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古人物人名解析

500

500

梵文,是一种古文字。

佛教的早期人物,都是梵文音译。

但是,梵文与西欧语系是基本相通的。

  

比如,佛教第一位宗主,毗婆尸(佛)。

很难理解,好像很恐怖,有“尸”这个词,还有“婆”,好像是女尸。

其实不对。

你把“毗婆尸”理解为“peoples",就很简单了,燃灯古佛的名字叫——人民,或者叫”先人们“。

是不是容易多了?

很多人不同意这个翻译,但是这个peoples还是还有意思的,唐朝时期,有翻译作“众生见”,意思就差不多了。

人民的智慧的含义。

 

另一个人,尸弃佛。

尸弃,尸体,被遗弃,弃尸荒野,看起来很恐怖。

甚至还有人牵强附会地说,信佛的人,是不在乎弃尸荒野的,对尸体也没有什么忌讳。

纯粹胡扯。

 

尸弃,译作“妙意”。

也有人译作“顶髻”,就是现在流行的丸子头。

留着顶髻发型的佛。

这两个,还稍微有点靠谱。

古文翻译的时候,由于直接使用汉字用作字母,“尸”这个字,就用来表示“S”这个音节。跟尸体,毫无关系。

 

再者,远古佛教跟西藏的苯教联系密切,还有摩尼教。

这些宗教里边,其实有很多黑暗的东西,不适合说出来。

所以,翻译的时候,译者就用了“妙意”这个词遮挡过去,显得比较文雅。

 

其实,ski 这个词,在当地,有性交(FK)的意思,可能与密宗里边的欢喜佛相近。

如果翻译成粗陋的文字,就破坏了佛经高雅严肃的气氛。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5
最热 最早 最新

  • 穿凿附会,错谬百出
    梵名Vipas/yin ,巴利名Vipassin 。为过去七佛之第一佛。又作毗钵尸佛、鞞婆尸佛、维卫佛。意译为胜观佛、净观佛、胜见佛、种种见佛。即过去庄严劫中出现之佛。.
    胜观就是修空性或证悟空性的智慧
    跟人民,先人有什么关系。乱解不如不解。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何所思所忆
    错谬很多,不要再说了或者去查阅资料再来,以免误导人。
    看过法华经、金刚经么?
       
    你还是没能领会佛学的真谛。
       
    对佛的理解,千人千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不是高考。
       
    只要能救人,能渡人,就是真经。
     
    死抠远古经文,但是不能用它来渡人,也不能渡自己,那都是没用。
     
    佛,是不是佛,不是看资格证,也不是看长相,也不是看他说什么。
     ~~~~~~~~~~~~~~~~~~~~~~~~~~~~~~~~~~~~
    小神牛老师有句话:
     
    佛,不自证,法证之。
          
    也就是说,你说自己是佛,但是你没有渡人之法,那你就是假的。
        
    你的方法,可以渡人,有效,那就是真的。
  • 错谬很多,不要再说了或者去查阅资料再来,以免误导人。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最烦阴阳怪气夹带私货了
    哦, 我也来
    --------------------
    佛教的未来佛是弥勒,那么为什么他是“未来佛”呢?因为他现在没空,在上帝那边干大天使长呢,得等卸任了去掉中间的“迦”才行,这个“迦”又是怎么来的呢?袈裟来的,在上帝那干活的时候不方便打架,但又心存佛门,所以把袈裟穿在了名字里,不好直接写,就换了个字
    过去,现在与未来。
     
    远古时代,天地将开,一片混沌,人们不知道往哪里走,看不到光,燃灯佛为人们燃起灯火,照亮古人前进的道路;
     
    现在,人们处于奋斗时期,物质还不是足够丰富,你要的东西,往往得不到,你就会苦恼,所以,需要觉悟。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祖提出的减少欲望,降低期望值,就能减少痛苦;
     
    将来,人类文明充分发展,物质供给极度丰富,你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就是弥勒时代。
    什么是弥勒呢?
     
    你把人的欲望,当作一个口袋,这个口袋现在是装不满的;
    但是,将来,条件好了,到了要什么有什么的时候,你的口袋就可以(快速)装满。
    弥,为满。
    勒,系扣(口)。
      
    就是你的口袋装满了,没有缺憾了,可以系上口袋口的绳子,背走了。
     
    弥勒,就是人生圆满,无憾的意思。
    弥,满,没有缝隙,或者所有缝隙(缺憾)被填充;
    勒,就是用绳子;勒紧,把口袋的口系上,他就不漏了,你就可以背走了。
     
    ~~~~~~~~~~~~~~~~~~~~~~~~~~~~~~~~~~~

    一个人的人生,也是这样。

    刚开始的时候,懵懂无知,需要有人给你引路,这个人,就是燃灯佛(家长与老师);
     
    长大了以后,你就想得到很多东西,但是条件所限,有些你又得不到,你就会苦恼痛苦,甚至怀疑人生,这时候佛祖告诉你,你要的太多了,所以会痛苦。
    少要一点,就容易实现,就容易得到满足,就能得到快乐,这就是现在佛的启示与开悟;
    这时候,让你醒悟的,可以是佛祖或者菩萨,也可以是你自己,你自己开悟了,你就完成了自救,你就是佛;
      
     
    将来,你成功了,有钱了,不缺吃不缺穿,衣食无忧了,你的人生就功德圆满了,就死而无憾了,就可以系上口袋的绳子,带着满满一袋子金钱(收获)离开了。
    这就是弥勒佛。
    弥勒佛,是一种状态。
    表示功德圆满,功成名就。
    展开
  • 小神牛 作者
    但是,在中国,鼓,是不能随便敲的。
       
    尤其是大鼓,只有两个地方,使用。
       
    一个是军队,击鼓前进,敲锣(金)收兵;
    第二个地方,就是政府衙门,升堂,鸣冤,都要敲鼓。
       
    所以,中国的寺庙,一律使用钟声,来代替鼓声。
     
    寺庙里,会悬挂一口大钟。
    一般不配鼓。
    一样可以涤荡心灵。
     
    大型的法会,和尚手里,可能有小鼓,就是那个拨浪鼓,还有摇铃(招魂铃)。
     
    一些菩萨脚下踩的莲花,其实也是鼓(莲花台),饰以莲花图案,以示圣洁。
    真正的莲花,是承担不起一个人的重量的。
    只有神灵,就是已经涅槃升天的佛、菩萨,才能踩到真莲花上,因为他们身体很轻。
    晨钟暮鼓,敲大鼓短视频很多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但是,在中国,鼓,是不能随便敲的。
       
    尤其是大鼓,只有两个地方,使用。
       
    一个是军队,击鼓前进,敲锣(金)收兵;
    第二个地方,就是政府衙门,升堂,鸣冤,都要敲鼓。
       
    所以,中国的寺庙,一律使用钟声,来代替鼓声。
     
    寺庙里,会悬挂一口大钟。
    一般不配鼓。
    一样可以涤荡心灵。
     
    大型的法会,和尚手里,可能有小鼓,就是那个拨浪鼓,还有摇铃(招魂铃)。
     
    一些菩萨脚下踩的莲花,其实也是鼓(莲花台),饰以莲花图案,以示圣洁。
    真正的莲花,是承担不起一个人的重量的。
    只有神灵,就是已经涅槃升天的佛、菩萨,才能踩到真莲花上,因为他们身体很轻。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drum!drum!drum!
      
    渡!   渡!   渡!
       
    这是敲-鼓的声音。
     
    第一位来中国传教的人,也叫drummer,达摩。
     
    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警/惊醒众人。
      
    俗话说——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观音手里始终托着的玉净瓶,就是盛水的;
       
    佛祖渴了的时候,就喝那个瓶子里的水;
       
    她手里的杨柳枝,是为佛祖遮荫以及驱赶蚊蝇的。
       
    这个柳枝,很多人说是杨柳枝,如果是杨柳,那就是胡杨的纸条。
       
    胡杨,小的时候是柳树的样子,长大了叶子就从细长的柳叶变成心形带刺的杨叶,所以,胡杨,又叫杨柳树。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佛祖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
       
    达摩,就是drummer,擂鼓人,敲鼓人;
      
    悉达多,就是——让所有人都听到。
       
    结合起来,他名字的含义,就是:
       
    敲响众生心中的鼓,让所有人尽早觉悟。
       
    鼓的声音很响,在你耳旁敲鼓,比喻用真言惊醒你。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这个阿难,就是佛祖的母亲。
      
    佛祖是净饭王的儿子,离家出走,到处流浪,乞讨为生。
       
    他的母亲不放心,就一直跟着。
      
    这个母亲,太伟大了。
  • 哦, 我也来
    --------------------
    佛教的未来佛是弥勒,那么为什么他是“未来佛”呢?因为他现在没空,在上帝那边干大天使长呢,得等卸任了去掉中间的“迦”才行,这个“迦”又是怎么来的呢?袈裟来的,在上帝那干活的时候不方便打架,但又心存佛门,所以把袈裟穿在了名字里,不好直接写,就换了个字
  • 小神牛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 作者
    再比如,佛教的另一位著名人物,观世音菩萨(鸠摩罗什译),也叫“观自在菩萨(玄奘译)”,也叫圣佛母。
      
    我们在佛教传承表里边,找不到她的名字,其实她是非常显赫的存在,这个人就是——阿难。
        
    阿难,也是音译。
    汉语听起来很难受,一般没有人叫这个名字。
       
    anam,的意思,就是母亲,妈妈的意思。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出自她。
    所以,有人把心经,叫做——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阿难,是佛祖身边,离佛祖释迦牟尼最近的人,基本上相当于秘书长的角色。
  • 继续你的表演,真tm是个人才啊,这么牵强附会脑洞大开,不去把佛经翻译成英语真是可惜了这大好的材料。
  • 继续
  • 先生多讲一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