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卫实验:导弹超重,靶子特新

一不留神,印度就又取得了一个重大科技成就。印度总理莫迪昨天亲自发推表示,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成功进行了印度历史上首次反卫星试验。印度媒体也是欢呼雀跃,直呼印度成为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反卫星能力的国家。

500

▲ 伴随着试验成功,一枚新型的印度导弹也正式亮相

施佬在昨天看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选择放弃看印度各大电视台和各家网络媒体的报道,把事儿给闷一闷再说,果不其然,第二天看到一开始的新闻要么光说了没啥内容的车轱辘话,要么就是印度电视台特有的把10秒钟的240P画面在周围码上厚厚一圈毫无用处的注解之后冒充高清重复播放……总之你想筛出点有效信息确实是不容易。

500

 ▲ 南亚媒体这股清奇的画风施佬是真遭不住

不过印度这次反卫星试验还是公布了不少的内容,归纳整理一番的话,至少在拦截发射和拦截弹系统本身上还是能获得不少有用的信息的。按照印度几家媒体的报道,反卫星导弹系统作为印度2012年开始发起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研制的,此次使用的拦截弹是一款3级导弹,重18吨,包括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一级新研制的上面级的拦截器。

500

导弹在3月27日上午11时10分在印度阿卜杜勒·卡拉姆岛上的四号发射位发射,按照印媒的说法,导弹在不到3分钟能就直接命中了位于距离地球3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上的目标卫星。印度媒体特意强调了“Hit-to-Kill”的细节,暗示要么导弹上使用了动能拦截器(KKV),要么导弹的精度已经很高,以至于可以直接命中轨道上的卫星。

500

 ▲ 印度人的“特效”……也没啥好说的

比较让施佬在意的是印度这次展出的新拦截弹,因为反导反卫的拦截弹在助推级的技术上和弹道导弹高度类似,印度在报道中又多次提到了诸如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型弹道导弹什么的,加上后者也是固体三级,结果就让不少人误以为这俩东西有什么联系,施佬一开始也受此影响找了一波烈火5的导弹横竖比对一番。但是烈火5有50吨,这玩意儿只有18吨……除了固体发动机技术有点关系之外,其实基本挨不上。

500

 ▲ “烈火5”在印度弹道导弹里可算是个粗大个了

由于反卫星作战的轨道高度比起常见的末端反导拦截作战高度要高得多,比起多数中段反导拦截的作战高度也要高出不少,加上卫星飞行轨道与弹道导弹轨道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反卫星拦截弹与反导拦截弹在技术上也存在相当差异,印度一开始研制的AAD/PAD反导拦截弹最大作战高度只有80公里,2014年开始测试的PDV则对外宣称有150公里甚至更高的作战高度,但是要拦截300公里高度的低轨道卫星这两种导弹的射高都不够,而需要射程更远的导弹,也就是印度此次使用的反卫星导弹。

500

 ▲ 射高80公里的PAD(右)和射高150公里的PDV(左),都是基于“大地”导弹而来

印度此次发射的反卫星导弹虽然在媒体口中所说使用的是“机动发射车”,但实际上根据新闻照片来看,印度使用的是一款3轴挂车运载和起竖发射,在发射前为了防止发射失败导致牵引车受损,牵引车已经提前撤离了现场。而在以往在印度试射PDV和AAD导弹的时候,使用的也是类似尺寸的3轴半挂发射车,虽然这两款车上的附属设备有不少差异,但是借此来推测导弹的大概尺寸,问题倒是不大。

500

 ▲ 这个发射车作为重要的参照物,能够透露不少的信息

所以施佬顺着这个思路做了一些功课,大致比对一番印度的反卫星导弹和此前试射的PDV反导拦截弹,不难看出弹长9.4米的PAD与PDV导弹的长度基本接近,而PAD与PDV导弹的弹径则与印度反卫星导弹的一二级相当接近,而长度则长大约1米,达到11米左右。

500

 ▲ 在调成差不多等比例的状态下,两个导弹粗细差不多,但是前者更长

老实说,弹径1.1米,11米长的导弹重达18吨这件事情,在当代的反导导弹和弹道导弹里面是相当罕见的。即使像美国GBI拦截弹这种长超过16米,弹径1.2米的大家伙的重量也不到15吨,而“潘兴II”这种弹径1米,弹长10.6米,尺寸和印度反卫星导弹差不离的导弹重量还不到7.5吨……

500

▲ 这样看潘兴II的性能是真先进啊

施佬找来找去,发现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弹道导弹竟然是咱们的巨浪-1/东风-21系列,弹径1.1米,弹长10米挂零,弹重接近15吨……就这样印度还重了3吨多,可见三哥在弹体结构和材料技术上面看来是相当不给力,导致导弹重量过大,严重影响了导弹的射程和作战高度。之前还有说法乐观地认为印度反导拦截的实际作战高度可以达到接近1000公里,施佬觉得……能打300公里高就知足吧。

500

▲ “巨浪-1”那都多少年前的技术了……

500

▲ 转念一想……兄弟你试试也反个卫星呗?

至于卫星的目标获取和探测,目前似乎还没有更多的消息,印度过往的几次反导试验中都会使用以色列的“绿松”相控阵雷达提供情报支持,这次的拦截卫星任务高度和距离都会更大,印度方面应该会投入更多航天测量用的雷达设施用于探测和情报保障,至于印度自行建造的航天测量船VC
11184是否参与了任务,施佬也无从而知,这艘测量船在今年1月的状态已经非常接近竣工了,但是印度造船业的效率总是不能让人乐观。

500

▲ 今年1月9日的VC 11184,看起来已经相当接近完成了

比起导弹本身更让人困惑的,还有印度媒体所称这次试验里所用的“靶子”,这枚被称为Microsat-R的卫星并非一颗超期服役后“寿终正寝”的废旧卫星,也不是一枚专门用于反卫星测试的“卫星靶”,而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今年1月24日才发射升空,重达740公斤的照相侦察卫星,卫星位于距离地球274公里高的近地轨道运行,显然是希望以较低的高度获得更好的成像精度,如此“崭新”的卫星如今就当做靶子打掉了……不得不说印度经济最近还是很景气。

500

▲ 这种事情TG可舍不得,我们这种穷国都要打报废卫星……

这不免引发了不少的猜测,诸如Microsat-R卫星实际上已经损坏甚至到寿,所以才当做靶子打掉,或者是Microsat-R一开始就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打算等等。如果联系到这个测试时间的敏感——在印度大选4月11日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再考虑印度现任总统莫迪和印度人民党为了拼这次选举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状态:他们甚至打算在4月5日大选前一周上映一部叫《纳伦德拉·莫迪总理》的传记电影,那么在对印度有创举意义的反卫星试验上打掉一枚也许并不是特别昂贵的照相卫星(毕竟只是一颗740公斤的卫星)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500

▲ 瞧瞧这电影海报,一副他是印度的大舅星的意思

不管这看起来有些简陋的反卫星武器实际上能否起效,对于印度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来说,这毫无疑问能够算一个很好的证据,而对那些关注印度航天工业发展的观察家们,这次反卫星试验也提供了绝好的观察机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