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被诟病主要有两点:自动驾驶权限高于人的权限,关键传感器故障没有预案

【本文来自《特斯拉全球多少台,24小时在跑,概率再低的bug,也试出来了,软件问题可能性很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风正帆扬
  • 软件的权限比人为操作还高,能不算BUG?

前面回复的那个人说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软件权限比人为操作高是有应用前景的。

(1)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了解的波音事故。

据我所知,波音在原有787基础上升级了787max,除了更省油外,还在自动驾驶时加入了防失速功能(就是臭名昭著的,检测到速度低了,自动俯冲压机头)。结果测量速度的传感器坏了,俩架飞机都处在自动驾驶状态,自动俯冲,坠毁。这个事故,我觉得实际上与飞行员缺乏训练和紧急情况下处理不当也有关系,俩架飞机的飞行员出现问题没有退出自动驾驶,而是强行拉回操纵杆,与自动驾驶争夺控制权,最后没有飞机力气大,坠毁了。其实,波音在max的操作手册中,写了在自动驾驶中加入防失速功能,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接管飞机解决。

以上资料,我看的是一个中国航空界相关从业人员写的,你们非要说他被买通了给波音洗地,我也没办法,毕竟我也没证据。但是我个人倾向于,没被买通。原因如下:

(1)因为波音的飞行手册里到底写没写可以切换到手动模式获得飞机控制权,很容易验证真假。

(2)中国和美国飞行员开max都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是中美飞行员都及时切换到手动驾驶,没造成事故。

波音被诟病主要有两点:

(1)自动驾驶权限高于人的权限。

这是波音故意这么设计的,应该叫feature,而不是bug。而且自动驾驶权限高于人的权限,也是有道理的,这样避免了人出现问题(比如急病晕倒,无意识压下控制杆,好像是自动驾驶时副驾驶可以休息睡觉,我只是举个例子,不一定准确),造成的安全隐患。而自动驾驶有问题,人可以通过中止自动驾驶,接管飞机控制权。自动驾驶权限高还是飞行员权限高,都可以说出道理来,怎么设计都有照顾不到的场景。只不过这次因为自动驾驶权限高,出事故了。如果下次飞行员权限高,结果因为飞行员晕倒无意识压下控制杆,造成事故,也是问题。

(2)关键传感器故障没有预案。

这个波音有责任,对于关键传感器,没有3选2这种处理,只采一个传感器信号。但是即使这样做了也仅仅是减少故障概率,不能完全避免(比如3个传感器坏了2个)。

因此,波音这个事故不是软件非正常执行,恰恰是正常执行造成的。而特斯拉踩刹车,车辆反而加速,是软件非正常执行造成的。二者存在本质不同,波音那个是软件正常逻辑,波音不会改,而刹车加速出现一次,特斯拉就要马上改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