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大自然节律的记录者 | 科学史小画

编者按:中科院之声不定期手绘一张“科学史小画”,为大家介绍一段科学史和其背后的故事。

500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与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建国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1890年,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从小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志向,后在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他考取第二期庚款留美名额。赴美后,他认为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建设对中国非常重要,于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转攻农学。1913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选定和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学专业。1918年,他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祖国,从此“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

早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竺可桢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中,他详细记录当日观测的气象数据,当地植物的生长变化、河流湖泊的结冰和解冻,生物的迁徙等气象资料。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他去世的前一天,60余年从未间断。

竺可桢在各地旅行和野外考察的时候,他都会携带纸笔,随时随地记录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搭乘火车或者汽车旅行时,记下时间、地点、海拔高度、自然景观和农业地貌;搭乘飞机时,会记录地面植被覆盖情况。每日从家中到办公地点,他一般选择步行,因为这样可以对周围的景物作细致的观察,何时柳絮飘飞、何时银装素裹,在他的日记中都有体现。

他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在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时,他将参会者的姓名、发言时间、报告题目都一一记下。在抗战时期,他记录了中国科学社、各地高校的内迁历史。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他将所知、所遇、所想写在日记中,许多已经成为某些历史事件的珍贵史料。

穿越时间的长河,在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一位严谨治学的老科学家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将大自然的节律谱写在薄薄的一页纸中。1961年,已经71岁的他在四川阿坝地区考察,道路崎岖颠簸,但他依旧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海拔、里程、环境的变化。平日若公务繁忙时,也要动员妻儿和邻居朋友帮他留意气象情况,并嘱咐他们认真记录。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除去早年散佚的日记不计,从1936年元旦到1974年2月6日,一共38年37天,竺可桢的日记共计1300多万字。通过几十年的观察与研究,他记录了中国气象、地理、物候的丰厚史料,有人说“他的日记中藏了半部中国气候史”。同时,这些日记折射出20世纪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变迁的进程,超越了纯粹科学研究的价值。他一直坚持写日记,直至生命燃尽的前一天,他用颤抖地手在日记本上做了最后一次记录:

“1974年2月6日,局报晴转多云,最低-7℃,最高-1℃,东风1~2级。”

作者:秦显韩,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博士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