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权宗法和母系血缘、传统女德和现代价值,再加赛博男女对立相互杂糅的社会

【本文来自《33岁女子卖饼苦干12年给弟弟买房买车,大家怎么看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果代入女人的丈夫,那么这个女的是扶弟魔,是坏人;如果代入女人的弟弟,那么这个女的是好姐姐,是善良的家人。血缘这个东西很清楚,所以大家都知道她不是自己的姐姐,而全社会又习惯把未婚女性视为“资源”,是全体男人的“潜在老婆”,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代入丈夫这个角色,而痛骂这个女人的愚昧和道德败坏。

有意思的是,正因为血缘是清晰的,不可改变的,所以她弟弟永远是她弟弟,他们是“一个姓的”“一家人”,而她(在一般社会伦理中真正应该为之奉献的,偏袒维护)的丈夫家却是会变的,今天是你丈夫,明天恩断义绝一纸离婚协议或者判决,就不是你丈夫了,也不是你家人了。

而作为一个女性,在夫家往往被视为“外姓人”,在夫家生的孩子虽然有自己一半的血缘,但是和自己不是一个姓,未来她只能成为做“外”祖母。最近的唐山婚前协议事件,以及之前的各种“临终遗产给父母不给妻子”的事件,说明其实那个“真正的自己人”所谓夫家,他们都是一个姓的,会对“嫁进来”的“外姓人”严防死守,防止被占便宜。而社会伦理现在也支持女人结婚要“独立”,不能图男人的钱,法律反对以婚姻索要财物(我个人也反对)

——女人为夫家挣钱做贡献,天经地义;夫家防“外姓人”占便宜,合情合理合法;女人帮“本姓人”,和自己共同生活几十年的“家人”,无耻愚昧,必食恶果。(夫家和自己有血缘的孩子不和自己姓,母家兄弟的孩子和自己不是一家人但是有同样的血缘和姓氏,只有女儿的男人宁愿把财产给同家族和自己同姓但不是自己家的侄子也不愿意给自己亲生的,但无发生出和自己同姓后代的女儿……)

这个女人在夫家视角的故事里是个“扶弟魔”,活不明白被洗脑的“大冤种”,“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如果换一个视角,他的弟弟拿着姐姐挣来的房子娶了老婆,这个“外姓人”老婆会如何评价该女子呢——“妈的,姐妹们,千万不能嫁有姐姐的家庭,大姑子太强势了,家里两个婆婆!倒了血霉!”

不输出情绪,不评价个案,我看到的只有一个父权宗法和母系血缘、传统女德和现代价值再加赛博男女对立相互杂糅的一个怪胎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