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本畅销书,好似被人打了一顿闷棍

作者丨木马君

  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

  讲真,不立人设,最近这几年,我看书很少,中年人的生活太过忙碌焦躁,虽然我每天睡前都会阅读一会儿,但是大多是些不需要动脑筋的消遣内容。

  后来,想着把碎片时间用起来,便尝试着在手机上阅读经典书籍,于是,终于读完了一本一直想读的书。

  这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如雷贯耳的畅销书,很多瓜友可能都读过。

500

  很多人向我推荐过这本书,看书名,我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大约就是让你不要害怕被人讨厌,要相信自己之类的说辞。

  后来,我开始阅读,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我以为这是一碗温热的鸡汤,尝了一口才发现,妈呀,这是什么烈性毒药?还是以毒攻毒的那种。

  好几位著名的心理学者为它写序,说这是一本有些犀利的书,会让你心生不爽,感觉被当头一棒。

  我很好奇,心理学一般讲究接纳和理解,居然还有让人读了之后心生不爽的心理学书籍?

  读完之后。。。

  我勒个去!

  序言里的学者也太含蓄了吧,这哪里是当头一棒,这分明就是一顿闷棍,直打得你眼冒金星,世界动摇。

500

  好了,不卖关子了,对于还没读过的瓜友,我分享一下我遇到的那些“闷棍”。已经读过的瓜友,不妨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500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整本书用一个青年和一个哲人的对话形式,讲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

  顺便说一下,这种对话体的形式实在是太妙了,烦恼的青年其实代表了广大读者,他的那些困惑和质问,阅读时总是让人心生共鸣。

  阿德勒是和弗洛伊德以及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号称“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500

  “心理学三巨头”首次同框,从左到右依次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书里的第一重暴击,就是“目的论”。

  所谓“目的论”,是说现代很多人深受情绪和心理问题之苦,但是在阿德勒看来,这里面其实都隐藏着自己的目的。

  比如说,一个人因为童年遭受家暴,产生心理问题,多年无法出门无法社交。而书里的哲人说,这个人不是因为不安和恐惧才无法出门,而是因为心底里不想出门这个目的,所以才制造出了不安和恐惧。

  一个女孩子一和异性说话就脸红,所以她无法向喜欢的人表白,为此感到很苦恼。书里的哲人说,她不是因为脸红而无法和喜欢的人说话,而是因为不想和他说话(因为可能带来失败),而制造出了脸红的症状。

  听听看,这个理论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强词夺理?

  书里的青年和此刻的你我一样,他听到这番理论,简直怒不可遏。那些人心理上的痛苦可不是装出来的呀。

500

  关于“目的论”,书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青年说,他在咖啡馆时,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泼到了他身上,在那个瞬间他感到很恼怒,不由自主地大发雷霆,训斥了那个服务员。

  生活里这种场景很常见,一时情绪上头,对周围人恶语相向。当愤怒的情绪产生时,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身不由己,被情绪所控。

  而哲人却说,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你是先产生了想要大发雷霆的目的,然后才制造出了怒气。

  青年完全无法接受这个说法:我怎么会想要大发雷霆呢?我有什么目的?

  哲人说,因为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这位服务员,让他吸取教训,屈服于你。

  青年辩解道:可是事情发生时,怒气是一瞬间爆发的事,我根本来不及思考,又哪来的目的?

  是的,现实中很多人都有同感,情绪上头的时候,根本不受自己控制啊。

500

  哲人却不认同“怒气是一瞬间的感情”,他给青年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母亲和女儿正在大声争吵,这时电话铃响了。

  “喂!”母亲拿起电话,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怒气。

  电话那头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

  意识到对方是谁后,母亲马上变得彬彬有礼。

  她和班主任客气地交谈了几分钟。

  挂了电话后,她又立刻勃然大怒,继续因为之前的话题训斥女儿。

  哲人说:

  你还不明白吗?愤怒只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而已。

  因为母亲想要震慑住女儿,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书中的青年,在此时仍然无法接受哲人的这套理论。

  他说,先生你可真是带着温和面具的可怕的人啊。

500

  读到这里,我有点顿悟。

  虽然书中哲人的“目的论”过于犀利,让人很难接受,但是细细想想,“接电话的母亲”这种情况真是很常见。

  我们总说自己被情绪支配,身不由己而说出了伤人的话,做出了后悔的事,但是认真想想,

  我们真的无法控制情绪吗?还是自己主动选择了一种对自己更舒服更有利的表达方式呢?

500

  想起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有一次,木马爸爸心情不好,在家摆臭脸语气不善,然后路上偶然遇到一个邻居,他却又能和这位邻居客气正常地交谈,甚至还能开两句玩笑。

  这件小事和那位接电话的母亲很像。

  你原本是有能力控制生气愤怒这些情绪的,如果没有控制住,也许是潜意识里不想控制。

500

  哲人不急不慢,他继续解释道,

  所谓“目的论”,是相对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和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最典型的案例,很多人会把现在自己遇到的失败,痛苦和不幸福,追溯并归咎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小时候遭遇的种种心理打击和伤害,决定了今天自己失败的人生。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理论里,世人得到了宽慰。

500

  当你痛苦不堪时,有位大师和你说,这不是你的错,因为你以前受到的打击和创伤,造就了今天的你,你的失败都是过去的事决定的,你无能为力。

  每一个苦恼的人,都愿意去听听自己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一旦找出了那个原因,便感觉被理解被接纳了,一定程度上也释怀了。


  因此,世人笃信弗洛伊德。

  而阿德勒认为弗洛伊德错了。

  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而不是经历本身。

  他认为,人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中,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 而这个世界是你自己塑造的呀。

  用通俗的话说,

  如果一个人童年不幸,家境困难,经历过很多艰难,这个经历固然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但是经历本身并不直接决定他后来的人生,而是他赋予这段经历什么样的意义会决定他的人生。

500

  这个人也许生活的很痛苦,工作生活都一团糟,他会说,正是因为童年经历遗留了心理问题,才导致今天的失败。

  而阿德勒认为,其实是自己心里缺乏勇气,并做出了“不想改变”的决定,才会一直停留在现在的泥潭里。

500

  是的,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地否认心理创伤。

  如果你是一个笃信弗洛伊德多年的人,突然读到阿德勒的理论,是不是感觉被当头棒喝?

  这就好像,突然有人跟你说,地球其实是方的?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产生了有趣的联想。

  让你追溯过去的弗洛伊德就像是包容你的亲妈,她理解你,接纳你,看到你的创伤,试图疗愈你,让你慢慢来。

  而对你当头棒喝的阿德勒,更像是一个严厉的高中班主任,她言辞犀利:别给我整天唧唧歪歪地找借口,什么头疼脚痛的,还不是自己不想振作学习?你的人生你自己要负责!

  弗洛伊德的理论像是一场舒缓的按摩,而阿德勒则像是一剂猛药。

500

  虽然这本书里关于目的论的阐述让人心生不快,但是话糙理不糙。

  简单直白地说,阿德勒的理论是鼓励人要有勇气,先在心里做出改变的决定,这样就不会一直赖在过去的泥潭里。

  停止自怨自艾,停止“受害者”思维,

  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找借口不尝试,

  你的经历决定不了你的现在,你完全可以赋予经历不一样的解读和意义。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取决于你自己。

  弗洛伊德让你不断去寻找你的来路,

  而阿德勒却说:

  去他的,你只要知道你想去的方向就好了。

500

500

  作为一个被弗洛伊德影响多年的人,当然很难全盘接受阿德勒的理论。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了这本书后,倒也不必非要在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间分一个高下,这两位心理学巨头,都给世人带来了很多启发。

  在我看来,温柔的亲妈和严厉的高中班主任都有存在的必要。

  看清自己的来路,有助于你认识自己。

  而和过去做切割,不被它影响,则会让你扔掉包袱,鼓起勇气迈出脚步。

500

  今天和瓜友们分享的只是书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

  书里还有很多匪夷所思又醍醐灌顶的理论,以后继续给你们分享。

500

点击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