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自闭症儿子,他卖房辞职,被妻子无情抛弃!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拥有一对爱自己的父母。
有些父母,虽然没有万贯家财,但是却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爱孩子。虽然父母的爱很平凡,但是却总是会戳中我们内心中最柔弱的部分。
6年前,林豆豆被确诊自闭症,对他的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为了给儿子治病,林爸爸卖房辞职,四处求医,可这并没有换来孩子的健康,儿子恢复得并不理想。
或许是忍受不了这样的家庭和孩子,林妈妈选择离家出走,消失在父子俩的世界。
豆豆6岁时,林爸爸给孩子报了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知识,而他也坚持陪读。
可眼见豆豆学习了很久,数字还不会写,也不会说话。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自己当起了孩子的老师。
他在出租屋的墙上写满了汉字,每天都教儿子去认。日复一日的坚持,豆豆渐渐地学会一些汉字,现在已经能默默写出百来个汉字。
更让爸爸欣慰的是,孩子还会使用电脑。
父爱的伟大
自己不能照顾他一辈子,即使孩子最后还是不能说话,但如果能多学点汉字,以后也能照顾自己了,也可以放心些。
我们为林爸爸伟大的父爱而无比动容,也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
但目前,类似豆豆这样的家庭在不断增加,1% 患病率,孤独症早就不是罕见病了。
是否正确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关乎着越来越多孩子的未来和一生。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干预和康复自闭症孩子呢?了解下面3点尤为重要!
自闭症的早期症状
每个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都不尽相同,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很多家长可以在孩子1岁多、2岁左右,发现他和正常孩子有所不同。
如:
🔹没有眼神交流、呼之不应、无法对话交流;
🔹语言障碍或无语言、语言倒退、自言自语、重复对方的话;
🔹兴趣不寻常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如旋转锅盖,转圈,玩手、开关门;
🔹情绪问题严重,走同一条路,不喜欢变化,不喜欢吵杂的环境,会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全感,甚至有极端反应;
.....
目前,自闭症的早期诊断,也已经被证明是极其重要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儿童的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
如果我们可以在孩子两岁,甚至一岁左右给予诊断,同时及早开始治疗。
那么,孩子获得改善的机会就会明显高于在较大年龄才开始干预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闭症有特效药吗?
目前,针对自闭症的核心症状还没有特效药。
尽管医生有时候会使用一些药物,但药物只是针对某些症状。
比如焦虑、多动行为、重复刻板行为、冲动攻击行为、食欲和睡眠障碍等。
而对于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任何药物都几乎没有效果。
针对自闭症孩子的核心症状,如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有效的改善干预方法是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
早期的康复训练,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自闭症孩子是否能在以后很好的融入社会。
市面上有这么多康复机构,良莠不齐,那家长给孩子挑选康复训练场所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呢?
生长君总结分享以下4点。
✔机构要有正规的评估:孩子的课程全面性的发展,又有个性化针对性。
✔机构要公开透明:如家长了解到今天老师上课内容,并学习一些方法,回家后可以对孩子进行泛化。
✔查看老师的资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是极为专业的,一般需要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科的老师;
✔机构应定期举办家长培训:好的机构不只定期举办老师交流培训,还会举办家长的培训。
同是自闭症孩子
为什么康复效果有差异
一个方面因为世界上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自闭症儿童;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把孩子完全交由机构训练,而忽视了家庭训练。
虽然机构里有专业的康复训练师、系统的教学体系,甚至还有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但是,家庭训练的很多优势是机构训练完全无法取代的。
①相比于在康复机构待的时间,孩子在家的时间要更多,家长可以根据康复老师的指导,随时开展泛化训练。
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对孩子的康复训练,容易让孩子产生信赖、亲近的心理,训练起来也会轻松有效。
③在熟悉的环境下,孩子的情绪更稳定,更易于家庭训练。
该文章转发自公众号:贵州儿童生长发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