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全员信背后的故事:重病小哥收到52万救助金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 raistlin2017

500

500

  被忽视的外卖/快递员  

最近有条新闻,说北京几位外卖小哥连续几天找不到住处,只好在网上求助。

这些小哥所在的小区被临时封控,不允许随意进入。为了不影响工作、不失去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选择撤出小区,白天工作送外卖,晚上四处找地住。

这些天里,他们有的睡在站点,有的好几个人一起挤在便宜的旅馆房间里,有的直接睡在写字楼或餐馆这些愿意收留他们的地方。

原本大家以为这样的日子不会过太久,熬一熬就会过去,但情况日渐糟糕。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餐厅停止堂食,不让人进,没办法继续收留他们;写字楼对进出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宾馆费用对他们来说太过高昂,远远超出承受能力。

与此同时,他们的小区并未传来解封的消息。

夜深了,他们彷徨在街头,怀揣每天更新的核酸记录,却不知自己该往哪去、能往哪去。

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想到上网求助,希望得到一个每晚50元以下的住处。

幸好事情顺利解决,现在再加他们微信,签名档显示公司安排了旅馆,“大伙都住下了”。

经历过几次疫情封控后,我们越来越明白这些保证物流的工作人员有多重要。

外卖、快递、物流这些供应链基层人员,恰好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工作,才能让城市得以正常流通、顺利运转。

很可惜,我们的城市对他们的保护似乎总是不够。

外卖员为了不被平台扣钱,哪怕闯红灯也要赶上送单时间,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快递不让送进小区,被要求放在指定位置,最后被偷了,却需要快递员自掏腰包赔偿;

货车司机为了更快捷地送货,把自己关在驾驶室里,连一碗泡面都不一定吃得上;

更多人战战兢兢工作攒钱,结果一生病才发现自己根本看不起病,因为平台从未给他们缴纳过医保、购买过保险,所以系统无法报销。

500

这样或那样的新闻总是反复上演,像一粒石子被投入水面,只在接触的那一刻会泛起涟漪。

500

  关注的处境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们的处境,并尽力改善。

为京东物流工作了10年的小杨,去年生了一场重病。

2021年初,公司安排例行体检,一项自诩健康的小杨被确诊“骨髓增生综合征”。他小心地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这个病名,没看懂这病到底意味着什么,反而收获了并不乐观的消息。

500

这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肿瘤性病变,会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出现贫血、出血等症状,高风险情况下有发展为白血病的可能。

医生告诉他,目前唯一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包括骨髓移植。他们的建议是,尽快入院接受治疗,并且持续寻找骨髓。

直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才来得及思考更多的事情。小杨是苏北人,家境不好,父母双双因病致残没有劳动能力,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骨髓移植手术和治疗所需的药物意味着高昂的开销,他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计算和考虑:

现在的存款到底够不够治病?

如果钱花完了,病还没治好该怎么办?

要是借钱治病,钱该怎么还?

万一没治好,以后父母怎么办?

事实证明,他的顾虑不无道理。

2021年上半年,为了寻找骨髓,做移植测试,他成了住院部的常客。五次住院的支出掏空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不愿意放弃治愈的可能,四处举债为他治病。

对康复的渴望和对父母的不忍汇聚成复杂的情绪,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天无绝人之路。小杨的领导在得知他的现状后,立刻向公司递交了员工救助基金申请,为他争取到救助款项近52万元。家人不再需要为治疗费四处奔波,小杨的病情也逐渐稳定了。

很快,他找到了配型成功的骨髓,顺利完成了移植手术。

生病前的小杨体重140斤,是个健壮的大个子,出院时瘦到了80斤,虚弱到十步路都走不了,需要漫长的恢复期。不过及时的救治已经稳定了病情,医生说,如果当时没有体检查出来,病情马上就会发展成白血病,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生病前,小杨从事的是物流工作,需要体力和优秀的身体素质,病愈后的他很难胜任。公司没有放弃员工,而是在充分沟通后为他进行了转岗安排,工作相对更轻松。

一度被病情困扰的小杨是不幸的,但他觉得身处京东这个大家庭的自己很幸运。

当个人的需求被看到、被伸出援手,不单单是让一个人,更是让一个家庭重燃了希望。

500

  被落实的保障  

一直以来,这些快递、物流的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其它需求,很多人只想着如何攒更多的钱,并没能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直接的金钱,还有更多的福利与保障。

500

小甜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京东内部有个很人性化的规定,如果有需求,员工可以申请调动回老家工作。2017年,考虑到孩子读书的问题,小甜提出申请,顺利回到徐州老家,成为当地快递站的站长助理。

父母们给孩子们准备学区房、报各种兴趣班,希望他们更有出息,小甜也不例外。

那时候,她很犹豫,想咬咬牙在徐州买房,让孩子上师资更好的小学,但迫于经济压力,只能望房价而兴叹,做好了回下面地级市上普通小学的心理准备。

后来是京东为员工们准备的“住房保障基金”,为她提供了50万元的免息资金支持,帮助她在徐州买了一套新房。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以最新的房贷基准利率4.9%进行计算,50万元贷款20年,需要支付的总利息高达28.5万,高达本金的一半。

500

有了这笔免息资金,小甜压力骤降。

又因为公司会按规缴纳公积金,她申请到了利率更低的公积金贷款,足够支付剩余的房款。这无疑是双重的福利。

这样算下来,小甜每个月的房贷大部分都可以靠公积金覆盖,完全能在不影响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给孩子就读更好小学的机会。

小孩成功入学的那天,小甜说:“这一切想都不敢想,就像做梦一样。”

500

晓强也有过这种做梦一样的感觉。

几年前,他家中突然燃起大火,直接损失高达15万元,由于大火间接引燃了左邻右舍,还额外造成了他人的经济损失。更糟糕的是,经过消防队的认真勘验,认定事故结果为晓强家中电线短路所致,需要承担全部赔偿。

晓强傻眼了。他是个老实人,工作勤奋踏实,从小到大都没干过几件出格事,没想到人到中年,还能遇到这种从天而降般的倒霉事。

突如其来的大火改变了小强一家的生活轨迹。

自家没法住人,只能暂时寄住到好心的同事家里;孩子没人照顾,住宿环境也不够,只能暂时送回老家读书,和父母分开。

小家庭本不富裕,经济损失更是重大,对外要支付邻居们的赔偿,对内还要应对日常生活开销以及小孩的学费、生活费。

一时间,晓强觉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不少,每天都在发愁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就在他着急忙慌、手足无措的时候,他在京东的上级管理帮他申请到了员工救助基金。同事积极地帮忙跟进,告诉他申请走到了哪个环节、可以拿到多少补偿、何时能够入账。

不久后,一笔钱打到了他的账户上,解了燃眉之急。他重新租了一套房子,和家人住在一起,不必麻烦同事;又得到了气口,能整理好日常生活,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500

如今,他早已走出了那场意外事故的阴影,在工作所在地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让一家人奔向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曾经的那段经历始终印刻在脑海里,提醒着他自己有着坚强的后盾。

  被关怀的员工  

通常而言,一线快递、物流人员大多出身农村,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他们出事,会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因此这个群体更需要完善的员工福利和保障制度。

这也是最近刘强东的信引发热议的原因。

他说,普通员工会有自己的困难,所以这时候特别需要公司的关怀。

500

为此,在收购了德邦物流后,他决定明年开始把德邦的外包员工转为自有员工,并给他们缴齐五险一金;

京东也会拿出100亿为德邦在内的所有物流、客服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

刘强东本人再捐一个亿,和公司资金一起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

做完了这三件事,刘强东还来了一个减法:为了尽量减轻公司压力,京东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薪酬要降低10%-20%。

这些举动背后是对员工们看病、住房诉求的回应,彰显的是刘强东的情怀和格局。

给德邦在内的员工的100亿住房保证金,如果不用做无息贷款,而是放银行光吃利息就令人称羡。无息贷款给到员工的话,一旦遇上通胀,还得亏钱。

但京东就是要给到员工,因为京东相信,一个企业的运行,借助的是彼此的默契,而不是互相拆台的对立关系。

刘强东讲过一个“3毛5理论”:京东如果赚 1 块钱,分给合作伙伴3毛,7毛留给京东,其中3毛5留给员工,3毛5投入未来发展。

给到员工的3毛5,是利润里的大头。这样做是为了让合作伙伴有收益,让员工有干劲。

他们的确是这样做的。从第一天起,京东就为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商业保险、通讯、防寒防暑、交通工具等多种福利及补贴。

500

刘强东曾在微博晒出了公司2017年五险一金上缴的状况

2022年前三个季度,京东为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已超过330亿元,让许多来自农村员工有了归属感。关怀员工,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成长,京东用具体行动演绎了一组组生动的画面,也落实了那句“只有真正关注员工幸福感的企业,才能变得伟大”。

这也是“兄弟”一词能实至名归出现在刘强东信里的原因。

因为在京东,每一位“兄弟”的身后值得温暖的托举。同样,企业本身需要他们的成长,他们的贡献让京东实现了全面盈利。

兄弟连心,其利断金,是不确定性的环境里稳妥的抗风险做法。

我们总是看到,一家企业在做大做强时,势必会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一个人在变富裕的时候,常常想释放拳拳善意。

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有普通员工的生活也变得殷实起来,那老板自己的富裕才有丰富而华丽的色彩。

显而易见的是,京东的做法响应了全社会对共同富裕的期盼,也为其它企业打了一个样。

500

刘强东说,“我讨厌去做一家平庸的公司,如果我们是一家平庸的公司,我宁愿把它关掉。”

什么是平庸,什么不平庸,商业史上往往很难定义。

但熬过经营困境后的许多公司已证明,让员工的真心付出得到真诚认可,他们才能更好工作。

不光看利润有多少,而是看员工过得好不好,看为社会贡献了多少,这样的公司注定不会平庸。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