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专业人士都这么没见识,这才是中国足球没戏的最大原因
【本文来自《米卢:我敢接手现在的国足,没压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serenewelkin
日本的校园体育发展还是比中国强很多的。而日本的足球不过是校园体育自然能结出的一个果实。
如果不是篮球和排球太吃身体,日本三大球应该都能搞得不错。
中国要发展校园体育就要解决高考问题,而高考背后就是体制路线问题,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校园体育要有一个能长久减持的政策根本没戏。别说校园体育,就12年前后的大连实德和广州恒大……
文体问题是中国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之前中国还是先解决政治经济问题吧。35年后如果政治体制能稳定下来经济能按预期发展或许足球有希望。
跟啥校园体育发展都没关系。
如果日本的校园体育这么厉害,就不至于现在的体育成绩一届不如一届了。以前日本体育还是亚洲老二,现在都快混成老三了。
恐怕体育规划的执行能力、执行程度、顶层设计的合理性对体育成绩的影响更大。
当年中国没职业联赛的时候,还压着日本打呢。你咋不说那时候日本校园体育发展也好着呢?!
任何制度都有双面性,发展得好,那都是好的一面压过坏的一面。
像东南亚、拉丁美洲那些地方,赌球难道不比中国厉害吗?人家的足球人口难道比中国多吗?
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中国足球的“专业”人士不专业。
说到底,就是专业人士水平差,也因此对足球的发展和未来形不成共识,看不清楚足球的未来在那里。
怪足协没用。那个国家的足协也好,都是一个管理机构,管理机构需要的是管理技能,那里的人不需要懂怎么踢球。
足协需要的是一群懂足球,知道足球未来发展的人为它提供合理的、可行的建议。
而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懂”足球的人,他们不“专业”,也不职业。
日本足球行,那是因为人家日本这二十年来坚决执行规划的结果。
而中国足球,没有那种能够被共同认可执行的规划。即使有规划,也会被各种杯葛。
像范志毅当年说,中国队“将来”踢不过越南队一样。被各种拿来讽刺中国队。
可这话其实是很无脑的一句话。
范志毅那时候的中国队,能碾压东南亚不过是欺负当年人家身体条件差,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技战术比人家强多少。
可现在人家经济条件好了,身体素质不比中国队差了,能赢中国队其实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要知道,即使是足球高度成熟的欧洲,希腊、丹麦都还能以弱旅之身赢欧洲杯呢。
那个所谓的专业人士就敢保证一支球队能永远赢另一支球队呢?
足球专业人士都这么没见识,这才是中国足球没戏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