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韩国瑜」VS「讨厌民进党」?

「讨厌韩国瑜」VS「讨厌民进党」?

 

  韩国瑜「复出」的第一个站台辅选项目,给了国民党高雄市议员候选人许采蓁。这具有两个意义,其一是要在「跌倒在地」的高雄市重现其实力;其二是报恩,因为许采蓁是高雄市议会前议长许昆源的女儿,在韩国瑜的「高雄市长罢免案」通过当晚跳楼身亡,许家决定推举其女儿许采蓁接棒参选市议员,既是克绍箕裘,也是承接许昆源的选票资源。韩国瑜把「复出」的第一场站台给了许昆源女儿许采蓁,是为了纪念许昆源,并展现报恩之意。

  韩国瑜在被国民党中央委任为助选团副团长之后,对自己如何「复出」,自己的辅选站台对国民党的选将究竟是「补药」还是「设药」,也颇费踌躇。虽然他创造了「韩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讨厌韩国瑜」的情绪。在某些地方,韩国瑜是「补药」,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是「泻药」,可能会重新激发起「讨厌韩国瑜」的情绪,对国民党未必有利。

  在国民党的选情处于劣势的地方,特别是南部县市,在今年「九合一」选举的热度冷清清之下,对国民党选将的造势非常不利,很可能会遭到严重挫折。作为少数能点燃国民党支持者热情的韩国瑜,在这些地区站台辅选,可能会再度唤起四年前「讨厌民进党」的情绪,为国民党催发出更多的选票。反正国民党在当地胜出的机率不高,就「死马当作活马医」,说不好还能创造奇迹,至少是可以深发逆反心理,巩固及提升国民党的基本盘。

  而在高雄市,本来在四年前的「九合一」选举中,韩国瑜引发的「韩流」,除了是将韩国瑜推拱进高雄市政府大楼之外,还充份发挥了「母鸡」的作用,带领国民党高雄市议员候选人,夺得过半议席,并因此而拿下议长座位。但在韩国瑜被罢免高雄市长,及议长许昆源也跳楼自杀后,尤其是在高雄市长补选中,国民党候选人李眉蓁低票落败,国民党的气势比此前更低。

  有点奇怪的是,如果说国民党员的人数计算,高雄市在全台各县市中,还是名列前矛的。而左营、冈山等军事基地,因为眷村成群,也一直是蓝军根据地。但自从陈菊团队在高雄市长选将中搞「奥步」,以些微优势票数当选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去蓝化」运作,再加上南台湾一片「绿油油」的大环境,国民党在高雄市的党员人数多的优势就发挥不起来,甚至最后连左营区的一席「立委」也让民进党拿走,全高雄市八席「立委」都是民进党,国民党「挂零」。

  在此背景之下,韩国瑜的「复出」,就很需要讲技巧。现在看来,他是有勇无谋。在本周一为许采蓁站台辅选时,虽然吸引力约六千群众与会,他一出场就让全场沸腾,显示「韩流」威力,而且他本人也确实是妙语连株,金句连发,全程说了二十分钟完全不看稿,再显韩式幽默,但却只是得到「同温层」的围聚取暖,却无消弭其他群体的怨怼。

  那就是,当初他能创造奇迹,拿下高票当选高雄市长,是除了国民党基本盘尽情发挥之外,更是由于那些被其「货出去,人进来,高雄发大财」竞选承诺所吸引的中间及浅绿选民的支持,希望他能真的翻转高雄市,改变民进党管理高雄市十多年,变成全台最差的大城市的落后面貌。而韩国瑜在当选并就职后,虽然在维修马路及下水道等日常市政等领域,确实是做得不错,也虽然曾经访问大陆和港澳,签署了一批合约,但不旋踵就去参选「总统」,未能落实竞选时许下的承诺,因而那些投票给他的中间及浅绿选民,大有「上当受骗」之感。这也就是在「高雄市长罢免案」中,投下同意罢免票,竟然多于在市长选举中投票给韩国瑜的重要原因。

  其实,国民党之所以能在四年前的「九合一」选举中大胜,是得益于「讨厌民进党」的氛围浓烈,而非国民党有什么较佳表现,亦即并非等于是选民们支持国民党,只是对民进党投下厌恶的情绪票而已。但似乎国民党的当事人尤其是韩国瑜本人,却未能参透此中的道理,被高涨的「韩流」所误导,因而在尚未来得及呼应高雄市民的期待,兑现在竞选期间对高雄市民的承诺,亦即未能在高雄市长任内作出政绩,使得「并非支持国民党」的心理发生蜕变,就迫不及待地「被动参与」国民党党内「总统」初选,让部分高雄市民颇不谅解,而且也扰乱了国民党内的既有秩序。而且更棘手的是,就连国民党内,也有部分「经济蓝」和「知识蓝」,都滋生了不屑于韩国瑜的情绪,再加上「韩粉」的强烈排他情绪,容不得在党内初选中支持其他国民党候选人的国民党员和民众,等于是「绑架」及「架空」了韩国瑜,而韩国瑜又未能在初选结束,确定由他代表国民党出战「总统」大选之后,当机立断以恰当方式制止「韩粉」的「关门主义」情结,因而形成了韩国瑜的造势场合很虚撼与韩国瑜的民调不相适应的强烈反差现象。

  因此,韩国瑜当晚没有向那些「上当受骗」者道歉,没有向全体高雄市民道歉,检讨其「落跑市长」的错误,是当晚站台辅选的最大失误,亦即抓不准自己是「补药」还是「泻药」区别的关键之处,白白地流失了「复出」首次站台应有的效益。他的「第一击」虽然打了出去,但并不是有力的,可能会影响此后继续为国民党战将站台辅选的效能。

  不过,在大范围而言,韩国瑜还是再次创造了奇迹,就是形成了「讨厌韩国瑜」VS「讨厌民进党」的态势,亦即以一人来对应一党。虽然民进党秘书长林锡耀昨日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声称在野党要塑造「讨厌民进党」的氛围并没有成功,但也不得不承认,选情对民进党很不利,还是间接暗示「讨厌民进党」的情绪正在蔓延。

  实际上,「讨厌民进党」的氛围正在形成,只不过是尚未达到四年前那样的程度,但也已有一定的规模。在此情况下,韩国瑜的站台辅选,就要「扬长避短」,将「讨厌韩国瑜」压缩至最小,将「讨厌民进党」扩延至最大。主要是在国民党的艰困选区贡献力量,尽量避免去国民党选情乐观的台湾中北部的县市,避免在「韩流」卷入之后,被民进党反向操作,激发起「讨厌韩国瑜」的情绪,从而掩盖了「讨厌民进党」的氛围,弄巧反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