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海归派为什么不再吃香?

作者 |  老雾

来源 |  雾满拦江

(01)

朋友圈又吵。

因为董明珠:

500

争吵双方,无非是支持和反对。

反方观点:董明珠越说越不像话,企业研发人员,讲究的是唯才是举,扯什么文化认知?咋地,真遇到海归研发高手,就因为人家喝咖啡,不吃你家大蒜,你就拒之门外,抱残守缺吗?

正方观点:董明珠说得有道理,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地球的。自己家的,才是宇宙的。这么多年来海归派多了去,都是海外镀金没有真材实料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其表不堪大用,所以被企业拒之门外。这叫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500

董明珠

更多朋友担忧,是不是“风向”要变了?海外留学不香了?

这个事很有意思,值得聊一下:

(02)

第一个问题:董明珠到底说了些什么?

媒体报道是:近日,董明珠接受南风窗采访。提及格力的研发团队,董明珠表示,格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没有外资也没有所谓的国际人才。董明珠说:格力一万几千个研发人员,全部来自中国的高校,而不是海归派。不是否定海归派,是一种企业的文化认知,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在这段话里,董明珠并没有说,格力一定要把海归拒之门外。

只是强调这种情况,是一种企业的“文化认知”。

但什么叫文化认知呢?

其实这个词并不存在。

而是人类为自己不可解释的愚蠢行为,随便编个借口。

简单说,企业招聘研发人员,来几只有能力的海归,一个混混,但混混有朋友推荐信,有学长罩着,所以面试官要的是后者——通常我们会说,企业把海归拒之门外,但其实这是面试官的个人喜恶,并非企业行为。面试官与企业并不是利益一致,也是有自己私心的。

于是问题就来了,为啥有能力的不要,偏要水货呢?

这时候面试官就需要给大家一个解释——文化认知,你的明白?

不管你明白不明白,反正你已经落选了。

——但如果,情况正相反,面试官没要水货,要的是有真材实料的海归,这时候就不需要杜撰个文化认知了,直截了当官宣,我们这里是唯才是举,能者上庸者下,OK?

所以文化认知的意思,就是明明你水平高,我偏不要你,不服你去死。

总之记牢一件事:如果企业招入人员,都是最优秀的,根本不会杜撰文化认知。优秀的研发人员,没有文化认知也优秀,只有平庸之辈,才需要跟研发八杆子打不着的文化认知撑场子。

(03)

第二个,董明珠对格力的研发团队满意吗?

明显不满意。

研发团队是嘎哈的?

——是搞研发的!

不是研究文化认知的!

正如一个老师,给学生写评语。如果开头就是:该生对班级的文化认知较高……那你就知道,这孩子学习成绩肯定不太好,甚至有可能是个学渣。

对于学生来说,最优质的文化认知,就是好的学习态度和成绩,这也是对家长和学校最起码的尊重。学习不用功,成绩一塌糊涂,却说自己有文化认知,不过是自欺欺人。

企业也是这样,于研发人员而言,真正的文化认知是强大的专业研发力。说到研发团队不强调研发力,却强调文化认知,我们就知道这是个渣团队。

然而但是实际上,格力的研发水平其实很高的,处在整个行业的前列,这又怎么说?

500

(04)

第三个,包括格力在内,中国的企业正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

国内经济的高飙,得益于一个友好的国际环境。

此前43年,国际社会敞开怀抱,接纳中国。再加上中国也以开放的胸襟,迎接世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14亿人口从“负担”变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正所谓风口时代,满天都是乱飞的猪。

猪都在天上飞,认真做事的格力,迅速成为一家巨无霸,也是情理之中。

得益于国际国内双重利好,格力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格力的优势,更多的来自于环境的宽容。

所以董明珠纵然是不认为自己的研发团队有多好,但举目四望,矬子里边拨将军,羊群里边找骆驼,数风流人物,还看自己家里。

然而但是,此后的国际竞争格局将发生质的变化,鹅乌之战拖累全球经济,如空调这种以前发达国家不介意的行业,饥不择食者或会大举进入。再加上美国会有意识的扶植中国的替代国,以及东亚诸小国群起争雄。所有这一切,都标志企业满足于“文化认知”的好时代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是真刀实枪,比拼正儿八经研发力的时代。

500

此前的中国企业,如一群羊面对着大面积的富足草场。

大家都是羊,凭什么我们都在这里吃草,却不允许你吃?

因为文化认知——这么一句话就怼死你了。

但此后,中国企业羊,将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群狼环伺。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不讲研发力却强调“文化认知”,那国际群狼一定会吃到饱饱。

这就是中国面对的未来。

也是企业面对的未来。

更是每个人,面对的未来。

(05)

风向不会变,形势更严峻。

海外留学,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仍然是我们个人与企业,迎对国际竞争的不二法门。

第一个,我们需要软实力,但更需要硬实力。

文化认知这东西,是妥妥的软实力。

之所以说这东西软,是因为当你没有硬实力时,就只能走“文化认知”路线,虽然我水平不高,但我亲和力高,我不说你差,你别说我孬,咱们大家齐心合力玩情商,夯实了这个位置吃肥,岂不OK?

所以此前有人说,赚钱靠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这句话有道理,但也没道理。

说这话有道理,是因为现实中确有很多缺乏硬实力的人,单只靠着活络的人际能力,照样风生水起。相反,一些有本事的人,却因为缺乏“文化认知”,眼看着企业却无门可入。

说这话没道理,是因为这句话基建在此前固化的环境中,如前所述,此前是资源富足,水草丰美,企业顺风顺水,你有没有本事不重要,大家是否愿意接受你才重要。但此后我们将面临旧企业的大面积洗牌,新的竞争时代,是硬实力说话的时代,这就是大家不再认可董明珠说法的原因。

500

第二个,硬实力,一定要走遍世界才能学到。

硬实力,当然是指一个人过硬的专业能力。

比如一个研发人员,他不需要强调什么文化认知,他甚至不需要这个,他只要把企业最富竞争前景的产品研发出来,就OK。

但这个本事,一定要去海外学——美国在半导体方面,在芯片方面,不停的限制我们,凭什么?

就因为人家处在研发的制高点,最好的研究人员在他们那里,最好的环境在他们那里,最好的理论和文化环境,在人家那里。你不去他们那里学,却窝在家里和一群废物玩文化认知,玩到最后你也是只妥妥的废物,玩不起。


所以未来时代,内卷这个词可以退场了。

所谓内卷,无非不过是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企业不内卷,只讲什么文化认知,就会死得很惨。

个人不内卷,只想躺平,就会被淘汰沦为社会问题。

一定要振作起来,让自己成为有硬实力的人,也把企业打造成不仅讲文化认知,更讲专业技能的实体,这样我们才能渡过未来危机,才会获得在下一个时代的发言机会。

第三个,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打开门,迎接海归的进入。

海归在国内,一没有“文化认知”资源,二没有富足的人脉关系。

只剩下硬实力了。

当然,也有的海归连硬实力也没有,但这类应该是少数吧?

500

海归最大的硬实力,来自于他们对国际市场的宏大认知和更开放的态度,这是我们改开以来最有价值的财富,现在开门迎接这笔财富的企业,就有可能赢得未来机会。而以“文化认知”这种不靠谱借口把海归拒之门外的,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烈代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雾满拦江」阅读原文  (ID:lwwuwuwu)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