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江西人士,那些认为20万彩礼不高的,请不要代表我
【本文来自《江西“天价彩礼”登上热搜,当地市民:只是个例,多数在20万左右》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笔者江西人士,那些认为20万不高的,请不要代表我。高不是以能力,而是合理。
因为身边目睹太多因彩礼谈崩或反目成仇的例子。我国的普通收入已经很高了么,20万很随意?
个人所目睹,其实是蛮感慨的,往往条件越下行越离谱,一些农村家庭,10万不低吧,但是往往数十万,看下当地问政网留言,好多成婚失败彩礼纠纷而失而无还,比如收了彩礼然后二方并没成婚,但是一方家庭如何有成本开展下次成婚?这是现实问题。如果彩礼被认作成婚必要条件,那么未成而不退是否该认定为诈骗?
这些年,我们有些价值取向其实是有倒退的。身边常看到一些,就是再增1-2万的争议,最后闹掰,无非一方认为就多一点又怎样,而另一方则有自己的承受。而且往往捆绑了,没到位就是“不爱”。这多一点可不是真多一点,而是一直累加。有些人归因为“习俗”,新中国可没有这样的习俗,而比之古代的人身依附,更不等同。还有些指是性别比率,事实上地方某阶层的情况,怕是女多男少。还有些说都是带回小家的,其实这是不确定的,有的则以“安全感”为由,那试问这样的“安全感”真安全吗,笔者倒是看到很多冲突由此而起。
说到底,风气使然。虚荣心攀比。一些农村明明条件不好,动辄8末位,18.8、28.8、38.8...愈演愈烈,这还不包括车房、改口费云云。这种风气实际也蔓延城市,因为“关乎脸面”。
笔者认识的一位条件尚好小弟去相亲,据说对方条件平平,但开始就直接提了,他干脆作罢。于是变成,凡是听到高价区的,干脆回避。一些女方家庭则很在意对比,比如人家多少,那么自己少一点都是不可以的。所以此风愈烈。闹出冲突的,不是少数,感慨良多。所以个人对上方提的成婚率持观察态度,地方上目睹成婚阻碍因素颇多。
存在问题的,怕也不是某个省份,只是参差不一罢了。对比新中国伊始,怕是有蛮多思考。
婚姻的本质,是家庭与相扶相持,争毛而忘皮,失之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