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敬的这杯酒,都是泪!

来源 | 摇滚客

500

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音乐:Max Richter - Retrospective

今日BGM,《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Max Richter

500

闭麦许久的冯小刚又出新闻了。

网上流传一段他在湖南参加酒局的视频。

,时长00:25

席间冯小刚带着妻子徐帆应酬一桌领导,一句“我是毛主席故乡人”,觉悟实在是高。

此话一出,谁还敢造谣他“润出去”了?

除了这层话里有话的意思,我还注意到冯导的一个细节:主动提杯、敬酒前拉起了妻子、回身再弯腰给领导敬酒。

姿态放的相当低,想来这段视频能流传出来也不意外了。

500500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4年前冯小刚的另一场酒局。

那是冯小刚尽地主之谊举办的除夕宴,席间冯导因为要求《芳华》女主角苗苗当众跳舞被喷“油腻”,当时更是掀起一阵对老男人酒席的批判热潮。

,时长03:02

现在重看这段视频方知冯小刚“用心良苦”:

那明显是个圈内大佬局,冯小刚让苗苗跳舞,你可以理解这是在炫耀,毕竟是他亲自选出来的女主角;

也可以理解他是想给苗苗一个机会,跳个舞、亮个相、记个脸,以后有合作机会了别忘记咱又有什么不好呢?

这是冯小刚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社会经验:一个平民子弟想做成一点事,面子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所以冯小刚的发家史,也可以说是一部“装孙子”的历史。

你随便就能找到同辈之人揶揄他的言论,甚至他的著名外号“冯裤子”,就出自好哥们叶京导演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剧里的冯裤子是个爱哭、总黏着别人大腿、心里又极想上位的忘恩负义之人。而导演又那么巧找了个和冯小刚“撞脸”的演员。

这个本来和冯小刚八杆子打不着的角色自从电视剧播出就跟着他了,可见冯导的江湖名声有多臭。

500

但22年前的一部纪录片《冯小刚的一天》,却拍出了“装孙子”这三个字背后的重量和代价。

去中影集团开会,冯小刚被领导点名表扬,要求分享成功经验。

都是圈内人的大会,别人当面给他穿小鞋,他接过话筒却说“您说的对”。

500500

领导第二次提醒,要求冯小刚总结成功经验。

他一开口却说“喝酒”。

说自己第一部片《北京人在纽约》就是贷款拍的。没钱就得四处拉投资,拉投资就得和投资方喝酒,有时一部戏有几个投资方,大酒不知得喝上多少回。

弄一次钱特别不容易。

500

冯小刚有多珍惜导演这个位子呢?

他连亲姐想去剧组找个活干都不敢轻易答应。

怕别人说他搞裙带关系、怕自己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就管不住人了。

500500

按理说此时已经拍出《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大卖片、开创贺岁档概念的冯小刚算个大导演了,他的生活哲学还是“当孙子”。

说电影圈分3类人,其中有2类人占了先机:

一类是父母原来就在行业里遥遥领先。父母的影响力可以让孩子花3分力获得10分效果;

还有一类是当官的人的孩子, 即使他们和行业不沾边,但父母的影响力填补了他们很多才情的不足。

说自己这样的平民子弟想干点事有多不容易:

我们出于生存的需要,我们首先是很清楚我们是从哪儿来的,你要到哪儿去。

500

和他同批导演,他只愿意被和张艺谋归为一类:

生是自个儿砍杀出来的。

500

谁想当孙子?不过是你想干点事,只能先装孙子。

500

后来,装了几十年孙子的冯小刚,越来越有本钱不装孙子了。

还是用“喝酒”这个细节来说。

2015年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中有个和儿子喝酒的情节。

冯小刚有2个要求:

一得是当时的顶流小鲜肉李易峰真喝;

二是举杯时作为“儿子”,得低“老子”一头。

500

这是冯小刚自己的设计,因为导演管虎也说了,自己镇不住人,开拍后就得等冯小刚自己演完了再喊卡。

那冯小刚为啥要真喝呢?

此时他不再是20年前那个对着镜头委婉解释“为啥装孙子?因为你承担不起说真话的代价“的人;

他成了一个不会“装醉”的人,是个要求“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敞亮人。

500

《老炮儿》是2015年上映的,第2年因为《我不是潘金莲》接受《十三邀》采访时,冯小刚应该到达“”的巅峰了。

以往采访都是喝咖啡的许知远这次明显露怯,破天荒的换了啤酒,见到冯小刚真人便顺势聊起了酒桌文化。

500

这次冯导明显不那么享受喝酒了,头一仰、两眼一闭,出来句“这几天都是喝”。

抱怨喝酒伤身,自己真不爱总猫在酒局里。

500

此时的冯小刚已经坐稳“大导”之位20年。和他同期的,大院子弟们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影二代”们追求自我表达主动放弃观众。

只有冯小刚,当年《天下无贼》票房大爆,完成内地路演之后直接包了2节车厢,命名“天下无贼号”一路喝到了香港做宣传。

冯小刚不再是当年的冯裤子,他成了小钢炮,炮轰一切自己看不惯之物。

就连身为衣食父母的观众,也有一部分成了他口中的“垃圾观众”了。

500

冯小刚的这种转变不难理解,“孙子”、“老子”是一个人面对权力体系一体两面的态度。

没人愿意一辈子做孙子,早年咬咬牙做孙子恰恰是为了日后能挺起腰板做老子。

先做孙子、再做老子,更是一种由生活提取出的实用哲学。

“做孙子”让冯小刚能混入大院子弟的电影精英圈子;

让他能打破阶级藩篱,在当时“非北电毕业不得拍电影”的禁令下,得到体制内领导的支持,给他一个拍电影的机会。

这是当时铁桶一块的社会,没有后台之人想往上爬的几乎唯一方法:把自己工具化。

你能干成多大事,取决于你能多大程度取悦别人。

500

冯小刚应该算国产大佬中的一朵奇葩,很少有人能同时获得“臭名声”和“好作品”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

如果能站着把钱赚了,没人真的想装孙子;

一个只会装孙子的人,也绝对拍不出《1942》《集结号》《芳华》。

所以我们对冯小刚的态度是暧昧的。

几年前他承担了大众对糟烂娱乐圈的怒火,最近大家又慢慢想起来他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

看到冯小刚的近况我是唏嘘的。

以前的酒局决定了他下一部要拍什么电影;

现在的酒局决定了他还能不能再拍电影。

想起当年《冯小刚的一天》里,冯小刚被问起“人老了最恐惧的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

是你不被大家需要了,你是一个只是在家待着的人了。

点击「摇滚客」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