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温情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本质上就是与美西方叙事不同的故事

讲个我在美国一直在采访的温情故事,还是“上不了热搜的中美小事”系列。这几天,这事又有新进展,让人很感慨。

先说故事:

有个美国人,他去世前一直在反复念叨一个词:“Kuliang, Kuliang”,但最终还是带着一生的遗憾走了。

Kuliang是什么?是他童年长大的地方,是中国的一个小山坡——你能从发音猜出这是哪吗?这一生,他问了太多人,但谁也不知道中国Kuliang是哪。

1986年,85岁的他在美国走完了一生。Kuliang仿佛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他知道,这地方真的存在:

他1901年出生,到10岁,整个童年都在Kuliang度过。天很蓝,山很绿,米饭很好吃。

1911年,他跟父母回到了美国。此后,他再也没回过Kuliang。他在美国上学娶妻生子,生前他总跟妻子提起Kuliang,还常给妻子做中餐。

有时,人终其一生,只为回到童年——为何我们总想回到儿时的那座小城,哪怕小时候的房子操场早已不见踪影,物是人非?就是因为童年的回忆,承载着能治愈人一生的美好。那仅存的蛛丝马迹,哪怕一棵树、一点没拆的墙,都能立刻让自己想起小时候最爱的玩具熊、掏鸟窝、爬墙头……现在的生活有再多烦恼焦虑,都不必再计较。

这个带着遗憾走了的美国人,叫Milton Gardner。

他去世后,妻子Elizabeth真的很爱他,继续帮他找Kuliang。她跑了好几趟中国,都没找到。

直到1992年,在Milton已去世6年后,妻子在他遗物中发现了几张清朝的邮票(1911年才辛亥革命、推翻大清)。一位中国留学生,帮她研究这几张邮票,发现:

【Kuliang就是福建的鼓岭!】离省会福州非常近。

这件事,被中国媒体报道了。习近平1992年是福州市委书记,他也从报纸上看到了这篇报道,马上安排与这位Elizabeth取得联系,邀请她访问鼓岭。

Elizabeth来到鼓岭,天啊,丈夫说了几十年的Kuliang,神话般地出现在她眼前!天很蓝,山很绿,跟丈夫说的一样。更神奇的是,她还在鼓岭遇见一位中国老人,老人跟她说,当时有一头老虎进村吃人,一个美国人砰地一枪,打死了老虎。这件事,也跟丈夫说的一样!

此时已是1992年,距Milton在1911年离开Kuliang,已经过去了81年。中国早已换了天地,但儿时的记忆在灵魂深处,一生都没变。

【但以上都是背景。今年7月,我在美国采访到了这些人,现场看到了很多新进展。】

这事当时打动了不少人。从那以后,福州鼓岭等地的政府民众,一直在帮Elizabeth寻找她丈夫生活过的蛛丝马迹。不找不要紧,一找,越来越多有关Kuliang的线索和人物开始浮现——那些故事惊心动魄、见证历史!

【先说怎么寻找蛛丝马迹:】

一开始当然还是口口相传地找。这事政府一介入、媒体一报道,好几个美国人都找来了,他们家的长辈,也在Kuliang生活过。有的拿来老照片,有的拿来当时的物件,有的就是口述。

于是,美国一位女学者Elyn Maclnnis(中文名穆言灵)逐一收集核实,开了博物馆。她为何如此走心?

部分原因是:她老公Peter,童年也在鼓岭生活过——第二对撒狗粮夫妇登场。

然后,一位中国年轻学者,华东科大的林轶南,带着他的年轻人团队,用美国女学者收集的线索,来了两波更牛的操作:

——用AI人脸识别,把收集到的老照片逐一输入,结合调研,AI居然自动生成了这些人的复杂社交关系网!

——用3D建模,借助老照片,成功用电脑复原了Milton童年住过的鼓岭老房子!虚拟现实,记忆今天,都出现在同一视频中。见动图。

靠美国学者收集归档、中国学者人工智能,让自己都记不清的童年回忆,成功复活。

【Kuliang的人们,因此找到了彼此!今年7月23日,他们在美国缅因州,重新聚到一起。】

见面一聊,人们居然把鼓岭的很多记忆碎片拼起来了:

鼓岭老人说的打虎救村民的美国人,找到了,是一对父子,爸爸是Harry
Caldwell,儿子是Morrie。儿子Morrie后来又去打日本鬼子了!他的家族后代Gail,周末来到聚会,给大家讲了后面更加惊心动魄的事:爸爸打虎后,日军大举侵华,儿子Morrie把鼓岭视为自己的家。看到日军屠杀百姓,他毅然参军,在爪哇与日军激战,不幸牺牲,留下Gail等Caldwell家族在鼓岭。1945年二战结束、抗战胜利,但和平没有降临。蒋介石发动国共内战,战火蔓延到福建,Gail一家紧急乘船离开了鼓岭。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鼓岭人都跟美国人相处不错,美国在鼓岭的人里有医生,用西医治好了中国百姓的病,百姓送了一块“西来扁鹊”的匾,这张老照片现在还在,那时的人还留着辫子。一些鼓岭的美国人还加入“飞虎队”,轰炸日军。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让人的一生似乎渺小到稍纵即逝;但世界又如此之小,人与人的情谊,只要有心,哪怕跨越半个地球、一个世纪,依然能找回、接续。聚会现场的美国人都很受触动。有老人一直在唏嘘感叹,也许在想时间都去哪了,也许在想人活一生究竟想要什么,人与人的爱和友情是共同追求,远远超越华盛顿无聊的反华政治。是的,这也是中美关系——它存在于双方的共同记忆中,在普通人的家庭故事里,在民间交流的友情中。

【于是昨天,秦刚大使在美国会见了鼓岭的这些朋友。】

秦大使说:

——“鼓岭故事是中美友好历史中的动人篇章,驻美使馆愿与美国友人一道继续传播、发扬好这个故事,为中美关系增添积极因素。”

——“目前,中美关系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越是这个时候,就越需要加强人文交流,珍惜、传承、弘扬好中美关系中的珍贵记忆和动人故事。”

现场美国人反响热烈,他们对秦大使说:

——“中美两国民众都一样的善良真诚友好,彼此对对方有天然朴素的好感,可以说‘志趣相投(原话:Kindred Spirit)’。所以,我们一直提倡‘和平、友谊和爱’的鼓岭精神。”

——“鼓岭的历史告诉我们,尽管存在差异,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可以一起合作,建立延续数代人的友谊。”这是一个厚重的故事,但也是个简单而温情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但如果我们不讲,它们就会消失在时间里,再也找不回来,就像那位美国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回Kuliang到底是哪。

这些温情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本质上就是与美西方叙事不同的故事。我们一定要找到它们,讲好它们。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