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只是解决“治”的问题,但是当“治”影响到了“政”,“治”就得靠边站

【本文来自《推荐几本个人感觉值得一看的网络小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g5481
  •      这是在酒馆里与苏轼他们几个聊天时慢慢扯出来的对罢?按石越后面的补充解释来说,你觉得是否有可行之处呢?石越的补充连“苏轼都一时想不出什么可以驳斥的,但却不愿意就此附从,只赞道:”石公子真是天下奇才“,也就是说苏轼能理解石越的观点,只是觉得这些观点是第一次听说,过于新奇,所以”一时想不出什么可以驳斥的“,再加上作者阿越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言者无罪“,苏轼也是个顶尖的政治人物,对于自己所说的这种制度应该完全能够理解,自己又喝了一些酒,才有他这一番讨论的。还有,你看李敦敦说:“如子明兄所言,则议会之作用,是监督地方官横行不法,欺下瞒上,督促地方官在政绩上有所作为,防止庸碌之辈窃居高位。其实质不过是一扩大了的监察院,就算仅仅是士绅组成议会,只要能保证议会不被打击报复,终不成一县之士绅。。。。。。。”,从李敦敦的解释来看,石越的这个观点他是已经理解了的,并且也能够接受,这就说明并不会出现你上面回复中说的:“就算自己不知死活,其他人不吓死才怪。多半的结果是被首告,以免连坐。”(引用你前面贴子里的原话)这种情况!

        不知我的解释能否让你满意,我个人是觉得作者如此写是没有问题的,你也不能把某一句或几句话单独拎出来批判,有前因后果的,要把前后联系起来,你就不会觉得突兀了:他们几个出去踏青,又在酒馆里喝酒,酒酣之际,偶尔遇上苏轼。这就是小说情节,或者说是剧情。

我说的是放在历史上会被“首告”,你却告诉我小说中会被赞同。这让我怎么说呢?

如果你把小说当成圣经来引用,那我不满意也得满意不是?

——————

一种观点被接受和赞同是很难的,有条件的

——————

一、主角的观点本身不会被接受

主角的观点无非是在表面上附会王安石思想的同时,夹带了一些现代政治观点的私货。

现代人看没什么,当时的人就不能接受——就算是王安石的思想最后不也没有被接受吗?

政治、政治,政权是第一位的,治理是第二位的。

虽然王安石的办法只是解决“治”的问题,但是当“治”影响到了“政”,“治”就得靠边站。

二、一种观点被人接受需要两个条件

1、主角有被认可的教育人的资格

2、受众有接受教育的需求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般骗子都会对别人说血光之灾、身体有恙之类(让受众有需求);同时,又把自己包装成大仙、大师(让自己有资格)。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

反观主角是怎么做的呢?一幅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打扮与作风、一口不伦不类的“方言”与说法;对着一群不知皇帝疾苦的人大谈改革,这就成功了?

不说主角穿越到宋代,假设后世实现了世界大同,一个后世的人来到现在的美国大谈应该怎么变革美国制度,你看看有多少人赞同!

还是那句话,小说当然不错。但是“历史功底”四个字有点过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