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没“看点”了

1月7日,快手旗下的快看点发布停运公告。

公告称,快点图文资讯APP由于业务调整,将于2023年2月6日00:00:00停止运营,届时用户将无法风闻快看点APP。

500

与此同时,快看点也将彻底删除所有用户的信息和作品等数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与私密性。

显而易见的是,快看点的此次落幕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后路或退路,是快手在内容资讯板块一次毫不手软的壮士断腕。

遥想当年,“今日头条”横空出世,将内容资讯板块的颓势一扫而空,开辟出全新的市场空间,也让大厂们嗅到了诱人的利益味道。

搜狐新闻、UC浏览器、百度等等一拥而上,迅速挖掘着市场隐藏的矿藏。

但时至今日,淘金者所剩无几,今日头条的月活也在逐年降低。2022年,今日头条月活为2.92亿,低于2021年的3亿月活。

如此看来,快手或许也是见到了该板块的资源枯竭才选择撤出?

抑或者,另有新的侧重?

01

内容资讯的没落

市场大环境的问题,的确不可忽视。

内容资讯板块真正开始燃烧,准确来说是从2012年开始的。

彼时移动互联网崛起,4G网络带来全新的移动端上网体验,原本只能以文字作为内容载体的资讯,突然间可以插入图片、GIF甚至视频,创作内容的眼球度上升了几个层次。

一大批新兴的资讯产品应运而生,通过算法推荐、内容优化等新方式,一改往常传统的新闻客户端的模样,让用户一看就停不下来。

这时的市场,是火热且能赚到钱的。

在数据方面,2013年搜狐新闻手机客户端的装机量达到了1.85亿,活跃用户超过了7000万,业界首屈一指。而到了2016年,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相继崛起,以42.8%和32.6%的占比平分秋色。

500

但互联网时代,最容易出现的不是爆品,而是“淘汰”。

短视频和中视频的崛起,轻而易举地瓜分掉了内容资讯市场,正如当年有了新媒体元素加持下的内容资讯一样,视频形式更加丰富,眼球度也更高,成功把前浪拍在了沙滩上。

几家巨头倒是仍旧屹立着,但问题也不小。

“过去几年很大程度都是在吃老本。”张一鸣卸任字节CEO的时候说过一句大实话,也是目前资讯市场上大部分从业者都在经历的现状。

吃老本。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怎么赚钱。广告投放是内容资讯变现的最主要方式,今日头条就是个好例子。

但是投放多少广告能赚钱?又投放多少广告才能不让用户反感?没人能拍胸脯说出个绝对比例。

字节也做过尝试,比如推出高端阅读的“识区”、社交属性浓厚的“派对岛”,企图拓展资讯版图,但最终还是归入了抖音体系。

网速变快,用户口味也在变刁,传统图文资讯很难再恢复当年的如日中天,快手此次断腕也称得上明智。

毕竟,快手还有更重要的事业去做——电商。

02

电商,还是电商

2022年9月,快手组织结构经历了一次大调整。

创始人兼CEO程一笑就宣布亲自带队电商业务,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快手国内业务的经营利润已经达到了3.75亿元,实现了两个季度的连续盈利。

但是情况并没有因此变得乐观。

要知道,程一笑在介入之前的2022年第二季度,包括电商业务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为21亿元,占总收入的9.8%。

老大亲自下场的确有奇效,但是不能总靠老大。

关停看点,就是给电商添的一把新火。今年年货节,快手上的活跃买家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其中短视频挂车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了390%,搜索支付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了68%,品牌和快品牌的GMV也同比去年增长。

可以看出,通过降本,快手的电商业务增效显著。

关停产品只是比较激进的做法,事实上,不止快手,各家厂商早就开始下刀了,对于内容业务的补贴日益减少,平台创作者所获收益也是越来越少。

显然,大家的心思,早就不在内容资讯上了。

03

抖音的另一盘棋

快手这么拼命搞电商,他的老对手抖音呢?

一月初有消息,金融服务巨头摩根大通正在与字节跳动展开合作,并帮助其开发支付技术。报道还说,字节跳动聘请摩根大通来简化交易,改善支付的发送和接收方式,并且为字节跳动的十几种产品建立一个集中的银行账户。

500

但这种支付系统是否会影响国内用户,尚未可知。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字节注定将在支付领域施展拳脚,毕竟支付领域的巨头阿里也并非当年那般如日中天,空缺出来的份额,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如此看来,快手仍旧是慢抖音一步,无论是在海外的发展,或是新市场领域的拓展,快手更倾向于挖掘现有用户池的更深层价值,而非开拓新用户群体或业务板块。

随着大环境回稳,疫情不再成为阻碍日常生活的掣肘,居家红利已然见顶,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价值,各家大厂想必将上演一场更精彩的龙争虎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