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的标准,评价曹操、唐太宗、汉武帝、秦始皇、宋太祖、朱元璋等帝王
【本文来自《曹操这种人物都有人视为英雄,真倒胃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曹操算的上是半个英雄,因为在现代人的认知里面,英雄是给本国人本民族带来巨大荣耀的。而功劳只是排在次位。荣耀当中,对外致胜,对内有德是排第一位的。 曹操一生,对内有德这块,只能说是在乱世中恢复了部分秩序,对民众不算客气,对部下比较大方包容,反对者除外。对外既强硬又有功劳,直接消灭乌桓,瓦解南匈奴,西压制羌族。基本做到后代王朝末期做不到的事情,明明实力减弱还能压制北方游牧民族。。
所以他算标准枭雄,半个英雄。因为荣耀只有一半,功劳倒是还不错。
按这个标准,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算是个民族大英雄,两者都占了。汉武帝占一半,对外达标对内欠缺。秦始皇同样算大半个,因为他对外达标,对内建立秩序,只是统治比较残酷,所以对内半达标。宋太祖不行,朱元璋按标准也是个民族大英雄。不过最后的话,如果把眼光放宽点,就不得不承认康熙也算合格的大英雄,不过更多是对满族而言。。
英雄是有立场的,那就注定了英雄的局限性。
会有人讨论马克思是不是英雄吗?
会有人讨论列宁是不是英雄吗?
那些解放了全人类思想的人,反而是跟英雄称呼离得最远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杀人,就会被人杀!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真正想了解曹操,建议你去读下他的诗,体会下他的那种意境!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杀人,就会被人杀!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真正想了解曹操,建议你去读下他的诗,体会下他的那种意境!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政哪有心软的! 心软的早就被人干掉了!
康熙为了统一蒙古还把自己女婿给杀了!
1.参与元末农民起义,推翻腐朽黑暗的元王朝。
2.建立明朝,统一天下,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3.重视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不盲目对外扩张,使明初社会生产得以恢复。
4.严惩腐败,整顿吏治,提倡节约
朱元璋的历史过错:
1.废丞相,皇权高度集中
2.以八股文取仕,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腐朽
3.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明清两代文字狱自朱元璋始
4.建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屠杀开国功臣
英雄一词的定义是什么?是否是 英雄的判别标准又是什么?
问题是他们当时做事也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个“标准”,又不是争诺贝尔奖。
1952年11月,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儿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毛泽东对曹操的磅礴气概,文韬武略,胸怀品格,均非常欣赏。在政治方面,曹操是强硬派;在军事上,曹操雄踞北方,挥师南下;在文学方面,曹操是浪漫主义豪放派。
以曹操为中心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著名的黄金时代。曹操的《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都是文学史上的皇皇巨作。毛泽东欣赏曹操大气磅礴、气韵沉雄的诗词作品,称赞他“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评价帝王将相是不是英雄,不能唯道德论,更不要说宋代以来以儒家的所谓道德标准来评价。
真正的英雄,是顺应或者引领社会潮流,对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完善社会治理、维护本民族族群安全和发展有贡献的人。
孔孟的儒家思想,也许初心是好的,但是其发展观是极其落后和反动的,这是致命缺陷。同时,一种学说和思想好不好,听其言更要观其大多数践行者的历史实践。
从儒家取得社会思想和政权控制的宋朝、明朝和清朝,这些高呼“仁和爱人”的儒家门徒们做的怎么样?
宋朝是高薪也养不了廉和土地兼并,对内残酷斗争对外奴颜婢膝。明朝是拿着优免无节制的搞特权,偷国家税赋转嫁负担与百姓,内斗一地鸡毛。清朝雍正搞个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就去哭庙。
不想承担国家责任,只想薅全社会的羊毛,就是这个学说群体的大多数。都是历史实践已经证明的东西,狡辩是没用的。
前一段,大家争论为什么清朝选关羽而不是岳飞为“武圣”,是因为岳飞抗金而清朝曾自称“后金”的原因,这也许有一定原因。但是,大家忽视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这“武圣”的评选是文人官僚当评委还是武将和老百姓当评委?历史上是文人官僚当评委的,当然要评关羽了(虽然有过投敌的经历),因为“关二爷夜读《春秋》”啊,证明关公大义都是儒家熏陶的结果啊!
涂脂抹粉都到这个程度了,所以从《资治通鉴》以来的历史评价和历史的道德批判编成一本《厚黑学》倒是资料充沛。
看历史,还是坚持人民史观、唯物史观的好,要不然自己都会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