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色、杀生、荤腥,一个破戒和尚和108条人命

作者 | 陈相忘

来源 | ins生活原创

500

  1935年,天降大雨,山路崎岖。

  红四团战士昼夜奔袭240里,顶着枪林弹雨,他们沿着铁链在火墙密布的铁索上,飞夺泸定桥!

  87年后的大渡河上,这载入史册的一幕,再次上演。

  四川甘孜发生地震后,当地特警队员火速赶往灾区驰援,在行至磨西镇与青岗坪交会处时,却被眼前一条湍急的流水拦住了去路,怎么办?

  无他,唯有逆行而上。

  时间紧迫,人命关天,队员们掏出绳索,先钩住对岸的巨石,然后攀附其上,强渡燕子沟!

500

  绳索上,是无畏的特警队员;

  绳索下,是骇人的滚滚洪流。

  就这样,他们用生命打通出一条宝贵的救援通道,先后成功转移被困群众数百人。

  可歌、可泣,亦可敬。

500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举国上下都心系四川灾情时,有人却在朋友圈开起了「地狱」玩笑?

500

  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

  霎时间,地动山摇。

  有人拍下山体坍塌一幕,强烈的窒息感扑面而来:

500

  也有人发布自己看店时遇到地震爆发的监控录像,明显能看到当时整个人都难以站稳:

500

  但由于地震发生时,正好赶上四川一些地方疫情回弹。

  于是,有人看了监控视频后,故意抖机灵,还配上了偷笑的emoji表情:

  “上联:跑了得病,下联:不跑要命。横批:听天由命。”

500

  有人无聊到在朋友圈发问:

500

  居然还有人回答:

500

  起初,本以为这只是网友们卖弄幽默感的一句调侃,不想,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接棒”下,这些玩笑话,开始变得「恶臭」起来。

  比如,有人看到地震视频中火锅的红油荡来荡去,说:

  “我们都是摇晃的红酒杯,人家四川是摇晃的红油锅。”

500

  却不去想,这是地震发生的瞬间,此后的每一分钟都可能有人遭到掩埋。

  还有人偷拍一位因地震刚跑下楼的大爷,P图后发在网上,“开玩笑”说:

  “大爷果真身手敏捷,姜还是老的辣。”

500

  却丝毫不顾及,就在他随手发上网时,一个人应有的最基本的尊严,又何在?

  更有人“热衷”于编排疫情和地震的无聊笑料,做成表情包,上面写着:

  “疫情、高温、限电三缺一,地震快来!”

500

  疫情、高温、限电,乃至地震,以上每一个对于当下的四川人来说,都是经受过的切肤之痛,却被他们比作“打麻将三缺一”,在各自的群聊框里疯狂刷屏。

  甚至,还有人编起了各种各样的“搞笑”段子。

  比如,他们把地震拟人化,说是为了把人震出来,好“方便”疫情传播:

500

  还说“地震来了跑到大街上的都是武汉人,因为四川人都在烫脚”:

500

  这些段子真的好笑吗?

  说实话,我只觉得无知。

  而比玩笑话和段子手还令人气愤的,是有些人的阴阳怪气。

  四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上空出现了两架无人机。

  有眼尖的网友猜测,这是翼龙2无人机,当灾区面临大面积通讯中断时,“翼龙”无人机空中通信平台可快速飞抵灾区执行灾情侦查、应急通信任务。

500

  然而,有人却在评论区阴阳怪气地说:

  “可以是,但没必要。”

500

  什么叫没必要?

  试想下,在我国无人机技术尚未发展到今天这般先进时,人们一旦遭遇重大灾祸,救援人员深入危急的灾区后,要如何与外界保持通讯以便快速展开救援工作?而人们心急如焚地想要联络到失散的亲人时,又该靠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

  前者必然要冒着更大的生命危险孤勇前行,而后者只能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每一分每一秒。

  灾难,从来不是一场笑话,更不是随意拿来阴阳的谈资。

500

  这也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小事。

  当灾难来临,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人冷眼旁观开烂俗玩笑,却也有人以一己之力、连破三戒,救人于水火之中。

500

  故事发生在14年前,一场8级特大地震突袭汶川。

  而在与汶川仅一山之隔的什邡市,一所妇幼保健院已被震成危楼,随时都会坍塌。

  此刻,一个棘手的难题摆在了院长桂逢春面前:

  余震不断、情况危急,住在医院的30多名待产孕妇,要转移去哪里才好?

  当时,受强震影响,全市各处道路尽毁、房屋倒塌,许多建筑都未能幸免,唯独一座古刹罗汉寺由于木质结构坚韧,受损并不严重。

500

  于是,有医护当即建议:

  可以把全部孕妇安顿到罗汉寺内,所有医疗器械也一并转移到此处。

  但院长桂逢春却皱起了眉头:

  罗汉寺毕竟是佛门净地,一不近女色,二不见血光,这要如何开口是好?

  拖不得了,心中忐忑的桂院长找到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并把院内孕妇的情况一一说明。

  没成想,素全法师很爽快就答应了。

500

  但寺里还是有部分僧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

  一来寺里已经接收数以千计的受灾群众,目前物资匮乏,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接纳更多的灾民;

  二来还是担心接收孕妇在寺里生产的话,会破了清规、犯了忌讳。

  对于这些僧人的顾虑,素全法师只回了一句话:

  “见死不救,才是我们出家人最大的忌讳。”

500

  说罢,他便召集所有僧人,定下三条寺规:

  无条件接收灾民;

  无条件提供生活用品;

  无条件开放仓库为灾民提供需求。

  随后,众僧人在素全法师的带领下,和医护人员一道,转移、安放、照顾孕妇。

500

  期间,为了保证孕妇们的营养,难免是要吃肉的。

  于是,素全法师带着僧人们破了戒,杀鸡炖汤给孕妇们喝。

  因为长期不沾荤腥,白天做饭时,僧人们一闻到肉味就想吐,素全法师便独自留下来,默默在厨房里给孕妇们炖肉吃。

  到了晚上,他便久久跪在佛祖面前,深深忏悔。

  当信仰的外衣被褪去,裸露出的,是善良的力量。

  灾后阴雨连绵,素全法师把寺里唯一一间不漏雨的禅房腾给孕妇使用,两张桌子并在一起就是手术台,手电筒举起来就是手术灯。

500

  但还有一些孕妇没地方躲雨,素全法师就决定把给菩萨挡雨的棚子拆下来,让给孕妇们使用。

  这一做法很快遭到了居士们的反对,认为会对菩萨不敬,素全法师却说:

  “先管活人,再管泥像。”

500

  一直以来,「希望」这个词都很笼统,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如果非要把它具像的话,新生儿的那一声啼哭,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诠释。

  2008年5月13日凌晨,伴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寺里迎来了第一个新生命。

500

  此后,在救灾期间,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出生。

  这一数字,刚好对应了罗汉寺壁画上的108个罗汉,人们也把这些孩子亲切地称为“罗汉娃”。

  而第108个孩子,则是在医护们准备撤离的前一天,因为早产而出生的。

  仿佛冥冥之中,天意也为之动容。

  2011年,当这些“罗汉娃”长到三岁时,他们的妈妈各自从孩子出生时的床单上剪下了一块布,并用这108块床单布,拼成了一件「百衲衣」,送给了素全法师。

500

  穿上那件无比珍贵的百衲衣,看着眼前这一百多个孩子的笑脸,素全法师对人们说:

  “活着最重要的是奉献自己,像一盏灯一样,无论是一千瓦还是十瓦,都必须发光,哪怕是最微弱的光,也能够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500

  《老子》中有讲: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为救人不惜连破三戒的素全法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500

500

  之所以今天跟大家讲起素全法师的故事,是因为他说过的一句话,很触动我。

  他说,“我们出家人最大的忌讳,就是见死不救”

500

  换言之,「死亡」本身并不轻松,它理应是一件被我们严肃对待的事。

  那么,来到当下,我浅薄地以为:

  把灾难当儿戏,同样该是我们国人最大的忌讳。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那些拿四川地震「开玩笑」的人,不会知晓:

  曾有一位妈妈在废墟中被掩埋了整整5个小时,获救后,她说自己一直都在想孩子:

  想着孩子的学校楼有没有塌?

  想着孩子有没有被压在里面?

  想着孩子是不是正撕心裂肺地哭着喊妈妈?

  在那黑暗的五小时里,她想了孩子千万遍,却独独忘了想自己。

500

  因为那些拿四川地震「编段子」的人,不会知晓:

  那个上演“飞夺泸定桥”式救援的“飞绳特警”,叫土登汪秋,他和妻子同是甘孜民警,这次双双奔赴灾区救援,他们至今都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中年迈的双亲,生怕害他们担心。

  在徒手抓绳悬于洪流之上时,他对得起所有国人,却唯独对爸妈扯了谎。

  因为那些趁着四川地震胡乱「造谣」的人,不会知晓:

  「百衲衣」的故事,曾在三年前被搬上银幕,拍成了电影《一百零八》,而电影的男主角,却选择零片酬出演,他的名字,叫做吴京

  同样是在14年前,他一人背上包就跑到了汶川参加赈灾。

  在罗汉寺,吴京和灾民们同吃同住,一起扛物资、搭帐篷,有时累得一顿饭能吃下7个馒头,困到极点倒头就睡,生生被晒掉了一层皮。

500

  十年后,这个躺在树旁根本认不出是个明星的人

  拍出了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战狼2》

  所有这些苦累,吴京嘴上从没说过,他只是做。

  还记得当年汶川地震中那件「带血的婚纱」吗?

500

  如果没有灾难,她本该是一个漂亮的新娘,挽着父亲的手臂,缓缓走向自己的爱人。

  所以,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键盘侠」们,你又何忍拿段子和笑料去娱乐化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灾难?

  不知何时开始,一些网友“隔岸观火”“幽默”造梗的评论甚嚣尘上。

500

  四川地震后,在朋友圈刷屏的梗图

  而这种文化语境,也被世界媒体文化研究者、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形容为“轻佻”:

  “凡事轻佻的口吻,能消解现实一切的沉重和苦难。”

  娱乐至死时代,一切都变得不再严肃,但这样真的好吗?

  对此,尼尔·波兹曼补充说: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试想下,假若有天,当有关灾祸的段子满屏飞舞,人们对于灾难的第一印象会是怎样的?我们的下一代还会认为它是令人苦痛的吗?

  人们是否能够理解,那个抱出泸定2月大婴儿的消防员臂章上「汶川」二字的厚重?

500

  人们是否能够共情,那个前一秒还笑着接受采访,下一秒却潸然泪下的汉子,在去寻遇难姐姐的途中,心里藏着何种滋味?

500

500

  人们又是否能够尊重,那个爸爸和妹妹均在地震中罹难的四川特警,正是此前徒手刨土救出了3人的战士秦晓强?

500

  当苦难被“轻佻”对待,人们习以为常,并不再感同身受。

  或许,尚且存有一颗敬畏之心的你我,会从一个孩童口中听到一句无比刺耳的话:

  不就是地震吗?又没什么。

  而这一句「没什么」,却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苦难的消解,更是对人性本该凉薄的残酷注解。

  所以,

  请正视灾难,

  它并不好笑。

500

500

  素材来源:

  @央视新闻 @腾讯新闻 @环球网 @红星视频 @潇湘晨报 @新浪网 @网易新闻 @四川观察

  知乎文章:汶川地震素全法师连破三戒,救民于水火,108罗汉诞生罗汉寺

  知乎回答:12年过去了,512汶川地震给你留下了哪些揪心的记忆?对你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点击「ins生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