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堂到底有没有被选为世界五大球王?

【本文来自《中国,也曾出过一个“世界球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yuanmin cu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00210/answer/4244380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惠堂到底有沒有被選為世界五大球王?

據說,李惠堂曾被一本西德的足球雜誌選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但到底是那一本雜誌呢?如果在網上搜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一本叫《環球》的足球雜誌,而日期是 1976 年 8 月 13 日。但我在 1976 年 6 月 4 日的《香港時報》體育版卻見到一篇題為「世界五球王選出ㅤ李惠堂名列榜上ㅤ比利.史堤芬奴.普斯卡斯.馬菲士.李惠堂」的報道。撰寫文章的是原子塵,內文有這樣的話:「『球王』李惠堂曾私下告訴我,據謂今年四月五日出版有一本西德足球雜誌第十五期『戟架』。最近選出了全世界最有名氣的球王。他謙虛地說:『本人幸而忝陪末席。』」

這篇報道有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報道比起 1976 年 8 月 13 日更早刊出。李惠堂畢生忠於國民黨,而《香港時報》正是國民黨當年在香港的喉舌報。李惠堂與該報體育版記者友好,實正常不過。而且,關鍵的雜誌不叫《環球》,而是《戟架》。用廣府話讀「戟架」,其發音就像「Kicker」。所以那本雜誌是今天華文世界通常譯為《踢球者》的那一本。

於是早前小弟拜託留學德國的陳嘉銘兄去找這本雜誌。果然,在 1976 年 4 月 5 日出版的《踢球者》(該期封面寫著 Nr.28 / 15. Wo.,懂德語的朋友稱應是指第 28 期)有一篇李惠堂專訪。我再找來懂德語的友人 Yanki Kwok 翻譯了。而根據譯文,內文沒有提及李惠堂是世界五大球王之一。而該報道亦顯然不是「球王系列」。當然,或者真的有其他西德的足球雜誌稱李惠堂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但暫時本人就傾向不相信該說法了。如果有更進一步的資料,歡迎提供。《踢球者》的文章全文如下:

他對倫敦的阿仙奴不屑一顧中國最有名足球員李惠堂ㅤ48 歲之齡無礙入球

李惠堂是中國歷年以來最具名氣的足球員。當他路過香港繁囂的街道,總會引來路人好奇的目光。他的輝煌時期已是 40 多年前了。那時,這個 1.8 米高的射手幾乎每場賽事都有入球。

「總共有超過 2,000 個入球呢!」他憶述,「某場廣東省盃比賽,我還進了 12 球!」73 歲的他說。年齡無礙他全心全意投入足球 — 如有需要,他還會親自示範仍然未減退的射球功力。

李惠堂說得繪影繪聲。他過著像冒險家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地出發尋找新的樂趣。

在上海,他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 他在當地為傳奇球會樂華效力六年。「有 13 萬人觀賞我們的賽事,也不是罕有之事。每當我控球時,球迷便直接站到球場旁為我打氣。比賽經常要暫停,直至保安員和警察把他們送回原位。那些年的足球狂熱,我也再沒見過了。」

今天沒可能的事,李惠堂當年卻輕鬆達成:他披中國國家隊戰衣達 26 年之久,48 歲時仍然能為中國入球!

被問到入球秘技時,他答道:「比賽前我會把雙踝關節牢牢纏起,緊得無法活動。有次射球時,甚至把龍門都射倒了。那些守門員其實也不差,但他們一看到我,手都抖了!」李惠堂的英語說得不俗,他歸功於多次出國外遊。

他記憶力佳,還記得很多在歐洲的經歷。

1936 年,他隨中國國家隊前往柏林,參與奧運足球賽。然而中國在第一輪賽事便以 0:2 輸給英國,就此止步。同年,他以中國國家隊身份,於法蘭克福與一德國隊伍作賽,賽事以 3:7 作結。

「但您猜誰入了那 3 球?」他笑得一臉燦爛地問。

當然是李惠堂!

「後來我們在英國作賽時,阿仙奴領隊阿里臣(Allison)還開出不錯的條件向我招手。他無論如何都想把我納入麾下。但相對賺英鎊,我還是比較想家。」

李惠堂掛靴後仍然熱衷參與足球運動,先是當上教練,其後成為官方機構人員。1965-67 年間,他是國際足協的亞洲區代表,也是國際足協的副主席。當今世上若要代表香港或台灣的體育界利益,李惠堂定必是適合人選。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