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社的前世(从19世纪创立到抗日战争时期)

在我2019年主讲的『液晶战争』中插播了一件往事。那就是在三『峡大坝项目中,中国通过日本出口商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选定了日本钢铁制造业巨头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低合金碳素结构钢板。当时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直接找日本住友金属订货?』巧合的是,这个问题到了我分析2003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业务依然存在。因为京东方项目负责人皇甫鲁江在2000年就在日本积极活动,希望通过日本厂商合作实现液晶技术在中国的转移,然而这些厂商闭门不见,中方不得不委托日本商社出面联系沟通。日本商社就像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日本商社』在一百年前就开始活跃在中国大地,为中日交流做了不少工作。但随着日本军国野心膨胀,『日本商社』从『衣冠楚楚』变成『衣冠禽兽』。俨然是一群穿着西服的日本兵。而战前和战后的日本商社又有所不同。为了了解『日本商社』的前生,我决定采用央视『大染坊』(侯勇主演)。这部民国民族工业的凄美悲剧有一个无法忽视的角色:日本『东亚商社』,社长腾井。日中商人决死交锋也成了全剧主线。虽然《东亚商社》是虚构的,但它代表了在战争期间的犯下种种罪恶行径的日本商社。社长腾井本人,也是从『朝气蓬勃可有一番作为』到『痴迷帝国幻想陷入疯狂战争』的全体日本国民的经典写照。本人将会以『大染坊』剧情推进,解读《东亚商社》背后的故事!

=================================

=================================

首先介绍登场人物,陈寿亭是中国民族工业代表人物。侯勇的演技堪称完美。流浪儿差点冻死在大雪天,被一家染坊拣去做了伙计,从此接触印染开启一段传奇故事:从周村到枣庄,去青岛战济南。商战交手无数却始终有一个日本人紧跟其后穷追不舍,他就是《东亚商社》的社长腾井。

500

左边为侯勇扮演的中国商人陈寿亭

陈寿亭和腾井并不是一开始就激烈对立的。腾井最早是陈寿亭的合作伙伴。随着战争的爆发,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直到中日商人决死谈判中,陈寿亭还是在怀念过去的美好往事:『过去你多好啊,不但卖给我机器还帮着我买机器。你请我喝日本清酒,我请你吃饺子,给你唱歌』。这段话恰是描述『日本商社』也有过朝气蓬勃真诚友善的一面。

 

在19世纪末,准确的说是1874年(明治7年),日本商人所从事的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仅占0.44%,而99.56%的贸易总额完全由外商控制。日本明治政府建立之日就考虑如何打破这个局面。被后世称为财阀系『综合商社』的三井,就因为其家族负责明治政府的通商和汇兑的全部业务发展壮大。1876年三井物产公司建立,翌年成立上海支店,值得说明的是,日本商社是比日本国旗还早一步进入中国,这些商社是日本对中国贸易的中坚。

 

紧接着三井于1879年成立香港和纽约支店,1880年伦敦开设支店。这种扩张速度不要说当时,乃至现在看来都是惊人的。我国商人虽然也有杰出代表,例如陈嘉庚先生的南洋橡胶产业。但我们这里谈到的『日本商社』是指『综合商社』而非『专业商社』。他们不仅起步早,实力雄厚,经营能力强,经营业务广泛,还是明·治·政·府为实现对外贸易而重点扶持的对象。『综合商社』与『银行』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例如三井家族建立三井物产的同时也建立三井银行,倒不如说三井物产和三井银行确立了三井财阀的基础。相对于近代中国银行还停留在『钱庄收高利贷』,日本银行通过向『综合商社』提供巨额资金,不但规避风险提高效率还确保了金融机构经营安全。举个例子,1877年靠贩卖砂糖樟脑的小贸易商店『铃木商社』依靠发战争财成了暴发户,但是没有财阀支持也没有日本银行支持(与铃木合作的台·湾银行无法提供周转的巨额资金),最终铃木商社于1927年破产。有学者认为日本『综合商社』只有财阀一路可走的时候,原名『加贺屋』的『岩井商社』却在没有财阀支持下,积极争取银行合作,甚至促成了商社依靠的山口银行与鸿池银行合并成立三和银行,做到了保住自己也保住了银行。这些看起来颇为神奇的操作,使日本商社飞速成长,其经营理念和战略眼光也得到了跨越提升。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甚至在1920年以后国内发生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日本商社』不但活下来了,而且队伍不断的壮大。当他们没有卷入帝·国·战·争·的·野·心计划前,作为中国商人的合作伙伴,无疑是最好的。

 

无论是三井、三菱、东阳棉花,日绵,江商、岩井、兼松、安宅、日商、大仓商事、浅野物产。他们在战前都在积极的搞活流通领域,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就出现了《大染坊》第六集,腾井一再向日本国内的设备制造企业发送电报询问,尝试联合日本厂商生产出中国商人当时要求世界最先进的染织设备。虽然和中国人的交易利润并不丰厚,但是腾井宁可冒着亏损的危险也不能把买卖让给德国人。用他的原话就是『这套机器从表面上看,价格并不高,约四万元中国币,但是中国的货币是银本位的,他的国家很大,货币总量却很少,所以币值很大。如果把这笔款子换算成日元,数目是相当惊人的。这样的交易对于我们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对我们国内企业来讲,也会得到足够的重视。』

 

所以中国商人在得意于渔翁得利鹤蚌相争的时候,日本甘愿奉陪到底其实是另有盘算。日本国内制造业和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日本商社』赔本赚吆喝的奉献。所以也就有了《大染坊》第九集,受到日本侵占胶州湾事件波及,腾井的坯布提前到港无人购买。耽误军部运军粮的腾井面临杀头的危险,不得不向低头向陈寿亭求援。他万般无奈之下吐露当年这笔机器买卖还赔进了600块中国币。『顺带』还吐露竞争对手利用关东军压迫商社进行不平等贸易。而这也揭露了『日本商社』从出生那一刻就带出的不少肮脏。

500

关东军虽然没有露脸,但在《大染坊》多次提到

就像日本三井家族成立三井物产的第一天,就在为政府进口军用呢(ni第二声)。其业务迅速扩展到贩卖军火。而其进口煤炭业务也远远没有字面上那么单纯:甲午和日俄两场战争的日本船用的都是英国煤,而三井物产完全承购。日本军队用的澳洲马也是三井进口。三井甚至可以满载枪炮弹药和军需用品的船只直接驶入横须贺军港。而在二战中三菱拥有了三井不具备的强有力重工业部门从而大放异彩。这里要特别提醒:日本商社的壮大和市场自由竞争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们都是『垄断贸易』的行家。他们在日本国内怎么操作本与中国人无关。然而当日本用侵略扩张的目光看待中国的时候,中国经济主权也岌岌可危了!

 

随着『大染坊』剧情推进,日本商社从『友好的合作者』迅速转向『危险的侵略者』。如果说腾井被关东军胁迫是无奈,腾井面对陈寿亭诉说自己的女儿在日本读初中就要学步枪射击,声泪俱下唱起日本歌谣,还算是良心未泯。那么随着军国主义把日本的每一个老百姓都变成了吃人的魔鬼的时,连腾井这样的生意人也变成了『穿着西装的日本·兵』。

500

腾井的转变在剧中也是很突然的,不了解历史的人可能无法适应

《大染坊》里描写中日商人对决是从腾井强行收购青岛大华染厂开始。而在现实中,商社垄断贸易,压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强买强卖,冲击中国的经济主权。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掠夺性农业经营规模最大的是东亚劝业株式会社。其经营的农场有奉天、通辽、大来、东山、哈番等农场 ,另外还有许多公司共 200多万亩土地。三井物产会社是掠夺东北农产品的专门机构。尤其是东北的大豆,在欧洲继续榨油原料和家畜饲料却由于印度埃及美国棉籽收成不好供应困难之际,使三井的三国间贸易从1897年不过10万日元一下子飞跃至5000万日元。数量之巨大,金额之巨大,令人瞠目:三井物产会社 1912年至 1926年掠夺大豆占东北大豆总产量的 80%—80.7% 。1908—1931年日本共掠夺东北大豆 3094千余吨 ,豆饼 31452千吨 ,豆油 2716千余吨。每年供应大米 242千石 ,还大量向日本国内运输。

500

腾井在第十一集强买中国工厂 已经是杀·人·魔·鬼,哪怕是美国人贝格尔,也一样杀。

到这里已经不必假惺惺,更不必圣母『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恰恰相反,日本商社经过了短暂的犹豫后,便死心塌地的支持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为的就是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对三井来说,就是『军财抱合』。而《大染坊》中腾井张口『帝国利益高于一切』闭口『我们的身后是一座帝国』。恰似列宁的解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说的就是资·本·主·义推动军·事·侵·略和扩张,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别国的经济资源,向别国倾销商品,攫取垄断利益。

 

所以日本学者回顾当年在中国做的那些事是没有负·罪·感的,因为他们在国内就是围绕『扩大势力范围=垄断市场』打转,在中国也是如此。『亡·国二十一条』,1915年5月中日缔约,仅两个月之后,三井物产召开大会讨论如何在满蒙和山东开疆扩土。从矿业,铁路铺设,通信机械,电线,电缆,电气机械,纺织机械等领域都进行了周密策划。随着东三省的沦陷,中国企业的逃亡开始了。而日本商社像日本兵一样追杀中国企业。从『配合军·国·主·义的帮·凶』转变为『寻求战争』,『成为战争·犯·罪的同谋』。在《大染坊》后期,日本《东亚商社》在济南建厂第一天就做了一场大爆炸纪念在中国开辟新战场。

500

腾井此刻俨然是一个军·国·狂·徒,一个穿着西装的日·本·屠·夫

腾井已经不屑于停止原料坯布供应,这种『断粮』既然不能威胁到远在山东的中国印染纺织业,那就采用倾销的方式逼迫中国企业家集体自杀。孤注一掷,自信爆棚,气焰嚣张,丧心病狂的嘴脸在电视剧中表现的淋漓精致。

颇为讽刺的是,在《大染坊》中,陈寿亭与腾井最后的交锋,恰恰是利用了日本商社在大陆『垄断经营』。下面这段话我打出来,各位读者可以回到《大染坊》第20集,直接从开头看起即可。

『我派了十几个人去东北,你们控制着整个东北市场啊,你们在东北市场染色布卖两毛八一尺,花布卖三毛二一尺,真狠啊,你们这是榨中国人的油啊。除了你们日本本国的布,只有你的思雅牌才可以进入东北市场。你为什么不一开始拿你青岛的两个厂和我拼?因为你能获得暴·利,你舍不得』

『腾井先生,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往东北走·私·布吗?成千上万!小到几丈,大到几件。你还用运到济南来吗?根本不用,我在青岛就全部给你收了。我要把你一毛二一尺的布装上火车,沿着唐山古冶滦县一字摆开,根本不用到山海关,一下子就把你东北市场全部给你冲垮』

『你们在东北实行的是专营制度啊,那些日本商人看到你不通过专营,私自卖布,甚至参与·走·私,把你告到国内,腾井先生,你还有命吗?』

『你还拿着大华元亨吓唬我,呵,好啊,来吧。有多少我要多少。我再从承德外围给你摆开一字长蛇阵,沿着察哈尔经草原全部给你向东北扩散,这是你们占了东北啊,要不然,我把你的低价布买过来,全部给你运到日本去』

『腾井先生,你知道卢家驹先生干什么去了吗?他就在唐山。他和我天津那两个高级经理正在待命,另外还有八个最大的·走·私·贩·子·,我一个月之前就收了你一千件布,现在我只要一个电报他们就开始放货,立刻沿着铁路向东北冲,顶多四天,绥中兴城锦州新民一直到沈阳,全是你的低价思雅牌!腾井先生,你希望这样吗?』

500

让腾井最害怕的其实还是他身后那个·疯·狂·的·帝·国·

可惜,可叹,《大染坊》只能让中国人在饱含血泪的屈辱史中做了一个美梦,但梦总会醒。

1937年日·军进·犯·山·东,随着韩复榘的溃逃,陈寿亭一生的心血只能付之一炬。而从屏幕前晃过神来,二战后那些日本商社改头换面又活跃在中·日·经·贸。他们又变得『道貌岸然』了。但在另一面,安倍内阁制造了可怕的怪物。为了世界的和平,遍布在中国蓝天大海深山戈壁的无数双尖利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日本。《大染坊》里腾井发自肺腑忠告陈寿亭『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是要吃亏的。』孙明祖厉声怒喝『中国人,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被一个外国人·逼·得·走投无路!』赵东骏哀叹『你说就一个腾井,就搅得咱心神不宁,说好听的是搅得,说难听点是吓得啊!』我们长谈勿忘历史,并不是在乎日本人『躬匠精神』,而是不要忘记当年国人的血与泪。提醒子子孙孙,若要岁月静好必须放弃幻想负重前行。

 

当然了中华民族兴亡的重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担,做中国人也要按照基本法来,不能造个·大·新·闻·批·判·一·番然后跑得比·香·港·记·者·还快。有些人做不了日本人只能做精神上的日本人侮辱同胞糟践祖宗引以为乐。一些没有练成蛤蟆功的却自比『西毒欧阳峰』,对我这样的乡野教书先生自然是不爽的。送给黄药师的人头多我一个也没关系啊,只是黄药师收不收是一个问题,中国还有多少我这样不愿意低下为奴的头颅?砍的干净吗?日本侵略者当年都没砍完,这些癞·蛤·蟆能又能怎样呢?穿着军装去烈士陵园玩cosplay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