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的参加过美国“高考”的学生,都觉得美国高考简单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过于重视平均,而压抑了天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旁观者常乐
  • 重视平均是有的,但压抑天才的,其实是家长。

    我们的教育主体上只是给普通优秀制定评判标准,对天才的评判只有一些尝试性的辅助手段。

    家长相信自家孩子是天才,倒也能能过这些辅助手段让孩子得到承认。

    但家长不敢相信自家是天才,那就只能让自家孩子去迎合普通优秀的评判标准,就变成压抑了天才了。

    发现孩子的天才成分的第一责任人终归是家长,所以我们教育也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重视平均了。

这个不应该怪家长。

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就那么多,中国教育的竞争又激烈,不管天才也好,普通人、庸才也好,都得去参与这个竞争。在这种竞争中,纵使优秀的学生,也不敢掉以轻心,这就迫使每个学生围绕着考试内容转了。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寄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花了额外的精力在其他地方而影响了高考,这个帐并不划算。

而且,中国教育的整个氛围,什么奋战百天之类的,也会将人拖进这个考试的氛围里。

这个并不是家长能够说了算的。

中国优秀的参加过美国“高考”的学生,都觉得美国高考简单。那意味着美国同等优秀的学生,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去应对高考,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感兴趣的东西。甚至这也是美国教育鼓励的。

原文里那个图灵奖得主的感慨或者就是因此。

中西方的优秀学生学基础没差别,但学专业的时候,差别就出来了。那是因为西方的学生在中学时已经偷跑了。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鱼肉熊掌了。

高考门槛低,遴选的效果就差,未必真的能把合格的天才选出来配送给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中国那样门槛高,遴选效果好一些,但学生起步就比欧美同等次的学生慢了。中国学生于学术专业,可能要晚熟几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