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到底在干什么?

【本文由“战忽双雄”推荐,来自《尽管有困难有悲伤,我们后悔迈入放开的洪流了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番茄爸爸
  • “中华民族强调人道主义,但我们并不比别的民族更加懦弱,哪怕面对一点风险也要绕开,宁愿苟活。”

    大多数时候我是站在老胡一边的,但胡锡进先生这句话让我很气愤。

    难道老百姓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疫情控制环境,希望不要有这么多人染病,不要病了买不到药住不上院不对吗?

    面对任何敌人我们都不会苟活,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也从来没有让人民做无谓的牺牲,这不仅在党史中也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出现,党始终反对那些左倾错误。但现在面对的不是貌似不可战胜的敌人,三年抗疫的经验说明,新冠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面对疫情,政府适时调整防控路线我支持,但人民群众在这个调控过程中受的苦难和因此的不理解却不能是一句宁愿“苟活”来污蔑的。

    演员王劲松的母亲因新冠疫情去世了,93岁高龄的父亲也已经发烧4天。他呼吁大家多关注下身边的老人,医疗资源药物尽量先留给儿童和老人。

    看,他没有怨言,他的母亲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他来说,老娘就一个。对很多因疫情亲人去世的家庭来说,在统计的时候多一个少一都显示不出来的那一个因新冠病殁者是他们的唯一。

    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阳”了,我们该同情他们、帮助他们,尽最大努力让“阳”了的人尽快转“阴”。胡先生自己也阳了,我也祝愿胡先生早日康复。

    但唱高调就算了。胡先生身强力壮,也许有买药的通畅渠道。

    但其他人不是,老人、少孩、有基础病史的,我们希望他能得到照顾,买不上药的,希望能有买药渠道。要扛过这一波疫情,需要的不是唱高调,也不是对群众的某些不满用什么大局去反驳。我们可是一直说“人命关天”的。

    武汉疫情结束,我买了一堆的湖北抗疫的书,至今仍忘不了那位完成任务胜利归来却倒在家门口的张静静。

    现在的疫情和三年前相比要好应对得多,毕竟病毒没有当初那么厉害了。但不等于说可以从应检尽检变成能阳尽阳,只看着哪天达峰那天峰值过去。

    还是得做点实事。

    各地政府没有把群众希望不“阳”希望“阳”了有机会医治当成“苟活”,而是积极行动起来,核酸检测室改成发热门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买上药是比较普遍的,积极组织药厂加班生产、免费发放药品也是很多地方的举措。这些做法,减少了恐慌,让染病的群众更快地好起来,没染病的尽可能地保护好。

    这才是疫情防控中人民所需要的。

    政府想着人民,为人民做实事,人民拥护政府,支持政府的决策,这是取得抗疫最后胜利的根本保障。

老胡干了一辈子媒体人,什么样的话会让公众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大概没有人会比他更懂了。如果他在阐释政策的时候,有哪句话、那篇文章,不但没有起到团结求同的作用,反而让很多人产生了负面情绪,那不用怀疑,他一定是故意的,这不是谣啄他,这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肯定。

而负面情绪一旦产生,是不会仅仅针对媒体人、仅仅针对媒体人说过的话的,而是会更多的针对媒体人所阐释的政策、针对政策的出台人,吕小记者事件就把这个规律体现的很明白。

所以说老胡到底在干什么,是个很值得琢磨事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