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禹碑谈琐(11)
尧舜禹、夏商周以降,尤其是商周鼎革箕子远迁东北、殷宋之遗族圈于淮泗、九鼎没入淮泗以后,夏禹鼎、金册玉牒、禹碑蝌蚪文、尚书之关联渐渐变得扑朔迷离,隐秘难解。
历代帝王中,与九鼎、禹碑、《尚书》相关较多者,自秦皇、汉高文景武、新莽、曹魏、司马晋以来,隋杨唐太之后,尤以赵宋为甚。此外,明之嘉靖,清之康、乾乃至嘉庆,亦略有关联。
秦皇之焚书坑儒、东巡、彭城泗水求鼎。 汉初尊黄老及与张良之经历,汉文景之征求《尚书》、孔宅壁藏,汉武独尊儒家、后土祠鼎元鼎年号改元、巡祭封禅。 新莽与楚王家族、古文尚书派之往来。
曹魏之曹嵩被杀\曹操屠城徐州,尽起汉陵汉墓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之类。
司马晋之洛阳武库。洛阳武库大火、五胡之后,胡虏边夷、佛门也混进来了?
隋杨、唐太之三征高丽,执着到偏执。
赵宋、明嘉靖与禹碑之关联,淳化阁帖、金石学之大兴与孜孜以求、大夏玉册符文禹碑……,更无需多言。
满清与禹碑之关联,除了奶兄弟曹寅家族之主持江南织造、满纸荒唐言之类外,更主要的关联在于,满清女真本来就起于东北,既是所谓后金、与灭北宋掳获掠尽东京开封宝货之完颜大金藕断丝连,早年也多次征讨半岛李氏。
嘉庆之《宛委别藏》,算是最后一点丝线联系?
此外,王恭厂之后,耶教进入明清宫廷,西方势力也组建夺宝奇兵混进来了?
礼失中夏,求诸四野?
一些或许与洪范禹碑相关的人物、事件。
一千年前的赵宋时代,洪范禹碑再次显于世。
道家丹鼎派、隐仙派、全真派等等名人,唐末五代宋初直至元明之际时,如吕岩、陈抟、火龙真人、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
这其中最神秘的中间人物,就是神龙不见首尾的火龙真人,上承中晚唐之吕洞宾,下及明初之张三丰。活动时间之长,有违常理。也有人考证实际上至少有两位火龙真人。
犹龙五祖,火龙先生,《神仙鉴》亦只记其号,状其为物外风仪,此盖如赤松、黄石,世只知为古仙耳。隐居终南,故称“终南隐仙”。或曰贾得升先生也,俟博识者考之。
据隐仙派道脉所载,该派由老子传关令尹子﹙喜﹚开派,关令尹子传麻衣道者﹙李和﹚,麻衣道者传陈希夷﹙抟﹚,陈希夷传火龙真人(贾得升),火龙真人传张三丰。火龙真人,即为张三丰的师父。火龙真人登真前留有遗诗:“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诗中所称的“三丰”即是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是也。张三丰一生三获皇帝钦封: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从古至今,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的神话,至今还在续写。
吕先生会昌中。功名失意。遂游江州至庐山。遇葛仙公弟子火龙真人。姓郑名思远。号小祝融。世称神医。欲人有疾则书符诵祝。立见消融。与上古祝融氏相累。真人见吕祖骨相清灵。游心世外。
即传以内丹炼己之诀。制成通天灵剑(即天遁剑法)。并诗曰。
万里诛妖电光绕。白龙一片空中矫。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
临别嘱曰。子可居此山。以完玉炼。他日闻钟声响处。乃得闻金炼之诀。遂去。
所以,火龙真人有两个,一个是葛玄弟子,葛洪的师傅,郑隐,字思远。另一个是陈抟弟子,张三丰的师傅,贾得升。
真实的火龙真人是谁呢?
也许,就是《天龙八部》中那位扫地僧,赵宋初年,皇室中有争位资格的赵廷美\赵德X\赵惟吉……之类。
此外,与这位扫地僧、火龙真人其实颇有交往的逍遥子,(即查良镛氏之《天龙八部》人物原型?)潘阆,也尤其值得注意。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潘阆,为人疏狂放荡,一生颇富传奇色彩。早年在汴京讲堂巷开药铺。太平兴国七年(982),卢多逊为相时图谋立秦王赵廷美为帝,潘阆参与其谋。后卢多逊和秦王事败,潘阆受株连而遭追捕。潘阆假扮僧人逃进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的中条山,一路辗转到杭州、会稽卖药为生。
至道元年(995),潘阆因宦官王继恩推荐,得到宋太宗的召见,赐进士及第,国子四门助教。因其过于狂妄,未几追还诏书。太宗驾崩之前,潘阆与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枢密赵镕、知制诰胡旦等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为帝。事败,真宗即位,将王继恩等人尽行诛窜。潘阆逃往舒州潜山寺。咸平初,入京被收系入狱,真宗过问逮捕审讯,不久获宽释,任滁州(今属安徽)参军。赴任滁州途中,潘阆写有《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诗:“微躯不杀谢天恩,容养疏慵世未闻。昔日已为闲助教,今朝又作散参军。高吟瘦马冲残雪,远看孤鸿入断云。到任也应无别事,愿将清俸买香焚。”
潘阆晚年遨游于大江南北,放怀湖山,最后死于泗上(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道士冯德之迁其遗骨葬于杭州。集贤院钱易铭其墓云:“逍遥尝与道士冯德之居钱塘,约归骨于天柱山。大中祥符三年为泗州参军,卒于官舍。德之遂囊其骨归吴中,葬于洞霄宫之右。”今杭州城有“潘阆巷”。
潘阆与寇准、钱易、王禹偁、林逋、许洞等交游唱和,著《逍遥词》。
此人一生之行踪,似乎都在找寻禹碑\夏鼎。他多次参与宫廷顶层内斗阴谋,却能"微躯不杀谢天恩",凭什么?
死于泗上,长期隐于舒州潜山寺,遗嘱归葬于天柱山。岂偶然哉?
潘姓也是道教中的大家族。
道家符篆派茅山宗阁皂山潘家真君天师真人也不少。广东茂名市,甚至就是以晋代天师真人潘茂名的名字来命名地。这一家族主要职业就是制药卖符篆,也是道教中有名的理财世家。
张三丰、沈万三、沈佑、沈富\沈秀这些人与潘氏家族有关联,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