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运逆转的土木堡之变,到底谁应负最大责任?

500

NO.1910 - 土木堡之变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关于明朝衰弱的起点有很多种说法,天启说、万历说、嘉靖说、正德说一直到永乐说。其实,真要说明朝运势改变,得从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说起。

土木堡之变前后的明朝完全是两个朝代,土木堡之变前明朝以武立国,武勋集团掌握大量资源。但土木堡之变之后武勋集团集体覆灭,明朝进入文官治国时代,基层彻底丧失大兵团作战能力。

此后明军从卫所制逐渐变成了募兵制,作战方式也从大兵团作战变成小规模精锐突击。明朝也从此丧失了战略主动,从以攻代守变成以九边为依托的战略防御。各游牧民族在200年养蛊后出来了一个女真给予明朝以重大军事威胁,最终后金也在击败李自成后入主中原。

500

明朝军人

那么,明朝失去军事主动权的土木堡之变,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一个太监王振真有足够的能力覆灭整个武勋集团以及20万明朝精锐?

明英宗时期南北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北边瓦剌在发展几十年后终于降服了鞑靼成为蒙古草原第一大军事力量。尤其是太师也先继位之后,瓦剌的野心逐渐膨胀甚至有入主中原之心。而明朝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后,明朝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时期。明仁宗和明宣宗都是短命皇帝,“仁宣之治”也不过持续了八年。由于明宣宗的英年早逝,明英宗朱祁镇二十几岁就继位了。朱祁镇继位后重用自己的“老师”王振,把太祖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牌子给搬走了。之前是国势蒸蒸日上,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个临界点就是土木堡之变。

500

明成祖朱棣

也先不是黄金家族出身,但野心绝对不比黄金家族小,也先的梦想就是饮马黄河再建大元。明朝的乌烟瘴气也先是看在眼里的。在正统四年继位后,也先就一直派出间谍监视明朝的一举一动。这些间谍混在朝贡的队伍中,经常回来的时候就不见人了。

也先在探得明朝虚实后,利用朝贡队伍讹诈明朝。瓦剌派去朝贡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要明朝政府高规格接待。瓦剌给明朝劣马却用良马的价格出售。到了正统十四年也先更过分,竟然一次性派出了两千多人的朝贡队伍。这些人不仅在明朝白吃白喝还对王振不敬。

500

也先

当时的王振已经成为了英宗一朝的权臣,谁见了都得让三分。也先非但不给王振上供还在北京耍流氓,这下子让王振气不打一处来。王振压低了也先的马价还重新核实马的数量。其实按照正常规矩,也先卖马要讲究一个诚信经营。现在搞出这么一出,王振属于依法办案。但也先要的就是借口,随即就发兵烧杀抢掠边境。

到了七月份看到大明没什么动静,也先兵分三路进攻大明,这也是蒙古距离恢复大元最近的一次。东路是脱脱不花与兀哈良部进攻辽东,西路是阿剌知院部进攻甘州,中路也先亲自指挥进攻大同。面对瓦剌主力明朝边疆各据点纷纷失守。

500

明朝疆域图

谁想到这个时候王振兴奋的不得了,因为王振建功的机会来了。相比于也先对明朝内部情况了如指掌,王振根本不知道瓦剌那边到底有多强大。王振还认为瓦剌还是太宗朝和宣宗朝的瓦剌。这里得说明一下,朱棣一开始没有称“祖”而是“宗”。到了嘉靖时期因为大礼议事件才改为成祖的。二十年间老兵都换了几茬了,瓦剌的战斗力早就跟当年不一样了。

在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也想学父亲和曾祖父驰骋疆场,明朝的灾难就这么来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皇帝御驾亲征,必须要带够足够的军队。朱棣和朱瞻基亲征都是带着几十万人,朱祁镇也学模学样的带着三大营20万人出征。当时也先进攻大同并没有足够的粮草,明廷诸大臣分析也先围攻一段时间如果不能有成果就会因粮草不济撤退。

这下子朱祁镇更着急了,生怕赶不上与也先作战,下令五天内大军开拔。明朝三大营在装备与粮草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进军大同。这个时候大同保卫战打响了。在监军太监郭静的瞎指挥下,大同守军在野外被也先打得大败。当朱祁镇率军临近大同的时候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尸体。

500

明英宗朱祁镇

郭静也逃到了王振这里,添油加醋报告瓦剌军到底有多么凶悍。这个时候王振一下子清醒了,自己有几把刷子非常清楚。朱祁镇毕竟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一辈子在深宫长大根本没见过这场面。这一路颠簸也觉得打仗并不好玩。于是两人心有灵犀就开始向长城内退却。

王振此时心生一计,好不容易出来威风威风,必须回老家蔚州看看。其实这个决策也是与大臣们的建议有重合点的。相比于从原路返回,从蔚州进入紫荆关也是一条更为安全的道路。因为这条路更短,且更不容易被伏击。

但走着走着王振突然想到老家的庄稼快熟了,蔚州最大的地主正是他王振本人。为了自己私人财产的安全,明军又返回大同准备从居庸关回北京。本来也先追不上明军了,这么一折腾可把他乐坏了,能不能饮马黄河就在此一举了。也先带着骑兵全速追赶明军。

500

土木堡之变

到了八月十日,明军达到宣府,这个时候也先已经快咬到明军屁股了。为了拖住也先,王振一方面带着朱祁镇尽快向北京进发,另外一方面令吴克勤、吴克忠和朱勇阻击瓦剌。吴氏兄弟没挡住瓦剌英勇殉国了。后面就是朱勇带着的骑兵部队。朱勇不是一般人,是开国重臣朱能的后人。本来阻击部队可以完成任务的,谁能想到监军刘僧擅自率军追赶瓦剌,结果进入瓦剌的埋伏。监军大人被围,朱勇只能去救援也英勇殉国。

等到大军到达土木堡之后,明军开始就地驻扎,结果也先也赶到了土木堡。明军没有夺回土木堡外的河流,明军因饥渴军心涣散被瓦剌击败。明军文武重臣都在军中,竟然还犯了马谡的错误被围歼。

现在看土木堡之变,就会觉得非常荒诞,一个太监竟然能把文武重臣和皇帝变成提线木偶,连后来的九千岁魏忠贤都做不到。这就是土木堡之变需要追责的地方,到底谁才是让明军覆灭的元凶。王振不过是为英宗背锅的人物。

500

太监王振

朱祁镇登基前,朱瞻基给他选了几个辅政大臣,这几位死了之后朱祁镇才亲政。朱祁镇重用王振是为了重塑朝廷的权力结构。王振不过是一个前台的木偶,真正执掌权力的是朱祁镇。但朱祁镇太年轻又没有李世民和朱棣的能力,根本无法指挥大军与瓦剌作战。但到了土木堡之后,朱祁镇改变主意了。觉得此次若就此灰头土脸入关,必定要被朝臣们嘲讽,今后更难以掌控权力。

根据《明史纪事》的记载,王振确实要等他的十几车财物,但真正要求留下来的是朱祁镇。宣府地方志同样记载,不走紫荆关而是从居庸关回朝的也是朱祁镇,因为这是朱祁镇计划的路线。从这两处可以知道,朱祁镇决定在家门口与瓦剌打一仗,凭借优势兵力建立点军功。因为英宗时代还是武勋集团掌权,能带兵打胜仗才能在武勋集团里有话语权。

500

明步兵

朱祁镇刚愎自用,过高估自己的指挥能力了,明军违反常理,不在河边扎营,把兵力收拢到了土木堡,一众大臣不管提出什么意见,都没被采纳。

从更长的时段看,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也有一定责任。相比于明成祖时代,宣宗时代军纪废弛,明军战斗力大幅度下滑。如果明军还有当年的战斗力,英宗可能还没到大同,也先就被打败了。

土木堡之变,强大的瓦刺是一个重要外因,明朝新旧权力斗争是这场失败的大背景,明军战斗力滑坡也有影响,但最关键的直接原因,是朱祁镇的任性指挥,一意孤行。经此大劫,明朝从从武勋治国变成文官治国,国运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