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候,鼓励底层放弃求知都会收获一片掌声!

来源:微信公号“ 思维补丁

500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437篇文章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我算是发现了,人间生活的一大荒谬就是:

一些你认为本该是“共识”的事物,却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群人为之争吵不休。

比如前些日子,微博上的热搜竟然是“该不该向外卖员说声谢谢”。

???

有那么一刻,超超都怀疑这个世界是否还有运行下去的必要了。

比如,这两天,宇宙知名富二代王思聪,因为“中国人是否应该学英语”和一位反正我是从没听说过的“知名作家”花千芳吵了起来。

500

这两个人的言论,粗看起来,一个愚蠢,一个则有着明显精英阶层的“傲慢和短视”。

不过王思聪虽然一贯口无遮拦,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异常精明的“商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熊猫直播破产事件就能看出来,王公子的真实智慧远不是他微博上所表现出的那般鲁莽粗粝。

王思聪当然知道中国不是每个人都出过国,万达深度涉足文化旅游等消费产业,他手上拿到的数据和咨询报告,不可能没告诉他,中国人真实的收入和文旅消费水平。

因此,他那句“傻屌”的感叹,更像是一句对花千芳赤裸裸的嘲讽。

至于花千芳的愚蠢言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喊出来的,人家是堂堂抚顺作协副主席,超超可没资格评价,想必朋友们有自己的判断。

不过,类似“中国人不学英语,英语无用论”的主张,在任何时期,随便一个人什么人说出来,都永远能收获一片叫好的掌声!

500

500

类似的论调,真的不乏支持者。

几乎在任何鼓励学习英语的文章下面,都会有人拿出类似的言论杠上那么一句,口气多半是这样的: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学英语已经没什么必要了吗?毕竟现在翻译软件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这就像一个热衷修图的妹子,对着一个资深平面设计师说: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PS这软件已经过时了吗?毕竟现在美图软件已经那么强大了。

500

这两类人虽然都在同一轮明月的注视下,但是本质上,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两类人的思维、视角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用我们塞外的话说就是:

你讲的是波棱盖儿,他说的是尾巴骨。

我想根本无需做更多的解释,能说出这样话的人,想必日常根本不会有英语阅读的诉求,他们最多就是用实时翻译,翻译一下朋友圈某个好友刚刚发布的英文动态罢了。

毕竟,一个但凡对英语阅读、专业文献和世界前沿信息/知识有所需求的朋友,根本不会说出“学英语没用,因为有翻译器了”这样的话。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英语的确显得既无用又累心。

所以有人觉得说话嘴里夹英语就是装洋腔,热衷欧美流行文化就是崇洋媚外,恨不得你听个英文歌都有人骂你装逼。

有时人们缺乏什么,所想所愿不是去自我争取,反而是一门心思希望有只大手,将别人有的东西全都扒下来,还要去踩上两脚才解恨。

所以我说,无论什么时候,鼓励底层放弃求知都会收获一片掌声!

人们其实不懂,有一种恶意,是在掌声中滋长的。

(二)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反驳“呼吁高考取消英语”的文章,现在把主要观点再写一遍吧:

因为一份两会上的提案,突然间民间舆论就开始炒作“高考取消英语”这件事,各种诉苦,各种哀怨,各种质疑,煞有“群情激奋”之势。

然后微博上一群人乐此不疲地刷热搜榜,谈论着“英语无用论”,希望国家真的能在高考中取消外语考试。

然后有网站立刻煞有介事地搞了一个投票,结果一出来,把我给震惊了:因为投票结果完全一边倒,赞成高考取消外语考试的,支持者竟然高达80%!

仔细一想,这倒是挺符合社会中的“二八定律”的,一个社会中,注定只有20%的人具有精英思维的目光视野,剩下80%则是被精英所左右的普通大众。

本来我对这件事儿无感,就觉得挺无聊的,因为我知道不可能在高考中取消英语,因为这与全球一体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相悖。不过晨阳在朋友圈的一句点评,还真是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英语教育这件事本身了。

他在朋友圈写道:

“高考取消英语这件事儿,最悲哀的反而是一群家里很穷的孩子和父母在嚷嚷,在呼吁。要我说,如果家里穷,就别跟着瞎起哄了,最终害的是自己”。

这个点评乍一看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当时我还在下面评论:羊羊,是我看不穿还是你的套路深?我怎么没看懂?

他没有在评论中回复我,而是直接发给我了一条消息,他说:

因为无论高考是否取消英语考试,富人们都一定会让自己家的孩子好好学英语的。

聪明如我,一下子就洞悉了其中的道理。

道理十分简单,在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下,一旦在高考中取消英语考试,那其实就等同于取消了英语教学,尤其在四五线的城镇以及更贫穷的乡村,英语会立刻变成和美术音乐体育课一样,沦为彻底的摆设。

但无论英语是否出现在高考考场,对于绝大多数中产阶层和富人,因为他们早已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信息即财富,而英语则是了解最前沿信息的不二之选。无论是否纳入高考,他们自身都会投入大量资源和财富,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

而强制英语出现在高考中,至少可以让所有的孩子,尤其是四五线城镇和乡村的孩子,同样能够接受英语教育,这至少给了许多孩子未来一项十分实用的语言技能。

因此,高考取消英语,损失最大的,的确是穷人家的孩子。呼吁国家在高考中取消英语的家长,其实就是在亲手堵死普通孩子未来可能的上升通道。

“如果家里穷,就别跟着瞎起哄了!”

这句话听起来刺耳,但真的满含善意啊。


(三)

的确,有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奋力的考过了四六级,然后进了一家Local公司,可能真的一年也说不了一句英语。

但如果就此说,那我们就没必要学英语了,逻辑是很蠢的。因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

你拥有的东西,你至少有的选择;而如果这个东西你根本没有,那么你根本就没得选好吗?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因为赶上英语教育的普及,而得到个人跃升的人。

比如我这个做管理咨询工作的朋友晨阳,他刚刚跳槽到一家国内的咨询公司,年薪也过了80万,他现在的同事,常春藤盟校毕业的一抓一大把。

领英曾出过一份报告,列举了那些能进知名咨询公司的毕业生,都来自哪些大学,数据是不会骗人的,这的确是一个特别看重学历的行业。

500

500

晨阳和我说,如果说他在学校中做对了什么的话,那肯定就是把英语学好了。

现代企业管理学,近代中国几乎是空白的,你想找资料都没有,怎么办?难道不知天高地厚地自己创建一套理论?你真把自己当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或者波特(Michael Porter)了?

他告诉我,这一行几乎所有有价值的案例、论文、前沿报告,全部是英文的,虽然你是给国内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但是“我们所使用的武器和弹药都是国外的”。

“我不是说我多么成功,但是,每一次我回到简陋贫困的老家,看到我的乡亲们依然年收入不足3万块。我想,至少我跳出来了吧!可能在土豪眼里,我的收入很可笑,但是,只有我自己能明白,我挣扎着能够走到今天,是多么不容易”。

有些进步或许不能把你托上山顶,但你我内心都清楚,你奋力踏上的是一架梯子,而不是一座滑梯。

它们一个向上延展,一个向下滑落。

(四)

英语,依然是当下中国社会,阶级跃升的一个重要跳板。

当王思聪用一口流利的伦敦腔接受BBC专访的时候,你竟然在呼吁高考中取消英语教育。你是不是从心里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所以,你们家的孩子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500

除了短视和愚蠢,我想不出为什么有那么多普通人家甚至贫困家庭的家长,也觉得英语没用,觉得英语给孩子的压力太大。

可是,学什么压力不大呢?不上学安心做个文盲天天泡在手机游戏里,最没有压力,可你愿意吗?

我不是说中国就没有好东西,也不是说中国人的创意和思维就不如人家国外放得开,我说的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最流行的文化都是用英语呈现的,而且,这个趋势并未随着中国的的强大而削弱。

英语,已经不仅仅只是语言,它更像是你走向人生战场的一把武器,它可能决定不了你的输赢,但至少,能够让你有还手之力。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