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IP孵化计划”第5年:日韩重出口合作,中国掌主动权

500

作者 / 河了貂

IP概念已不新鲜,影视圈对IP的追逐早是群雄逐鹿之态。

随着《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等电视剧火爆荧屏,IP江湖来到了大航海时代。从经典小说、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到有声小说、画作、古代典籍戏文与杂剧,再到人偶、模玩、饰品和主题公园等衍生开发,IP模式凭借风险小、回报大,粉丝忠诚度高,生命周期长,可跨界联动等特点,在影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价值与日提高。

第11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上,中日韩三国政府联合发布“Our IPOOL中日韩IP孵化计划”。旨在共同孵化培育优秀IP,保障三国间IP交易的健康有序和高效顺畅,鼓励业界利用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及本国现有平台深入开展交流合作。

在各国商务峰会频繁交接的如今,中日韩三国各类题材IP的市场容量、反应度、创作趋势和价值走向皆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500

韩国IP:内销带出口,

探新路,加大垂直类创作

影视产业是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主要依靠韩国政府扶持和大量资金投入。得益于其财阀称霸模式,影视产业的兴衰可影响韩国经济,因此在生存环境倒逼之下,韩国影视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持续做出高品质、高质量的内容。

韩国IP根据其内容性质针对性接触受众,再通过反馈数据将各类垂直化IP整合,分为内销和出口两大方向。

500

韩国IP作品多以中体量为主,其国内内销的IP作品更是中小体量居多,主要分为甜宠、恐怖、治愈、历史题材作品。

其中历史题材作品是韩国市场内销的主要产物。如去年韩国剧作《衣袖红镶边》,该剧讲述了韩国22代王李祘与宫女成德任的爱情故事,围绕着王喜欢宫女,而宫女是否喜欢王这个核心问题展开。以17%的收视率成为mbc电视台三年来收视最高的剧。

该类剧集常披着古偶的外衣,却有历史剧的内核。用小细节展现文化融合,体现作者、编剧和导演认真严谨的态度。

其余甜宠、恐怖、悬疑、治愈等垂直题材改编的频率和数量根据韩国影视剧市场风向而定。

500

而另一边,韩国IP的运营体系与中国不尽相同,中国题材和作者专供方向多而杂,每个作者和IP都可在将满的池子里折腾出一隅之地。然而韩国作者和IP出现供大于求趋势,且相较网文小说,韩国IP改编更加青睐漫画作品。

韩国市场体量容量小,IP创作已经趋于饱和。相较于内销,韩国目前更趋于出售IP版权,并针对不同类别内容和需求做出不同方案。

近几年,受政策影响,韩国影视作品对华出口额直线下降。而结合IP出口情况来看,《2020年韩国内容产业调查》报告显示,韩国2020年文化产业出口额突破14万亿韩元(119.2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内容产业中,出版(61.1%)、电影(43%)、漫画(36.3%)、电视节目(28.5%)和游戏(23.1%)等领域出口同比大幅增长。

根据多个中韩产业交流会中公司介绍,目前韩国主要出口垂直题材和影视作品的改编授权。现今正以“内销带动出口”的形式,加大垂直类创作,探索新路,才能将出口作为韩国IP最主要的生存形式。

500

日本IP:二次元霸权,

合作机制完善,进可攻退可守

日本与中韩情况不同,韩国IP产业网文和漫画两分天下,中国网文占据大头,而日本则是动漫当家。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动漫产业形成了极其庞大的体系,让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之一。且漫画和动画持续占据日本IP王者宝座近百年之久。

500

一直以来,日本不缺自制IP,缺合作伙伴。日本动漫企业以产品形象为基础、版权管理为核心、各得利益为动力的前提下,产业链各环节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模式。而其合作方渗透着国内外各行各业,界限清楚,有各自范围内的工作目标,也有完善的合作机制。

且IP内容池中,中头部作品几乎都可以拉来多个大国际公司的入局照应。其中亚洲国家和美国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间接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榜样”作用。

如韩国对引进的日方动漫创作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万日元补贴,美国在和日本动漫企业的合作中80%的资金投入由美方补贴。通过日本动漫的带动作用,促进本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让日本IP处于极为流畅的“甲方”境地,进可攻,退可守。

500

当前,由集英社、Tomorrow Studios和Netflix联合打造,漫画作者尾田荣一郎担任监制和编剧的真人海盗题材冒险片《航海王》将在今年年内播出。无需过多动作,仅凭原著名气便已是今年全球最受期待的真人漫改剧集。

中国国内方面,爱奇艺半年前公布的片单中,改编自轻小说《彩云国物语》、漫画《理科生坠入情网,故尝试证明》《月刊少女野崎君》的影视剧赫然在列。由《龙樱》改编的《鸣龙少年》也将上线。

与中韩多数IP境况不同,日本大多数IP承接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力量,有持续性的话题保障,但其内容、文化习惯、人物情感表达等方面也是这些IP在中国影视改编过程中需要持续攻克的难题。


500

中国IP:细化圈层受众,

掌握主动权

《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统计的2019-2020年度文化IP综合表现前50中,内容型IP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仅网络文学占比即达40%。近六成入榜IP彰显出较高的主流认可度。而2020年IP剧数量占全年上新剧的70%以上。

当前,IP价值分布呈倒金字塔结构,头部IP改编成功率更高,IP开发力优势明显。中国市场足够庞大,内容池广泛,因此不用像韩国一样焦急出口,也不必像日本那样担心缺少合作。

500

具体来看,文学作为IP改编源头的地位依旧稳固。在“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TOP50”中,原生类型为文学的IP有26个,占比52%,超八成为网络文学。加之现实题材、古言题材、科幻题材等新赛道崛起,按照喜好瞄准细化圈层受众,形成了多元化内容格局。

其中,以传统文化特征为主改编的作品占据一半影视市场,如《梦华录》《庶女攻略》《君九龄》等剧中皆含有具有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背景,顺势带动古言IP赛道崛起。现实题材如原著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人世间》,主要通过落地改编传递强烈的社会共鸣。

500

同时,IP衍生剧能够反哺IP源头,带来协同效应。之前《我可能不会爱你》和《步步惊心》售出版权远征海外,拓宽中国IP受众面,推动IP破圈。而今,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按销售额,2020年中国电视剧行业规模为827.3亿元,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1619.7亿元,实现接近翻倍增长。

作为IP改编第二大头的漫画产业,其市场规模正处于较初期阶段,以内容快速推广为主要目的,利润相对较低。快看漫画、哔哩哔哩漫画、腾讯动漫等漫画平台利润相对微薄,但有向好趋势。

中国IP行业目前依旧由头部IP打通全产业链,增加高毛利变现环节,凭借低启动成本、高抗风险能力,获得下游产品收入增量。IP名气虽不如日本响亮,但凭借强大的市场容量,依旧可以掌握出口交流时的主动权,在整个过程中游刃有余。

500

结语

IP是文化创意的灵魂。当前IP产业已成为泛娱乐生态系统的核心,可原生于任一环节,转化为产品后,传播力、用户覆盖范围、口碑、情感共鸣等价值再次升华,并以多形态的文化产品进行二次或多次传播,产业链环状延展,多维并进释放价值。

自“Our IPOOL中日韩IP孵化计划”提出后,针对三国知识产权保护、IP的开发利用开展活跃的交流互动,加强在IP发展、保护、应用与流通方面的务实合作。如B站前不久曾购入某韩国IP,与日本一起制作动画,最后将在B站独家播出。

目前经过各方调节,已经降低IP准入门槛,通过合理合规的授权交易建立了便捷化、实时化、透明化和数据化的服务,解决法律实践滞后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推动了中国文化IP实现创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提供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和交流通道,结合产业特点推动IP价值放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