所做的技术性工作文科生一般是胜任不了的,但文科生的工作理工科生大多可以胜任。这说明,文科生的专业优势不突出。在一个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需要更多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其次,理工科生创造的价值可以量化,而文科生的“价值”不好评判(更多是基于主观感受)。

难道文科真的没有价值吗?非也!如果做一个统计,社会上做“纯理工科”工作的人其实很少(转行的倒是很多),许多工作既不是纯文科,也不是纯理工科,而是交叉学科,需要综合技能。比如设计、建造、房屋装修,也涉及风水、美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做刑侦的也要懂心理学、生物医学等。媒体记者不仅要懂现代传媒,也要懂财经、科技等专业。我们生活在一个文理不可分割的世界里。把文理截然分开,就好比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要求只能割“一磅不能带血的肉”,是绝对不可能的。

文理之争没有意义。鲁迅弃医从文,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巨匠。同样出名的还有胡适。据说胡适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当过北大校长,喝酒、抽烟、逛窑子也不落于人后。

许多人知道西方垄断了国际话语权,却不知道文科(当然也包括理工科)对构建西方话语权的重要作用。西方的大学、媒体、智库云集了各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是政府的有力助手,是西方“软实力”的重要推手。

对文科的轻视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文科的教育需要改革,文科生要在专业上取得较大的优势;二是文科生(理工科也一样)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环境。比如做短视频,文科需要学习器材的使用、剪辑、流量分析等技巧,理科生也要学习编剧、策划、摄影等。学校只是打基础,不可能什么都学得很细。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