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现场收银买单,屈臣氏拿什么攫取年轻人?

500

从100家店到2000家点,屈臣氏用了10年,从2000家店到4000家店,屈臣氏只用了6年。然而在4000家门店的峰值之后,屈臣氏却走起了下坡路。

据屈臣氏集团所属长江和记实业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区营收为96.85亿港元,同比下滑17%;调整后净利润6.23亿港元,同比下滑60%。营收和利润双下滑的同时,屈臣氏在大陆的店铺数量也在减少。截止2022年6月,屈臣氏在大陆店铺数量为4055家,与年初相比店铺数量减少了124家门店。

不仅如此,屈臣氏的单店年收益额也在2014年创出1039.89万港元的历史高度后,出现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屈臣氏单店年收益额仅为544.87万港元,不及2014年数据的一半。而在最新的2022年中期报告中,屈臣氏的单店半年营收额只有238.84万港元。这其中不只有大环境的因素,还有屈臣氏引以为傲的管理逻辑在如今年代引发的水土不服。

在小红书上,一篇吐槽屈臣氏奇奇怪怪指标的笔记获得了200多个点赞,笔记中写道,“1、对员工考核客单价要120元以上,因此店员都不喜欢只购买纸巾和矿泉水的客户。2、将直播压力转嫁到店员身上,强迫员工卖直播商品,为了直播数据好看,不让客户现场收银买单,强行让顾客线上消费。3、一边希望客户多进店消费,一边又强买强卖自有品牌,要求占到店铺销售的30%。”

如此种种不仅写尽了基层员工的辛酸,更是揭露了屈臣氏让年青一代消费者感到“不适”的内部原因。据《第一财经周刊》报道,屈臣氏的自有商品数量超过2000款,占屈臣氏中国业绩的20%。2021年屈臣氏的综合利润为22%,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自有品牌销售,其25%的扣点率和成本价格差能加大利润空间。作为企业的摇钱树,自有品牌的业绩压力毫无疑问地传递给最下端的门店BA,由此诞生的“贴身式”服务被誉为一代90后的阴影。

而屈臣氏目前重金打造的线上平台,更是成为压垮其口碑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小红书上,有关“屈臣氏吐槽”的笔记多达1426篇,绝大多数都与其线上购物体验不佳有关。有发错货的,有迟迟不发货的,有虚假宣传的,甚至有用户发帖称自己两年前双十一买的洗面奶,现在还未发货。更奇葩的是,为了扶持线上平台,用户在线下门店购物结账时时,还被店员要求在手机上的屈臣氏云店平台线上下单,收银台彻底沦为了摆设。

值得注意的是,走下坡路的不止是屈臣氏一家。几乎所有的港式美妆集合店都在艰难求生。曾几何时,莎莎与卓悦、屈臣氏被合称为“港系药妆店三雄”。今年9月,卓悦创始人一家三口被申请破产,卓悦控股发出澄清声明表示创始人与集团已无关。然而,营收不断下降的卓悦此前已相继出售商铺、总部以偿还债务,并于6月在港交所停牌。莎莎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截至9月底,莎莎国际零售店铺总数由原来的234家减少至193家,中国内地门店关闭最多,减少了35家,剩余42家门店。

然而,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内地美妆市场仍蕴涵潜力与前景,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达4553亿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5100亿元。种种迹象表明,变冷的不是市场,而是陈旧的港式零售业逻辑,而这显然不是靠几个流量明星代言和一首抖音热曲所能拯救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