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能会替代不少低级繁杂的翻译,但是高端精细化的人工干预是不能少的

【本文来自《翻译一本百万字的巨著,人工翻译可能需要数年,以后的AI可能只需要几分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先机器翻译一遍,然后自己人工修正,效率提高好多倍

90年代的时候我就硬着头皮翻译上级领导发的一个什么外国设备的说明书(都是那种工业化的英语,跟大学学的那种日常用语不搭界),还特别赶时间,没办法,买了一个金山快译正版(28块?还得下载专业的科技词库),刷刷刷先弄出大概(就这还花了十几分钟呢,毕竟那时候只是486CPU),然后自己读一遍,发现不对的位置,原单词自己翻专业字典人工翻译, 进行替换。又把语句描述顺序改为汉语习惯(英语的各种时态加倒装句,如果机器硬翻简直惨不忍睹),总算抢时间赶完了。

领导还挺满意,把我工资调了一级,发了500块奖金,90年代中期的500块,购买力还很不错呢,挺多牛肉的牛肉面能吃100碗

现在人工智能的翻译能力大大加强了就像华为手机,两个指头按住图像都能迅速的进行翻译

如果是专业软件那更不得了,稍微调整一下,当然对翻译作品有很大帮助。

我觉得翻译的难度肯定比我当年翻译工业设备的英语说明书要小,恐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语文化语景中的各种梗翻译成对应的汉语,不然作品也就味如嚼蜡。

我所知道的很多著名的英文大作翻成汉语之后,翻车恐怕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比我当年翻译工业设备说明书比较难多了,毕竟不会玩儿各种文化梗

人工智能AI可能会替代不少低级的繁杂的翻译,但是高端的精细化的人工干预是少不了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