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奇案:疑点重重扑朔迷离的幕后人性
文 | 雾满拦江
(01)
胡鑫宇,男,2007年生人。
胡鑫宇
去年,胡鑫宇还在江西上饶铅山致远中学读高一。
然而2022年10月14日傍晚,胡鑫宇突然在校园失踪,省市县各级警务力量介入,联手侦察,还在学校周边展开地毯式搜索,却找不到丝毫痕迹。
此事引发国人高度焦虑,网友各种猜测,各种判断。
但始终没有结果。
胡鑫宇失踪106天后——其遗体在距学校不足百米的树林中发现(实际应该是距离学校两、三百米)。
值此舆论哗然。
一具尸体,就在距学校不足百米的地方挂着,竟长达106天没人看到。
而且还是在“地毯式搜索”之后的情况。
你信吗?
(02)
胡鑫宇就读的学校后面,有一座山。
名金鸡山。
山上有一个中储粮粮仓大院,院墙高5米。
大院位于学校东南方向,距学校大约两、三百米,占地面积极大。
院内还有片竹林,向来无人光顾。
因为是国家粮库,闲杂人等应该不允许擅自出入,有媒体称要进入大院搜索,需要极复杂的手续。还有媒体称搜救人员在展开“地毯式搜索”时,曾找大院的门卫了解情况,调监控看了看,没有看到生人进入就放弃了——当然还有媒体称,搜救队进入过大院,但并没有搜索偏僻的竹林。
总之这片最该搜的区域,没有认真搜过。
所以在胡鑫宇失踪106天后,粮库保安带着一条狗,去竹林寻找一只鸡,震惊发现竹林中悬挂着的一具尸体。
所以这起事件,完全不知应该如何评述。
(03)
一个孩子失踪,全国民众都在关注。
搜寻工作,无论如何也应该细一些。
但并没有。
如果是胡鑫宇父母单独搜寻,进入不了粮库竹林,或进入粮库后因为人手不足,没有去竹林里看看,这勉强说得过去。
私人搜寻资源不足,人手有限,再加上各方官僚嘴脸各种阻拦,与搜寻目标失之交臂,这很正常。
但如果是官方组织搜救,出现这种情况就有点不负责任了。
(04)
网友们是依据网上信息,做出判断。
当媒体写出“地毯式搜索”时,大家脑壳里浮现出来的画面,是一所学校周边,连每根小草的根茎,都被负责任的搜救人员认真翻查过。
大家的想象,来源于影视剧。
影视剧中的“地毯式搜索”,都是这样子的。
但现实,跟影视剧不一样。
现实中的地毯式搜索,就是随便说说。
事实上,有关胡鑫宇事件的所谓搜索,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如果确有搜索——真正的,负责任的搜索而不是随口这么一说——如果确有搜索,那么胡鑫宇应该很快被发现。
但实际是,胡鑫宇的遗体在竹林里挂了106天,直到粮库人员为了找一只鸡,带狗进入竹林——难道一个孩子,还不如一只鸡更值得寻找?
我们理解的搜索行动,首先要找来学校周边的地形图,把周边地区分区划块,再把搜寻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负责一个区,确保没有疏漏——如果是这样,这起事件就不会有悬疑出现。
所以这起事件——根本就没用心思搜,没好好找。
明明没有认真寻找,却不知为何弄出个“地毯式搜索”,误导了广大网友。
导致了网友脑壳错乱,你前面明明说地毯式搜寻,是说这里搜过了,当时没有尸体,现在突然挂出来一具,这是多么恐怖的事件?
这么可怕的事儿,你却说前番“地毯式搜索”没有看到,难道你们派出的搜救队,都是盲人不成?
——你就实话实说,搜寻工作并不认真马马虎虎,这事就清楚了。
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明明成绩一塌糊涂,却忽悠家长说自己是天才学霸。家长智力不足,听了就信。等到孩子高考交了白卷,就无法理解明明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却怎么变成了白卷?一定是被人偷换了卷子。
于是家长就做出阴谋论的判断,各种推断都符合逻辑——等到被迫接受渣孩子给自己的全是假信息,这才无话可说。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其实,大家从孩子在初中时的考试情况、自己的笔记和家长的通话,特别是学校想劝退与十一期间家人去学校安慰等联系起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如果与母亲四十分钟的交流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就好了。
然而,其母亲特别要强,认为孩子是优秀的,是扛得过厌学这关的,但是孩子绝望了。结果母亲还是不能面对现实,认为有人害了孩子,否则,重要责任就是由她来承担。
一切判断的结果以警方发布为准,我个人的分析只代表解读,不代表判断结果,以免误导他人。希望公布录音笔的内容
家长很难接受孩子是自杀的,因为自杀就意味着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败,他们从心理上讲,需要一个“坏人”来承担自己的自责感。
这事件,别消费了,等警方公告吧。
其实,大家从孩子在初中时的考试情况、自己的笔记和家长的通话,特别是学校想劝退与十一期间家人去学校安慰等联系起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如果与母亲四十分钟的交流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就好了。
然而,其母亲特别要强,认为孩子是优秀的,是扛得过厌学这关的,但是孩子绝望了。结果母亲还是不能面对现实,认为有人害了孩子,否则,重要责任就是由她来承担。
一切判断的结果以警方发布为准,我个人的分析只代表解读,不代表判断结果,以免误导他人。希望公布录音笔的内容
(不过,衣服反穿、脚掌不自然依然是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