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首能被载入史册的世界性歌曲?
最近引起不小热度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终于在国内上映了。
电影上映后也是不负众望,并且在刚刚结束的第 91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这部关于摇滚乐的纪录片还拿下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混音、最近音效剪辑三个大奖,并且也摘走了 76 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情类男主角两项大奖。
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并不强大、特效也几近于无,却受到了几乎来自全球摇滚乐迷的瞩目,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是一部关于颠覆了摇滚乐的传奇乐队皇后(Queen)的电影。
为了顺利引出我们今天要说的歌曲的主角,我不得不提一个人 - Lady Gaga。
Lady GaGa其实是一个艺名,她本人的原名叫:Stefanie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
Emmm... 但这实在是一个有点难记住的名字,在流行音乐文化中这也不利于传播。于是2006年,在她还没有出版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她的制作人决定给她起一个艺名。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好像还有点草率。
那个时候,每天Lady GaGa走进录音棚的时候,她的制作人打招呼的方式不是:“你好”,而是哼唱一首歌曲《Radio Gaga》。后来他们决定,就把Radio(电台)改成Lady(女士)GaGa... 而这首《Radio Gaga》正是来自皇后乐队的一首经典歌曲。
在2011年她出版的第二张专辑《Born this way》的时候,Lady gaga把她和皇后乐队的这种联系(或者说她个人对皇后乐队的敬意),放到了一首作品里就是《You and I》
这首歌的吉他部分,就是皇后乐队的吉他手Brian May弹的。同时它也借用了皇后乐队在鼎盛时期写的一首世界性的歌曲中的一段clap:
两次跺脚加一次掌击“bong bong clap,bong bong clap...”
这段经典的节奏,它的源头就是这首由皇后乐队在1977年 创作的《We will rock you》
说到关于这首歌的创作灵感,这就要说起皇后乐队在1977年的一次巡演经历...
他们在英国的伯明翰完成了一场演出,他们把所有的返场曲目都唱完了,离开了舞台。在后台的时候他们听到了歌迷并没有散去,而是配合着掌击节奏为乐队齐声演唱了一首音乐剧歌曲《You’ll never walk alone》(你并不孤独)。
这使乐队大为感动,他们决定写一首回馈性的歌曲。它要拥有力量、容易跟随,而且只属于乐迷和皇后乐队在现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歌曲,于是《We will rock you》顺利诞生。
这个节奏“bong bong clap,bong bong clap...” 当年录制的时候是真人录音,但并不是真的找来了听起来的那么多人,它只是由乐队的几个成员录制完成的。然后他们反复录制了几遍,运用了一种叫做录音叠加的效果,制作了一种千军万马的震撼场面。在现场,它非常具有煽动力。
时至今日,它不仅仅是皇后乐队的符号,甚至是整个英国,乃至整个摇滚文化的符号。你可以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听到全场的回响...
在1977年,这首世界性歌曲,被收录在了专辑《News of the world》中,它发行之后的成功是非常巨大的,英国的一些电台甚至不间断的播放一整张专辑。
而开场的这两首作品(《We will rock you》和一首经典的《We're the champion》),同时作为双单曲发行。立刻,他们成为了一种类型歌曲,叫做“Stadium Anthem”(体育圣歌)的代表。
我想你也经常能够在很多的体育赛事里听到
像美国的橄榄球赛事、冰球联盟、棒球联赛。这三大联赛的08、09赛季都在使用这首作品。
所以总结下来,想要创作出这种世界范围的“体育圣歌”,往往要具备一些要素:
1.节奏简单,容易合唱;
2.歌词要简单,并且要具有煽动性;
比如《We'll rock you》当中唱到的:
“嘿!哥们!
你是一个年轻人
也是一个强人
沿街叫嚷,征服世界
摇旗呐喊,一起唱吧
我们会震撼你们”
3.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最好还带有一点小幅度的动作,现场有娱乐性。就像这首歌曲的这种“两跺脚,一掌击”的玩法。
那么说的夸张一点:如果有人拥有这样的一两首歌曲,可以说是自带无限广告,有机会被载入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