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战争,不应捕风捉影,应该立好切实的观测点

关于最近俄乌的战局,我还是想再说几句:

500

1)哈尔科夫这场仗被舆论过分地渲染,以至于对俄乌战争整体的态势的观察被削弱。

所有人都想着“转折点”,这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所以我才会强调,哈尔科夫是虚侧,赫尔松是实侧。俄军在哈尔科夫是没有死守的意志的,这种意志取决于上面对这个地方的重视程度。

当然可以说是玩空城计玩脱了,但是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重要的兵力放在那里,那一定说明这个地方是更重要的。不会有人玩空城计玩得连底裤都不要了。

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篇文章中否认俄军在哈尔科夫的失利,包括那些所谓的战术层面的问题,以及菜俄的称号。我始终在强调这件事情本身被过分渲染,这种渲染本身就是西方舆论战认知战的一环。

我们对俄罗斯的真实实力保持一个客观的,具有底线的清晰认知这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我们大多数网友对俄罗斯所谓客观的判断,仍然是锚定在美国的舆论战所构造的信息茧房上。

这就使得这种客观与理性失去了意义。

要明确哈尔科夫一役对于俄乌战争的真实影响。我们就必须从战略上看清楚俄军在意的重点。这也是为何我说赫尔松很关键,因为他是保障南线的重镇,是俄罗斯扩大领土的实侧---不然的话,也不会急着搞所谓的“赫尔松公投了”。

这种待遇,哈尔科夫可是没有的。

站在我的角度,我从来没有否认乌克兰此次反击获得战略性战果的可能。但前提一定是拿下赫尔松。当然你可以说乌克兰可以从哈尔科夫继续前进,威胁卢顿二州。但乌克兰到底有没有这种持续作战的战斗力,这是存疑的。

此外,战场上短期内的阵地的反复争夺,不应该作为给长期战局发展定调的绝对依据。

如果真要从这个角度切入看,那我们可能就需要观察更长的时间。

就如同俄罗斯几个月前拿下了哈尔科夫,几个月后可能会丢掉;这点对于当下的乌克兰军队也是一样的。

最终具有参考价值的战果,仍然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而从乌克兰官方最近几天对战果的官方宣报可以看出,他们强调的更多是夺下了xx土地,这就说明至少成建制歼灭俄军的事情是没有发生的,倘若真发生了,哪怕发生了一丁点,那都会被西方媒体大肆渲染。

此外,我还要说一句,乌军在哈尔科夫的得手,很大程度是用自己精锐的兵力攻击到了俄军虚弱的防线。从军事角度来说,以实击虚算是一种成功的军事行动,但是否能因此决定整个战局的走势,这还是要长期观察的。

对于俄罗斯来说,哈尔科夫及其背后的卢顿二州紧挨俄罗斯领土,守起来相对于南边的赫尔松来说更有回旋的余地。乌克兰精锐越往东走,进攻难度就会加大,虽然目前乌军有意扩大战果,但到底能扩大多少,这其实是说不清楚的,也不会像互联网上炒得那么热火朝天。

还有一点是我比较在意的,即俄军在没有遭受较大的人员损失的情况下,如此突然而又全面地撤退,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要么是像网上所说,俄军失去了战斗意志,不想打了,润了;要么是吸引乌军的主力进来,准备后期来一场歼灭战?

当然,对于后者的可能性我并不乐观,整个中文互联网大概也没人敢对此断言。毕竟菜俄的人设是做实了的,当下我们着实要尊重这种人设,以最糟糕的情况来推绎战局的发展。

但客观事实是乌军主力已经进去了,而乌军主力证明了其具有攻占哈尔科夫的能力。

但是否具备进一步扩大战果的能力,这取决于俄军在保卫卢顿二州甚至自身本土时的战斗意志了。

个人觉得如果俄军连这一层意志都丧失掉,那着实可以不玩了,因为这对俄罗斯来说,已经是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底裤。

我不大相信普京会连底裤都不要,因此乌军接下来要面对的推进阻力,与“哈尔科夫大捷”时遇到的,应该会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然后说回南线。

很明显乌军对哈尔科夫的进攻,是在南线对赫尔松的攻势受挫之后进行调整的。我们可以说这是“打不下去调整了攻击方向”,“也可以说这是佯攻,声东击西”。

这些都是媒体语言,但一个核心的事实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俄军在南线的军力实,在北线的军力虚。因此乌克兰打南必然会付出更高的代价。就这点来看,如果要让这次反击有成效,打北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这可以说是正中下怀的战果。但却无法从根本上上改变南线战场的重要。

在俄罗斯可见的战略意图面前,赫尔松的价值远高于哈尔科夫---这不算我脑补,因为兵力分布是不会骗人的,真重要的地方,一定会是重兵把守,没人会拿这种战略要地玩空城计,风险太大。

乌军若能解决赫尔松,那么俄军才算是真正地陷入被动。但个人觉得收复赫尔松的难度很大,特别是乌克兰现在仍然试图在北线扩大战果,这客观上来说分散了乌军的兵力。

或者说,乌精锐主力部队梭哈北线,南线自然就无暇他顾。若想拿下赫尔松,就必须将南北之兵集中一点,形成合围,那么对于卢顿二州的攻势就必须缓下来。

因此,我们需要观察乌军对于卢顿二州进攻的虚实,若是虚,则可能是对俄军进行迷惑;若是实,那么集中火力干赫尔松的可能性就小了。

同时,我们也要紧盯赫尔松的战况,俄罗斯将重兵置于此地,这一方面显示出其战略价值,另一方也构成了乌军真正成建制歼灭俄军的机会。

如果乌克兰方面真拿下了赫尔松,那再断言俄乌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也就具有说服力了。

当然,在互联网对乌克兰一片叫好,一片嘲讽菜俄的时候,我个人也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我认为哈尔科夫的虚侧牵制了乌军大量的主力,这对于乌军在短时间内改变整个俄乌战争的局势是不利的。

如果俄罗斯没有低靡到卢顿二州都放弃抵抗,那么哈尔科夫极有可能是乌军北线战果的边际效应递减点。

过了这点,再向东会得不偿失。此刻明智的做法是向南合围赫尔松地区,打击俄军真正在意的战略要地。

但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一旦大军南下,哈尔科夫这边又会空虚。所以落实到现实层面,乌军要彻底稳固住哈尔科夫的战果,其实是需要时间的。

对此,只要俄罗斯方面懂得如何增加对面稳固战果的难度,那就能够让哈尔科夫这个虚侧牵制住乌军的主力。完成这个目标,后续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

此外,哈尔科夫大捷,是乌军把家底拿出来梭哈梭出来的战果,这点千万不要忽略。

而对于俄军来说,尚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战场。

虽然大家吐槽俄罗斯不搞全民动员,不出全力。但反过来看,恰恰说明俄罗斯还有家底。至于人家为什么不肯动员,这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我们毕竟不是普京肚子里的蛔虫,说得再多也是猜测。

但一个完全动员起来,且在巨额外援支持下的乌克兰与一个尚未完全动员的俄罗斯之间的较量,已经说明了到底谁的家底更厚,谁更占据整体战局的主动。

我不排除俄罗斯在尚未进行全国动员下就被乌克兰击溃的可能性,毕竟菜俄的人设在互联网上立得很稳。但我也尊重俄罗斯尚有动员空间,乌克兰已经把家底掏空的事实。

我在这里只是建议某些人不要过早地在“哈尔科夫大捷”上弹冠相庆,宣判俄罗斯的溃败,这其实是不理智的。

如果是这样,还能被说成为俄军洗地,那么我只能说,二极管无药可救,语文老师坟头蹦迪。

此外,从俄乌双方军方发言来看,似乎俄军更在意对于乌克兰有生力量的杀伤,乌克兰更在乎对于地盘的夺取。

500

这种现象让我隐约感觉俄军是在以地换人乌军是在以人换地,结局如何,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2)对于基础设施的破坏,会为俄军提供跟多的战术选择

俄军对哈尔科夫电力系统的破坏,并不是说看单发的破坏力有多大。其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俄军在逐渐解开封印,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战术选择。

基于俄军从2月份开战一来,一直过于“文明”的战争方式,我做出如此判断,理应是相对客观的。

可以说俄军从开战以来对于战争道义的过分执著,给予了乌军喘息的机会。如果从现在开始不顾及这些道义,就要给乌军带来重创,那么战术选择的多样性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当然,我看到有人说乌军可以反击摧毁克里米亚的跨海大桥,然后给俄军包饺子。这个想法当然是有可能的,但这就要回到我之前所说的另一个客观现实了,即要威胁到克里米亚这一块,赫尔松是必须拿下的。乌军能不能在克里米亚包饺子,这是后话。

这一点的核心在于,俄军可以打出更效率的战争,这种可能性对于乌军的反攻会造成极大的麻烦。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我所说的是一种可能性,俄军到底敢不敢这么去打,那是俄军的事情。

同时,结合第一点中提到的,让乌克兰主力陷在哈尔科夫,增加其占领后的管理成本角度来说,这种打法如果能被俄军熟练使用,那一定是有效的。

3)乌克兰军事行动依赖北约外援,这是乌克兰最大的硬伤

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最关键的一个信息,这就决定了,真正的长期战争,其实是不利于乌克兰的。

正如我在第一点中所说,目前是一个完全动员,甚至要挂着外援输液袋的乌克兰跟一个部分动员的俄罗斯在打架。乌克兰梭哈了,但俄罗斯仍然没有梭哈。

普京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不温不火,不急于梭哈,大概率也是看准了这点,同时他对摧毁乌克兰的外援有着一定的信心和耐心。

近期来看,冬天就是普京的第一个信心点;而远期来看,美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会成为第二个。

这两个变化,对应着6个月之内与2年之内的变化。

冬天打击的是欧洲对于长期支援乌克兰的信心;美国的中期选举,2024年的大选影响的是美国干预乌克兰的意志。

所以我才提到那个男人,那个目前在美利坚被民主党各种封杀,甚至要赶尽杀绝的男人。

如果今年的冬天不能为普京带来期望中的变化,那么相信他对乌克兰的投入会加大;同理,如果战争坚持到2024年,等到的仍然是一个坚决在乌克兰出力的美国政府,那么普京可能就不得不考虑对乌克兰进行梭哈了。

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必须速胜,包括我在俄乌战争一开始也判断俄罗斯得速胜,后来才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为何?因为俄罗斯对于战争的投入远远达不到速胜的要求。

这恰恰反过来说明,速胜不是普京的目的,普京是打算耗起的。而耗的逻辑基点就是“乌克兰军事行动对外的高度依存”

因此,在战场博弈背后,其实是一场更大地缘政治、资源与经济的博弈。

明白这点,无论你是挺俄还是挺乌,就都该认真把局势起码看到明天开春,然后再下定论。

而普京的耗与润是否能奏效,这我不知道,我亦没有这个能力去断言。因此只能看结果,结果说明一切问题。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最终无法将乌克兰的外援削弱,那么俄罗斯必然会在俄乌战场上加码。

因此网友现在吵吵嚷嚷说普京藏着掖着,不出全力,其实说得并不是时候。

4)俄罗斯的困境

通过一到三的叙述,大体把整个战局的基本面理清楚了。

而由此也可以推导出当下俄罗斯所面临的困境:

1)短期内,是否能够守住赫尔松,是否能够稳住卢顿二州

这是军事层面的底裤,失赫尔松,则克里米亚危;失卢顿,则基本上丧失了乌东亲俄的民心。

2)中长期内,是否能削弱乌克兰的外援

乌克兰的外援不断,则会逼迫俄罗斯在俄乌战场加码,最终是逐渐掏空俄罗斯的战略家底。

如果能源危机与冬将军不能帮俄罗斯软掉欧盟,通过割裂美元而加剧美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不能帮他弱化美国的插手力度,那么说俄罗斯会陷在俄乌战争中,打出第二个阿富汗战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与这两个因素相比,俄罗斯自身内部的政治问题反而是一个伴随效应,即这两点废了,那么内部因素自然会加剧。但你要说哈尔科夫的失利就已然触动了俄罗斯高层全面内斗,这就有些过于的“传销味儿”了。

反之,短中期内如果能解决好上述两个问题,那么俄罗斯就会一直在俄乌战争的全局里保持主动,那么即便跟乌克兰耗起,也算是耗得动的。

并且,通过这两个点来观察俄罗斯可能出现的败相,远比逮着互联网上那些捕风捉影的片段信息强一些。

总结:

我非俄粉,也不挺乌。但在此局之中,我稍微希望俄罗斯能赢一点,主要是为了缓解中国在东线上的战略压力,消耗北约的底子。

但这种立场不会决定我用屁股去观测战局。

正如本文所示,无论是对于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我都有他们专属的观测点,基于这些观测点的变化,来判断战争的走向。

对于乌克兰,我的观测点在于:

1)对于俄军的切实消耗,即歼灭俄军有生力量的程度,这会削弱俄罗斯的战略优势,即战争底子,迫使普京对俄乌战场增兵。

2)对于俄军关键战略要地的夺取,这包含赫尔松,卢顿二州。这两地算是俄军的底裤。

3)能否保障持续的进攻能力

对于俄罗斯,我的观测点在于:

1)能够守住关键的战略要地

2)能否在战场之外逐步外界乌克兰的外援

3)为俄乌战争投入的筹码是否增大至梭哈

这些观测点的变动,能大体告诉我俄乌战争相对真实走向。如果其中某一边的某个观测点被突破了阈值,那么战争的天平自然会发生倾斜,反之,则无伤大雅。

而看待战争,不应捕风捉影,应该立好这些切实的观测点。否则整个人的认知就是墙头草,随风摇摆,今天一下明天一下,这样自然也就没了战略定力。

最后我希望大家摆平心态,认真分析战争本身,而不是带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吆喝。

要记住,俄罗斯并不是在跟乌克兰单挑,他今天所面临的一切,也许就是我们今后收复台湾时所要面临的东西。

因此,认真分析,不吆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在熊俄与菜俄之间反复横跳,更不要被西方主导的舆论战、认知战牵着鼻子走,这才是我们普通网友应该从中锻炼出来的素质。

最后,戏雕!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