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意为好奇心买单吗?

500

· 这是第500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过蝈 | 文·

500

逛博物馆的生活方式

元旦期间,苏州博物西馆做了一场少儿恐龙化石展。带孩子去了,他很失望。现在的孩子对恐龙的认知远超大人的想象,他以为这个展会像“安迪的恐龙冒险”里的博物馆那样,但实际只有来自浙江的17件展品,完全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

作为家长的我倒是挺满意的,毕竟是免费的,现在博物馆设施都很新,互动性很强,能让孩子待上半天。

但孩子的失望感还是要弥补一下,于是我给他报名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的恐龙营,参加人数还挺多。

这个博物馆设施已经很老旧了,现在新博物馆流行各种声光电、全息投影技术,这家几乎没有,还是传统的图文展板形式,和上海自然博物馆比也有不小的差距。但它专业知识扎实系统、逻辑清晰,将生命起源、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几个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我看得都很入迷。

在参观中发现,博物馆里有各种活动,每天都有不少家长或是老师带着孩子来,孩子们的眼睛都在放光。

现在很多城市都争做“百馆之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开拓了我们的认知、丰富了生活。

就苏州为例,博物馆多达102家。遗憾的是,苏州多的是历史文化博物馆,缺少自然博物馆,对孩子而言,自然博物馆更有吸引力。

不仅是苏州,我发现各地好像都是这样,历史博物馆很多、游客如织,而自然科学博物馆却偏少,相对冷门,游客也少。

这个现象让我很奇怪,因为我国明明拥有世界一流的化石资源,比如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云南澄江的化石群被誉为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奥秘的金钥匙;辽宁北票发现了中华龙鸟、孔子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甘肃和政出土了大量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在四川、山东、贵州、云南、湖北等地,也有许多世界独一无二的化石资源。

除此以外,我国还是出土最多恐龙化石的国家——除自贡外,云南、内蒙古、新疆、热河地区都有赫赫有名的恐龙之乡。

然而,一边是历史博物馆建筑设计越来越美、越来越网红;一边是自然博物馆少人问津、门前冷落,这是为什么呢?值得博物馆运营者们深思!

对我们市民而言,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历史文化博物馆,还是自然博物馆,都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以我个人为例,兴趣爱好更偏向自然博物馆和一些大型考古遗址。

前几年,我对新石器时代的六大文化区很感兴趣,自己设计了一些文博路线,遗址博物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最让我惊艳的是距今5000年的红山文化,其一处晚期遗址比较冷僻偏远,但庞大的遗址规模、出土玉器的精美程度、宝石眼珠的女神像,还有一具“神秘老人”古墓,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和认知。真是“鬼吹灯”“盗墓笔记”们的绝佳素材!

体验感最好的是杭州良渚博物院和莫角山宫殿遗址,良渚出土的玉器比较古朴,精美程度并不如早一千多年前的红山玉器,但良渚博物院的解读特别详细完整,逛一天下来,基本就能了解良渚文化的大概,深入简出、寓教于乐。

这两年,我和孩子对古生物产生了兴趣,把甘肃和政古动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和澄江化石博物馆都列到旅行计划中,这不仅是一次次旅行,我更愿意称之为“好奇心清单”。

有了这份清单,旅行目的就不是旅行本身了,如果预算有限,可以降低对舒适的要求,更多是用来探索求知。毕竟前者比较花钱,后者只需要多花点时间和耐心。

500

500

从审美红利走向知识红利

博物馆逛多了,发现现在的博物馆依托的还是“审美红利”,体现在“建筑+文创+咖啡”的三板斧上。

首先是特色的建筑设计,吸引大家参观打卡,然后是各种精美的文创产品增加经营,像“故宫文创朕知道了”“三星堆打麻将青铜小人”“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等都是火出圈的文创产品。

最后每座博物馆都会配置咖啡区,人气火爆的博物馆,光咖啡的流水也很可观。

但“审美”是容易疲劳的,咖啡也是同质化的,审美能吸引“打卡”,但二次和复购靠什么呢?

为什么博物馆也要用流量思维呢?博物馆流量再高也是免费的,所以,都得靠其他额外的经营收入,现阶段只能把精力都花在文创和咖啡上。可惜,这也是同质化竞争啊!

审美只能吸引一次打卡,但知识可以带来复购,博物馆不靠流量,可以靠服务和深度,线下参观体验举办各种知识营,线上还能让专业人员制作策划专业课程进行售卖,唤醒并满足市民的求知欲。

一座城市、一座博物馆,它不仅讲述城市的历史和过去,还是承载着市民好奇心、求知欲的“珍宝屋”。这些年,文博在宣传引导上做了很多功夫,很多明星综艺节目例如《国家宝藏》《考古大会》等,让我们普通人的求知欲被逐渐点燃,大众媒体让历史文博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和文博相比,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却远远不够,我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里看到售卖各种儿童纪念品,却找不到一本科普书,这让真正的求知者有点失望。

不是说博物馆非要卖书,但是可以针对一些热点策划课程。比如,《人类简史》成为现象级畅销书后,很多人都对智人、同期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产生了兴趣,如果有自然博物馆推出线上专业讲座,讲讲人类起源、智人进阶,像我这样感兴趣的读者,肯定也大有人在,并乐意为之付费。

500

500

“好奇心消费”到来及悖论

不仅是我个人,观察了一下身边的同龄人,这些年大家越来越为知识付费,为好奇心买单。

知识付费和别的消费不一样,有一点“丰俭由人”的意思。想要了解什么,你既可以买昂贵的VIP课程,也可以充会员办理年卡,或者买几本相关书籍,甚至免费也能获得。只是看个人的习惯和偏好。

知识就像一条轨道,只要上了迟早都会到达,只是有人喜欢高铁商务舱,有人是特快硬座,区别在于体验而不是知识本身。

有一段时间,我和同事都在学习新媒体,我买了一名创作博主的书,花了几十块钱;有人不习惯看书,直接花一千多元购买了该博主的网络课程。谁也说不上来谁学得更好,毕竟现实里没有太多考试。但我们多少都是有收获的,知识无处不在,只是形式已经变幻无穷了。

有人说知识付费,是来自于某些大V贩卖的焦虑。也不尽然,此前我们的知识付费多是在为“专业知识”付费,比如理财投资知识、传播学知识、经济学知识,这是出于焦虑,怀抱的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心态,增强个人技能。

但近些年,我也越来越为一些无用的知识买单,天文地理历史考古,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纯粹只为兴趣,为满足认知的好奇心。这是知识付费中的2.0阶段,称之为——“好奇心消费”。

知识付费1.0:技能型消费,学习各种知识、收听大V讲座,开拓信息面,以此增强个人技能 ;

知识付费2.0:好奇心消费,为学习而学习,为知识而知识,感兴趣就去了解,和技能关系不大。

在古希腊雅典,好奇心(curiositas)一词的意思是“为了探求知识而探求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它“不受任何功利驱使”。

在《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一书中,作者将好奇心区分为消遣型好奇和认知型好奇。前者是天性,娱乐八卦、新开的饭店、热门的旅行地都会成为消遣型好奇;但后者认知型好奇却需要磨砺——在最开始的消遣好奇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思考,对认知好奇的满足更加艰难,但也更有巨大收获。

不论是消遣好奇还是认知好奇,“好奇心消费”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这个时代的见证,就是我们的搜索引擎。

2020年,百度曾发表一篇推文《2020国民好奇心大揭秘》,2天内阅读超230万。文中以百度数据描绘70后、80后、90后、00后四代人好奇心的差异,“去油中年”“认怂中年”“真香青年”“云端狠人”等标签颇有代入感。

在百度,人们通过一次次主动的搜索表达着自己的好奇。“早恋的孩子怎么沟通”“如何应对催婚”,每一次提问都在讲述自己的境遇,描绘自己的生活,而这些问题将集合为“大数据”,最后汇聚成热点话题,像雪球风暴一样席卷网络。

和百度类似的,还有“知乎”。知乎曾经的Slogan是“你好奇的,知乎都有答案”。知乎作为问答社区,其本质也是挖掘开采好奇心。“好奇心”的表现形式也是提问,不论问题多么脑洞大开,都会被一句“谢邀”稳稳地接住。

但网络搜索引擎是一柄双刃剑。百度知乎知道答案,但我们已经不会提问了。各种热搜代替了我们的问题,我们现在最大的困惑是答案太多,但问题太少。

搜索越来越局限在某个新事物、新名词、新热点、新八卦上,我们对新事物越来越有好奇心,然后通过搜索就自以为知晓一切,随后忙不迭地给事情打上标签、发表评论,甚至成为某些谣言的传播环节。

说来很不好意思,前段时间我还在朋友圈“传播”了“上海严公子1888万彩礼”的谣言。事后对当事人的编造心态觉得匪夷所思,而吃瓜者居然也能层层跟踪煞有介事。有人说知乎已经成为了“编乎”,可能真有很多人通过大量虚构来获取一些存在感吧。

这种热搜热点,都是碎片化的好奇,它极大地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直到覆盖了我们真正的好奇心。

为什么我们的热点不能是一本书、一个文物、一块化石?

在当今的时代,注意力是每个普通人最可贵的资源。注意力就是生产力。好奇心决定了我们的注意力。而注意力又决定了我们是谁。它是可以选择的,在当下注意力的选择尤其重要,是把宝贵的好奇心注意力留给网络八卦谣言,还是放在探索求知、滋养兴趣爱好上?

真正的自律,是注意力的自律。“注意力自律”不仅需要我们个人修行,还需要社会媒体氛围的引导。

500

作者:个人公号,过蝈的小宇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