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对2040年美国航母舰载机发展路线的建议(2)
上一篇中,本文讨论了关于防空反导作战在未来的组织方式和对新型武器装备的需求,本篇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对地打击和反舰作战
未来的对地和反舰打击行动将需要在航母编队500-1000海里外进行,具体距离根据敌方攻击能力而定,在这个距离上可以通过航母编队防空作战能力将敌人的攻击削弱到可以承受的程度,而同时又不至于削弱航母舰载机联队的进攻能力。航母航空联队因为投射量不如陆基轰炸机,因此打击的目标应该是一些较小的,或不算很坚固的目标,例如地面部队、南中国海上的岛屿设施,或者孤立的近岸指挥控制中心或传感器设施。
由于岛礁目标固定,且缺乏部署大量密集防空火力所需的空间,如果得不到舰队的保护,相对于航母打击大队确实是较易受攻击的目标
航母打击距离延伸到1800公里以上的话,意味着它可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发起打击,这比深入东风-21D的射程要安全多了……
类似的,航母航空联队需要在500-1000海里距离上执行反舰作战,以阻止敌舰对航母或者航母负责防御的岸基设施进行打击。通过使用防区外武器例如JASSM导弹,舰载机将可以在距离本舰更近的地方发起反舰攻击。但是,此类导弹过于昂贵,远不如小直径制导炸弹这类武器,而且在反舰作战时,舰载机可能难以每次都投射数量足够的LRASM导弹之类的昂贵武器。因此,对陆或反舰作战需要混合使用高生存力的攻击机,并组织进攻性制空行动(OCA)提供掩护,同时实施电子战行动和使用高突防率武器。
反潜作战
随着潜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扩散和发展,为了掩护舰队和岸基目标,反潜作战的重要性正在增长。今天的反潜作战平台,例如P-8A波塞冬巡逻机,在执行反潜作战的时候存在着易受攻击的缺点,无法靠近大国对手控制区执行反潜行动。而MH-60R反潜直升机,则没有足够的航程来阻止敌人潜艇靠近到发射反舰导弹的范围之外。所以为了在对抗区域内实施反潜作战,美国海军需要更加依赖无人传感器平台,来搜索和发现敌方潜艇。航母舰载机联队将在无人平台发现敌人潜艇后,在1000海里外执行反潜打击作战。这将让反潜巡逻机靠近敌方空域,因此这些未来的反潜巡逻和打击飞机需要更强的生存能力。
无人机反潜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已经进行了使用MQ-9“收割者”与声呐浮标联通的反潜试验,中国彩虹、成飞无人机等企业也在积极开发反潜无人机
攻势制空和电子战
美国的对手将会组织自己的防御性指控巡逻作战来保卫其重要目标。美国舰载机联队必须组织攻势制空巡逻行动,来掩护己方攻击机接近目标,以使用短程的打击武器。这些掩护机群还要具备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的能力,除了攻击敌方的制空战斗机,还要采用发射自航空中假目标、可消耗的电子干扰无人机等手段,来扰乱敌方防空情报系统和防空武器。航母舰载机联队的攻势对空作战机群和电子战机群,还可以视情况机动支援防空作战,以在远距离击落敌人轰炸机,保护航母。
波音关于FA-XX战斗机的最新想象图仍然是这幅样子
而掩护任务则需要综合使用远程战斗机,来与敌方的防空巡逻机作战,他们将可以掩护携带攻击载荷——包括导弹和无人机的攻击机。攻击机可以发射的无人机可以执行电子干扰、传感器平台或诱饵任务。未来攻击机要能携带远程干扰机,如为EA-18G设计的NGJ电子干扰吊舱。
美国陆军用测试“灰鹰”无人机测试携带电子干扰吊舱
未来舰载机联队的飞机和组成
随着环境和任务概念的变迁,舰载机联队也需要新的飞机和组织形式。本报告将对从今天到2040年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所需要的新型飞机提出建议。
远程多任务高生存性无人作战航空器
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在联合防空反导行动、侦察监视与目标搜索、对岸打击、反舰、反潜、电子战任务中,都涉及对新型平台的共同需要,包括更高的航程和留空时间、更高的生存力、更高的载荷能力,以及能够与现有舰载机联队共同作战的能力。通过使用有利于节油的气动布局,达到3000海里的不加油航程,同时该机还应该具备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外形、电子战系统和自卫武器来实现较高的生存力,使用翼身融合结构或传统机身机翼构型的无人作战飞机将可以在机内或机外携带和今天的作战飞机相同的载荷。并且,由于没有驾驶员,无人机将可以在能够进行空中加油的时候,具备比有人飞机更高的留空时间。大型无人机将可以携带精确的远程被动制导,低拦截\探测概率的武器,并且,它未来也可以用来携带电子干扰机或定向能武器。
说了半天,这不还是当年UCLASS的思路么?图为X-47C舰载无人机
无人电子战飞机
美国海军计划将EA-18G电子战飞机用到21世纪30年代或更久,但是它最有价值的防区外干扰能力很可能是无法持续的,因为现代的被动探测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同时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的射程也在迅速提高。所以一种具备隐身能力的平台,例如无人机,可能成为新的电子战平台,可以将EA-18G所使用的电子战吊舱安装在其弹舱内,而在机翼和机身表面安装共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
E\A-18G电子战飞机用上30-40年,实在是有点太小看对手了……
与EA-18G及其基于电子战吊舱的电子战系统相比,将电子战系统装入飞机的机身将可以获得更大的天线孔径,这意味着其被动传感器的敏感度可以更高,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探测敌方电子威胁,并且向更多方向上的发射电子战信号,而其干扰波束也会更加狭窄。结果就是,新型的电子战飞机将可以更加深入高威胁的空域来执行干扰或电子侦察任务,同时其波束灵活性和供电水平也更高,这可以显著降低干扰机被敌方探测和打击的风险。电子战飞机还可以携带和发射可消耗性的电子干扰无人机和导弹,因此这架飞机将可以执行侦察监视与目标搜索、干扰、诱饵和扰乱敌方行动的任务。
无人空中加油机(MQ-25)
通过使用无人空中加油机,舰载机联队将可以在1000海里外执行制空巡逻任务,这将可以让航母远离敌方高威胁海域,航母打击群将有能力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应对敌方的远程威胁。
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MQ-25能携带15000磅燃油,在距离航母500海里的地方给F/A-18和F-35战斗机进行加油。
MQ-25将是一个开始,未来航母上无人机的价值可能非常重要
为了真正发挥MQ-25的潜力,我们建议将这种飞机重新定义为多用途无人机,而不是在研制阶段仅仅将任务限定为空中加油。该机应该具备通过改装执行侦察监视、攻击和电子战任务的能力,等到2025年该机服役的时候,其应该具备这些能力。在风险较低的时候,可以使用MQ-25执行打击任务,这对于未来的舰载机联队而言,增加了一种较便宜的执行侦察、电子战和攻击任务的手段,不过它还仅能在威胁较低的环境下执行这些任务。
远程战斗机(FA-XX)
未来的舰载机联队的远程防空,反巡航导弹,以及护航行动将需要一种具备拦截敌方飞机和巡航导弹的舰载战斗机,其武器应该包括远程空空导弹和定向能武器。上面提到的大型隐身远程无人机可以执行一部分此类任务,尤其是在靠近敌方传感器和防空系统的敌方。
而在距离航母100-200海里上执行反巡航导弹制空巡逻任务,对生存力的要求可以低一些。因为此时这些飞机将可以在己方舰队和战斗机的防空范围内执行任务。类似F/A-18E/F战斗机或者某种改进型MQ-25也可以执行此类任务,尤其是如果它们能够装备激光武器或者高能微波武器的话。
然而,护航任务和攻势制空行动的话,就需要一种远程战斗机,这种飞机必须能够与敌方防空巡逻的战斗机进行对抗,以让美国陆基攻击机靠近敌方目标并使用短程打击武器。因此这种未来远程战斗机的航程、传感器性能,以及武器携带能力都要大大超过现有的战斗机或多用途战斗机。可以用现有战斗机或多用途战斗机进行改进, 通过减少武器携带能力或者改善燃油经济性,可以提高它们的航程,这种改进战斗机方案有可能比发展一种全新的战斗机要低。
用现有机型改进一个……恩不错……
未来舰载机联队的构成
建议中的2040年舰载机联队,相比目前计划中的未来舰载机联队具备更高的航程、留空时间、生存力和载荷携带能力。
目前计划中,到2040年的舰载机联队应该拥有20架F-35C和24架F/A-18E/F或FA-XX战斗机。
而我们建议的未来舰载机联队拥有18架多用途无人机,10架FA-XX战斗机,10架F-35C战斗机,以及6架无人电子战飞机,看起来两者的载荷投送能力相似,这个建议中的联队可以将这些载荷投送到2倍远的距离上,或者在制空巡逻中停留2倍的时间。此外,该计划中联队所拥有的MQ-25的数量也要更高,以提高舰载机联队的作战距离和留空时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