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正在偷偷做“精神老头”

如果问现代年轻人最想做的事,“退休”一定会拍在前三名。以往我们对年轻人的爱好停留在“骑着共享单车去蹦迪”,但如今越来越来多的人年纪轻轻却开始“沾染”上诸如泡茶、钓鱼、打太极等中老年专属活动并乐此不疲。

前段时间,在爱奇艺热播剧《卿卿日常》中,工作缠身的元英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养生计划:“每日早八段锦,晚五禽戏。”而这种生于北宋时期的健身方式,早已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打开小红书,会发现‍不少时尚博主都开始制作视频教别人八段锦,只是这些“老师”们由以往身穿“棉麻极服”换成了“Lululemon”。

能明显感知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迷恋上中老年爱好,对于这样的年轻人,网络上称之为“精神老头”。“精神老头”越来越多,不仅代表着年轻人在生活压力之下找到一种新的宣泄方式,更代表着传统文化有望得到商业上的进一步发掘。

500

01

少走30年弯路,一步到位“老头乐”

回到2021年,豆瓣上成立了一个名为“精神上是老年人的年轻人们来乘凉”小组,小组简介上写着:“虽然是年轻人但拥有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甚至体力。老年人觉得他们年轻,同龄人觉得他们暮气。”这种生活状态切中了不少人的日常,目前已经有22944“精神老头”加入小组。

他们在小组中每天分享自己打卡站桩、八段锦、金刚功、盘串等爱好,也有不少人退下Nike换上足力健,在清晨的公园与老大爷打成一片。而在B站上,八段锦、金刚功等养生功的视频有很多达到了百万点击量,最火的一个视频点击量超过一千万次。

去年,巨量算数发布《2022抖音年轻人观察报告》指出:在抖音平台年轻群体归属感强烈的兴趣圈层中,国风圈(汉服、戏剧、国画、国风音乐等)位列第三,仅次于运动户外与游戏电竞,超过ACG二次元圈层。同时近些年以来,年轻人在抖音平台的“绿植”“植物”等关键词搜索量有巨大增速,也走出了不少内容创作者。

以国风变装短视频内容为代表的朱铁雄,深耕舞狮、川剧、皮影戏等传统元素,其发布的包含川剧变脸喷火元素视频,在抖音平台传播量将近9000万次,点赞量达300多万次。国潮文化影响不断深入的背后,是当代年轻人开始奉行“加现代主义的班,熬精神涣散的夜,养返璞归真的生,练老祖宗的功。”愿意成为“精神老头”,主要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正不断被关注和发掘。

500

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爱好毕竟是爱好,和年龄无关”。为了加入到特定的爱好社群,他们甚至能克服周末早期的困难,相比于一般的年轻人,“精神老头”体现出更不在意他人目光,遵从自己内心的真性情。

02

因为怕老所以用来养生

“坚持几个月之后,之前一直反复的胃病好了很多……”在豆瓣小组、贴吧、朋友圈中,不少年轻人表示自己入圈带来最直观的改善便是身体状况。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在现在依然有着穿透时光的魅力。以传统养生功——金刚功为例,不少专家都强调“内外相合、身心兼修”可以让常练之人面部红润、气血充盈。B站中关于“八部金刚功”的弹幕内容中,不少年轻人都在跟练。除此之外,书法、戏曲等文化已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在培育心性和改善身体状况方面早已得到验证。

另外,国潮文化的兴起也让喜欢这些文化的年轻人显得特立独行,正所谓“俗到极致就是雅”,这种“很酷”的爱好同样也是年轻人区别于周围人的标志。虽然不少年轻人自嘲“有了这些爱好,少走30年弯路”,但本质上还是依旧认同“精神老头”的身份。除去增进身体条件、获得身份认同以外,更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从最初汉服圈火热,到如今更加小众的传统文化赛道借助互联网得到传播。当代年轻人会一边吃泡面一边看文物修复,也会在蹲厕期间和大自己二十多岁的钓友们沟通经验。而对于那些即将凋亡文化IP商业化而言,年轻人的关注何尝不代表着另一种机会。

500

比如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的布袋戏,通过自身不断的IP营造,在2015年专业剧场戏曲整体数据不断下降的同时逆势增长,而其中巨大的市场增值便来自于年轻人。2018年其官方数据微博显示,在微博粉丝群体中18岁-24岁用户占比最大,18岁-34岁的用户占比达50%左右,而0岁-17岁的用户数高于49岁及其以上用户的总数。通过一系列运营,霹雳布袋戏已经让这个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生机。

03

当年轻人不再气盛

正如喜欢逛寺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有神论一样,不同于老年人拥有大把的时间,年轻人希望通过这些爱好寻求内心的暂歇——这些爱好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让年轻人摆脱暂时压力并能从中收到正反馈的爱好与活动。

当高房价、工作、彩礼等压力来到年轻人的肩头上,能够慢下来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更显得珍贵。那为何不学习下中老年人,主动放下无解的问题,至少享受当下这片刻的宁静。

虽然都是静下来,但相比于临退休人群那种主动寻求“不争”的智慧,年轻人更有一种“迫不得已”。“年轻人不要太气盛”“不气盛叫年轻人吗?”正如《征服》中名梗一样,年轻基本上可以与气盛画上等号。

如果一个年轻人前途坦荡,事业、感情、家庭方面一番风顺,只要肯付出精力就能获得大好前程,或许他会立马放弃打到一半的八段锦扑到“搞钱”本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少了盼头的年轻人,精神老头增加也并不稀奇。

当年轻人不再气盛之时,那大概便是他已经开始与平凡的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和解的开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