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帝国时代之贵霜、安息,东西的门

改版之后发一个吧,封面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柱,也是现在的印度国徽图案,这篇相对独立,但是又和19、20、21这三篇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建议可以作为参考,当然了也有一些私信问为什么不说印度三哥的历史,那么我们就在说贵霜之前来谈一谈印度历史吧。

从汉武帝入侵大宛(现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以及凯撒占领高卢(现法国)之后,汉和罗马成了各自把守自己东西方土壤的庞然大物了,可以说这样两个大家伙中间如果没有什么国家阻碍的话,天知道它们会不会来一个东亚西欧历史上的第一次“会晤”,可是冉冉升起的安息帝国阻断了罗马的道路,而一个更神奇的国家——贵霜帝国出现在了我们的西方大门,也正是这个国家,让佛教逐渐进入到了我们的土地上,这一篇我们就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其实写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谈到过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南亚次大陆,也就是被我们黑出翔的阿三哥。其实不讲三哥历史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就连三哥自己都不怎么清楚自己的历史,这个可以和两河埃及媲美的文明留下的史料太少太少,三哥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不断被吊打的历史,所以越来越多的文化入侵和断层导致印度的历史除了虚无缥缈的神话就只剩下管中窥豹的考古了。

500

图 印度次大陆(南亚模块)位置,可以看出来这个地方要是说开放,其实是很开放的,北边是绿色的白种人雅利安游牧民族,东边还有橙黄色的白种人吐火罗人,西边是富庶的两河流域再往西就是高度发达的地中海,这可以说是处在文明交汇点的一个地理位置。但是说到闭塞也确实闭塞,他们北边是“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西边是伊朗高原,南边是大洋,可以说这地方实际上又被高山大海隔绝了起来,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文明,当然了这个地方大部分都处在热带亚热带,气候也很炎热,所以两条河流成了滋润这个区域的重中之重。

500

图 印度河、恒河,可以说“印度”这个名字的来源,就起源于这条“印度河”,实际上印度从古到今都没几个统一的时代,当然也都不叫“印度”,而这个滋润了印度文明的“印度河”慢慢的就成为了这个地区文明的代名词,但是悲剧的是后来英国把三哥给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所以其实印度河现在是全部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同样滋润印度的还有东边的大河——恒河,恒河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是我们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当然了同样悲剧的是恒河因为也是因为英国,恒河的入海口成了“东巴基斯坦”也就是孟加拉国的东西了。

其实在之前也提起过,印度这个地方的土著其实是以矮黑人血统为主的——达罗毗荼人,但是现在关于达罗毗荼人的印度文明只能通过考古来探索了,这群人可以说是所有矮黑人亲戚里混的最好的一波了,他们的文明也就是印度最早的文明,著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就是这个时期的,如果按照年代算的话,要比我们传说里的夏朝早上600多年。

500

图 印度南部的土著民族安达曼人。

500

图 摩亨佐·达罗遗址,前2600年左右。

可以说这波人的发达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同期文明了,他们有很完善的城市建设和文字,有非常发达的农业,这群人愉快的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做着生意,同时代的我们还没进入到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时期。

可是这群人有着和埃及、苏美尔一样的良好开端,但是却没有人家的命,印度河文明一直都没有像西边一样产生埃及王国或者巴比伦王国这样的集权国家,相对闭塞孤立的位置导致了它们一直是个很松散的城邦联合体,这样的文明很快就随着北边的雅利安人南下面临着毁灭的危险了。

500

图 雅利安人的南侵,进入现在伊朗的一波就是后来波斯帝国缔造者,一波进入印度开始逐渐驱逐同化当地的达罗毗荼人。

500

图 雅利安人,高加索(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这群使用和我们现在听到的英语德语一样语系——梵语的雅利安人进入了南亚次大陆,很快的征服了战斗力不足的土著们,但是一个很残酷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自己的文化实在是太落后了,如果想真正统治一个发达的民族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被同化或者使用宗教的力量,很明显这波雅利安人选择了后面这条路。


这波白人利用自己的传统信仰,把自己信仰的创造神——大梵天给搞出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了还有两个一开始地位不高但是后来却越来越强最后快要喧宾夺主的两个神——毗湿奴(维护神)、湿婆(毁灭神),这三位在雅利安的传说里也是过着没羞没臊清晰无码的生活(就比如梵天和毗湿奴寻找湿婆丁丁的尽头什么的。)这也就是现在印度教的祖宗——婆罗门教。

最终这群雅利安人因地制宜,以自己的传统思辨作为基础,宣称世界创始的时候出现过一个叫做“神我”也叫作“原人”的精神物质交汇的玩意,这东西的头变成了掌管祭祀的——婆罗门,肩膀手臂变成了掌握兵权攻伐的——刹帝利,腿变成了手工业者、商人——吠舍,脚变成了最低等的奴隶——首陀罗。雅利安人用“宗教”塑造出了一个非常让人绝望的——瓦尔那制度,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种姓制度,首陀罗的种姓大多都是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只能永远的仰视掌握神权和兵权的雅利安婆罗门刹帝利。

当然了如果你想麻雀变凤凰抱大腿或者找个干爹什么的,那么抱歉,跨种姓生出来的孩子就是比首陀罗还要低的种姓——贱民,贱民的影子都被认为是不洁的,基本上只能小心翼翼的躲开别人活着,这么一套制度让雅利安人的统治可以极其合理的划分,雅利安人在这个时候写了一个现在古印度历史唯一的文献——《梨俱吠陀》,这个文献虽然写了不少雅利安印度的社会组成和祭祀,包括对原住民的征服,但是这东西基本全都是玄之又玄的神话,显得特别的不靠谱,也是因为这本书,我们称这个时代——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印度一盘散沙的情况也没好了多少,雅利安人把他们的游牧习性也带到了印度,部族纷乱,但是作为游牧民牛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包括现在在印度牛也是很神圣的存在(这也是现在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化的巴基斯坦很大的一个矛盾),雅利安人极其崇拜光明,无论是波斯的拜火教还是印度的婆罗门教都是这样,当然我也说过他们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符号——卍,代表光明和轮回。

婆罗门教就这样在印度大大小小的城邦里控制着阶级秩序,但是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其他几个种姓都开始很不爽大神棍婆罗门的霸权,终于进入到前6世纪,这个时代正好是我们的春秋时期,也是他们的雅利安兄弟波斯的崛起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家辈出的时期,印度也不例外,这块乱七八糟的大陆终于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思想风波——沙门思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婆罗门的权威,跑到深山野林里进行“修行”和思辨,希望去找出一个能够超脱混乱社会的苦难的方法。在雅利安印度的北部,一个叫做迦毗罗卫国的王国出生了一个太子——乔达摩·悉达多。

太子大约前566年出生(比孔子大11岁),是父亲净饭王(首图驮那·乔达摩)的一个老来得子。当然了这之后说的很多东西也就是按照后来佛教的包装说的了,据说太子刚出生,脚踏起步,步步莲花。然后转头说了一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太子这个人吧,从小生活要什么有什么,当时有几个婆罗门给太子算命,说他可能以后不能成为继任者,可能会出去成为个修行者。他爸净饭王一听着急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不继任我让隔壁老王继任么。所以从小到大不让他出宫门半步,到什么时候给他什么,满屋子的妙龄少女任其享用,当然啦,太子也都愉快的接受了。

但是吧,这广大屌丝梦寐以求的生活在太子看来太没有挑战性了。所以成天闷闷不乐,所以,有一天晚上,他的父亲问他,今天,怎么,不开,心。太子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个大世界,与咱家不同,最时尚,看看肯定棒。他爸说你儿子都出生了,你还出去瞎跑什么,老老实实继位吧。太子说你要是不让我出去我就不当国王。所以最后无奈,国王让太子出去玩,派了五个守卫看着他。

结果太子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佝偻的老人,一脸天然呆的问随从,这什么物种啊,我在宫里没见过啊。守卫忍住笑说,这个是老人,也是个病人。太子说好可怕,我会变成这样么。守卫说太子养尊处优,肯定不会变成这样,但是也会老的。 不一会又碰见一个人在一个躺着的人面前哭,太子又问,这个是什么东西啊,他为什么哭。守卫说这个是死人,再也不能动了。

太子说我也会变成这样子么,守卫说,虽然太子你身份高贵,但也会死的。太子这一回去更不开心了,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死呢,为什么会病呢。一想到这个问题就浑身冷汗。这么一来日夜茶不思饭不想,找到了净饭王说自己想出家思考人生真谛。当时净饭王就吓尿了,连忙说你只要能继位,我什么条件都满足你。

太子说,好啊那我就说一点吧。“你能别让我死么”。净饭王一看这也没救了,就只能派人严加看守。但是还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太子溜出去了。当然太子出去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拜访一些沙门名师、婆罗门啊,比如阿罗逻迦兰,以及珈蓝,他们非常熟悉原来那一套理论。从冥初讲到我慢,以及痴心,染爱,最后到五大。

但是最后发现这些人只是知道生老病死的原因,并不知道如何超脱生死的办法。太子一心只想超越众沙门,站在沙门的顶点(雾),就是超脱生死。所以太子到处问沙门中关于超脱生死的办法,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他解释,他越来越苦恼,于是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太子跑到一个叫做尼连禅河的河边,可以坐下静思,他用沙门教他的禅定的方式,进行一种极速的思考中。在这之中,几度几乎饿死,最后还是被一个牧羊女的乳糜救起。

在佛教经典中,还存在着太子在入定时被魔王波旬攻击,色诱,最后一一化解的故事。最终在此时已经接近——菩萨境界,可以解救终生之苦,参透妙处,但仍未达到超脱生死的办法。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缩写,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萨是佛的前一个阶段,但是并不是所有菩萨都是修为很低,比如著名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已成“佛”后,却发下宏愿,要来到人间,化为菩提萨埵,渡终生。也比如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所以说六道之外,有声闻(阿罗汉果),缘觉(辟支佛),菩提(菩萨、佛)三个境界,可以不受轮回之苦。太子此时已经参悟出,如果要得到不生不死,就需要达到一个称为“菩提”的大觉悟境界,不顾“地狱,恶鬼,修罗,人间,天界”道的束缚,成为比神明还要高的境界,就是“佛”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一种永存。最后得到缓解的太子跑到一个毕钵罗树旁,入定,开始进行最后的修行。

在几乎涅槃“就是死”之际,太子几乎看到了自己多少生生世世的修为,换来今天的大觉悟,这时正好天边升起一颗星星。太子心里豁然开朗,突然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超脱生死的最好办法就是“四谛”,也就是人生为“苦集”两个谛的因果,解脱的方式是“灭道”两个谛的因果,经过每个谛的三转法轮,就能达到“佛”,也就是不生不死了,从这之后,毕波罗树也就有了个新的名字——菩提树。

大觉悟后的太子开始四处传道,解救还在苦海中的人们,最后在鹿野苑定居,后被称为释迦族的圣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后来的传播也并不是有多大规模,一直是和起源类似的“耆那教”共存的一个状态,但是势力一直不如婆罗门教。佛教的诞生导致了沙门思潮的彻底崛起,随着各式各样流派的产生,印度终于摆脱了一个个婆罗门小型独裁的松散城邦,终于进入了以16个大国为代表的——印度16雄国时代。

16雄国就是(名字不用记)——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底、犍陀罗、甘菩遮。组成的一个纷争的大国战国时期,最终恒河一带的摩揭陀国通过吞并小邦和对另外一个16雄国的鸯伽的战争逐渐确定了霸主地位,而这个时候的印度河流域已经被他们的同胞波斯给搞掉了,印度河周边被分成了一堆波斯行省。

500

图 雅利安波斯扩张。

当然了后来波斯和希腊打仗打输了不说,内部也越来越乱,最终被希腊的后起之秀亚历山大端了老窝的事前面都讲过这里也就不多说了,总之亚历山大的希腊——马其顿帝国一路也打到了印度河,大量的雅利安人开始希腊化,而这个时候前面说的16雄国的霸主“摩揭陀”在内忧外患下也发生了暴乱,一个叫做旃陀罗笈多的首陀罗沉积篡权了摩揭陀国,并且顺着亚历山大的入侵春风一溜烟的统一了16雄国,这也就是印度历史上少有的,也是第一次的统一时代——以旃陀罗笈多的名字“孔雀”(祖先是养孔雀的)命名的——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开国首领——月护王。

500

图 孔雀王朝,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帝国很快被部将瓜分成3部了,留在亚洲的就是亚历山大小弟塞琉古建立的以叙利亚中心的——塞琉古王国,另外两个是西边的希腊部分安提柯王朝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当然他们马上就是冉冉升起的罗马的囊中之物了,塞琉古一世和月护王也打过几次,但是基本都以失败收尾。

等到了月护王孙子阿育王继位的时候,孔雀王朝发展到了顶峰,阿育王这个人可以说是对佛教崛起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人物,甚至相当于后来让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的角色,这个之后会去说。

阿育王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个杀人狂魔,他疯狂的镇压屠杀不服从的部落,他的孔雀王朝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度半岛,这么一来国家内部就很难消化这些刚征服的地方,这也就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


但是征服成功之后的阿育王面对着越来越深的内部矛盾,终于有一天被安利了佛教,自己感觉罪孽深重的阿育王开始皈依佛教,阿育王在全国大修佛塔,按照佛教对于阿育王的歌颂总共兴建了84000座供奉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的舍利塔。这个时候佛教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因为佛教这种半泛神论半无神论的宗教让内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歧,阿育王编撰《论事》来统一佛教,“大乘佛教”这种“人人皆可成佛”的——“菩萨”性佛教开始发展,随后就是封面的阿育王石柱,这种石柱林立在各地来彰显阿育王控制的孔雀王朝的强大,而佛教逐渐成为了主流宗教,没有歧视和众生平等的佛教理念开始冲击原有的婆罗门阶级体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阿育王让佛教以及印度走向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可是好景不长,随着阿育王的去世,后继者没能延续下去阿育王的辉煌,孔雀王朝很短命的分裂了,而北边还没有开化的雅利安人,也就是我前面无数次提到的——塞种人开始冲击塞琉古帝国。

500

图 受到夹击的塞琉古帝国,同样作为亚历山大帝国分出来的部分,托勒密和安提柯和陆续的和塞琉古撕了起来,这么一来北边的雅利安人的帕尼部落的老大阿尔沙克就趁虚而入了,塞琉古帝国逐渐败退,最终阿尔沙克一世控制了伊朗东部的“帕提亚”地区,这也宣告帕提亚帝国的建立,当然了这也就是我们根据开国皇帝阿尔沙克命名的——安息帝国的开端,而这么一乱现在阿富汗一带的巴克特里亚地区就成了塞琉古帝国管不到的地方了,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宣布独立,其实话说回来也不算是完全独立,他更多的是把钱币上塞琉古皇帝的头像换成了自己的,总之这个自拍狂魔的儿子继承总督位置的时候彻底独立,这也就是著名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夏”,虽然巴克特里亚是个希腊人统治的王国,但是下层民众基本都是希腊化的雅利安人。

后来塞琉古帝国完全没办法和巴克特里亚与安息一起斗争,尤其是西边的托勒密也不好对付,所以终于被迫承认安息和巴克特里亚的独立,这两个希腊化的地区开始横亘在了东西交通的要道上。

不久之后安息和巴克特里亚交恶,巴克特里亚知道可能斗不过安息,所以就开始向南边侵占印度河流域,三哥再一次被入侵,巴克特里亚领土扩大。而安息也就不鸟巴克特里亚,开始把矛头对准了西边日薄西山的塞琉古帝国,没过了多久两河流域也被安息帝国征服,安息基本已经要恢复当年波斯时代雅利安人的辉煌了。而西边的罗马也在马其顿战争里基本拿下了希腊,亚历山大帝国分出来的小弟斗来斗去基本又被别人吞噬,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候的情况。

500

图 安息帝国越来越大,而罗马也几乎控制了地中海,汉按照第20章的故事,马上出生的汉武帝即将改变开始征途,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帝国打了这么久,最终被新兴的国家挤压的没什么生存空间了,这两个亚历山大在异域建立的希腊王国最终要彻底消逝。

但是大夏(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没有笑太久,首先是内部的分裂,印度河一带的领土分裂成了“印度——希腊王国”,当然了内部也不太平,而不久之后北边的雅利安游牧部落迅速崛起,彻底瓜分了大夏的土地,我在说汉武帝的时候也提到了,在我们甘肃一带的吐火罗人——月氏,因为和雅利安人游牧部落乌孙斗争了好久,最终导致乌孙求助了东边的匈奴,匈奴轻松的吊打了月氏,月氏只能一路西迁到已经名存实亡的大夏的地盘求生存。(20.在大陆东端找西方的你 - 祖先 - 知乎专栏

500

图 乌孙月氏匈奴的关系。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人家月氏在阿富汗生活的非常愉快,越来越庞大,最终成为了五个“翕侯”(就是部落首领)统治的强大部落,所以也就是为什么等到张骞本来认为月氏可以帮着汉一起灭有血海深仇的匈奴的时候,月氏表示早就不记仇了。

所以月氏的强大导致了大量的游牧雅利安人甚至吐火罗人侵扰安息帝国,好几个安息皇帝都被他们搞死了,直到后来米特里达梯二世才逐渐抵抗了被这群人侵占的土地。

而这个时候就发生了前面讲的故事,汉武帝为了包围匈奴,选择控制吐火罗人霸占的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而西域的老外都不太听话,所以汉武帝只能杀鸡给猴看,调了最远的一个从巴克特里亚王国分裂出来的希腊化国家——大宛开刀,李广利一路杀到大宛搞的安息都吓到了,他们没想到东边还有个这么强大的国家,所以这么一来二去,汉武帝直接控制了新疆地区以及一部分巴克特里亚旧地,而安息开始和汉武帝交好,张骞也拜访了刚才说的那个安息皇帝米特里达梯二世,两边就成了良好的贸易合作伙伴了,丝绸之路开启,安息把在十字路口一路抽税,逐渐肥的流油。

这么一来东边已经算是汉的势力圈了,那么安息就可以放心的侵占西边高加索山一带的“亚美尼亚”地区了,这地方已经离罗马的小亚细亚很近了,所以越来越强的罗马肯定也不能让安息搞这个飞机,这个时候前一篇文章说的前三头同盟之一的庞培已经灭了奄奄一息的塞琉古帝国控制了叙利亚了,所以在同样属于前三头同盟的黑心商人克拉苏做叙利亚总督时,也想学学庞培打仗,结果这货打仗是真心不行,安息帝国将军苏雷纳带着骑兵和各种戏耍克拉苏,绕着圈子的用弓箭射罗马步兵,克拉苏战败本来想和苏雷纳谈判,结果被搞死,死相极惨,也就是这个时候前三头同盟彻底崩溃,在高卢打仗的凯撒看到了夺权的曙光。

当然了上一章也说了,凯撒当了终身独裁官后,小弟安东尼一直动不动就提议给自己加冕,但是凯撒觉得时机不成熟,就也想学克拉苏继续和安息打仗,最终这个举动被越来越惊恐的贵族共和派搞死,所以等到凯撒小弟安东尼和凯撒硬点的继承人屋大维以及雷必达形成“后三头同盟”的时候,安东尼又开始了对安息的征战,当然下场也不怎么样,这个下一篇再说,总之罗马和安息的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息,当然了,能让安息这么放心和罗马斗的原因,还是因为东边一个崭新的势力就要茁壮成长了。

不久之后巴克特里亚地区也发生了剧变,月氏已经越来越强大,但是说的月氏那五个“翕侯”里的贵霜翕侯——“丘就却”统一五个部落,建立“贵霜国”,贵霜向南攻击大夏的残余势力克什米尔地区和喀布尔地区(现阿富汗首都),然后就在这地方定都,贵霜帝国建立。

随后丘就却的儿子阎膏珍继位,正式越过印度河进入已经被塞种人灭亡的印度——希腊王国,这国家虽说是个希腊化国家,但是好的没学来,希腊人最擅长的民主撕B倒是发挥的淋漓尽致,30多个国王一大堆领主一直在内斗,到了后期因为安息的强大还断了和希腊罗马世界的联系,变得印度化,最终被塞种人摧毁。极其发达的印度文化就像个宝库让阎膏珍欲罢不能,整个贵霜帝国开始印度化,这个时候贵霜帝国铸的金币也都有湿婆神的样子,阎膏珍和汉的关系一直也不错,当然也没法不好,毕竟整个西域还控制在汉的势力范围。


​但是随后继位的阎膏珍的儿子迦腻色伽一世(看这个名字就发现已经印度化了)彻底改变了贵霜帝国,迦腻色伽一世真正的开始了对印度的征服,迦腻色伽一世将都城迁岛犍陀罗地区(现巴基斯坦),贵霜帝国成为了地跨中亚印度的大帝国,当然了后来随着汉的波动和匈奴的复兴,贵霜也反过一次和汉搞了个战争,这个也是之后要说的了,但是迦腻色伽一世和他老爹完全不同,他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外族入侵者是很难在实行种姓制度的印度安然无恙的统治下去的,更何况这个时候随着战争印度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佛教的平等化教义变得非常适合贵霜的统治。

更可况前面也说过,落后民族控制发达民族最好的武器就是宗教了,所以迦腻色伽一世开始极大里的恢复阿育王时代曾经兴盛的佛教,迦腻色伽一世修建大讲经堂,开始雕刻佛像,从这之后佛教的偶像崇拜风气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扩大,中央政权的内部充满佛教学者,学者“世友”把又开始分裂的佛教教派的经、律、论三藏重新修订解释。贵霜帝国把佛教彻底的复兴起来,也正是因为贵霜帝国的强大和对佛教的推崇,佛教开始从西域传入中国。

500

图 贵霜帝国带有佛像的钱币。

贵霜帝国时期重新支持的人人皆有“佛性”的大乘佛教成为佛教主流,小乘佛教逐渐传入东南亚,也就是现在泰国的上座部佛教,而大乘佛教顺着丝绸之路进入了中国、朝鲜直到日本,可以说贵霜帝国的这个作用,确实影响了我们千年的发展脉络。

总之,贵霜这个时候已经强大到也可以汉谈条件的地步了,这个当年被匈奴吊打的甘肃白种人小部落,一步一步的吞并了这个世界上最悠久的几个文明,成为和安息并列的商路帝国,也成为了四帝国时代当之无愧的一极。

500

图 贵霜帝国的崛起。

四个国家虽然存在冲突但是也总算是保持着较好的贸易关系,但是虽然这个时候的汉虽然随着汉武帝的扩张成了一个跨度极大的国家,内部却出现了混乱,而前面虽然讲到了凯撒让罗马变成了实际上的帝国,但是真正让罗马彻底变成帝国的这个过程,又经历了什么,让我们先重新回到罗马,当然了,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个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物,当然了,这种人物一般都是宗教人物没跑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