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传统乐器,不光只有冬不拉

  

500

  在五彩斑斓的天空下,在四季流转的旷野上,在每次转场的路途中,每一次的演奏与聆听,每一个自由美丽的灵魂,无不因传统乐器的陪伴而升华。

500

  ▲乐器陪伴哈萨克族牧民行进于转场路途

  源自公众号“图说新疆沈乔”

  如果说骏马与歌谣是哈萨克族的翅膀,那么,传统乐器不失为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伴侣”。

  历史更替的舞台上,时光深处的音符里,它们正款款走来,次第出场……

  家喻户晓“大明星”

  冬不拉

  ( Dombra)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最负盛名的冬不拉。

  冬不拉不仅流行于我国新疆,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也能听到冬不拉的歌声。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亲朋相会,亦或是山花烂漫之际,欢快热烈的阿肯弹唱会上,能歌善舞的男女老少手中,无处不见冬不拉的身影。

500

500

  ▲用冬不拉抒写着生活的苦辣酸甜

  源自公众号“文旅海淀”

视频连接请戳

  ▲《歌从黄河来》

  选手叶尔克别克用冬不拉表达心情

  冬不拉是一首精巧的诗,无论是身段的大小,还是材质的选择,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它的标准长度为一米,种类繁多,大都由整块松木或桦木凿成。

  其琴箱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角形的,以近代诗人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名字命名的“阿拜冬不拉”。

500

500

  ▲阿拜与阿拜冬不拉

  另一种,则是以苏联时期的哈萨克即兴吟唱艺术家江布尔·扎拜吾勒(Jambyl Jabayev)的名字命名的,琴箱为椭圆形的“江布尔冬不拉”,也叫“阿代冬不拉”。

500

  ▲江布尔与江布尔冬不拉

  音量较小的阿拜冬不拉,像沉稳睿智的诗人一样抒发情感,适合用来自弹自唱;音量更大的江布尔冬不拉,像洒脱豪迈的歌者一样慷慨激昂,更适合用来演奏乐曲。

  两种冬不拉的外形和音色各有千秋,就像阿拜和江布尔这两位德高望重的演奏者一样,在各自不同形式的表演上登峰造极。

视频连接请戳

  视频中,哈萨克族音乐大师沙依拉西·加尔木哈买提正在用江布尔冬不拉演奏经典名曲《白哈巴河的波涛》(Ak kabanin tolkini)。

  在“轻拢慢捻抹复挑”间,音符像白哈巴河的朵朵浪花,轻轻拍打着我们的耳膜,抚摸着我们的心房,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很难不感叹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

  情深意重“歌唱家”

  节特根

  (Jetigen)

  冬不拉不负众望的表演谢幕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嗓音洪亮”、音域宽广的“歌唱家”——节特根(Jetigen)。

  节特根也称节特曼、节特康,它的名字源于古语zhety,是“七”的意思。

  节特根是一种卧式弹奏乐器,琴身长一米左右,呈长方形,木盆状音室脱胎于整块木头,使其具有大音量、宽音域的特点。

500

  节特根无松紧琴弦的琴轴,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asyks)作为琴码,因此需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的高低。

500

  这种古老而美妙的乐器是一朵苦难中开出的花。相传,它的起源伴随着忧伤的故事。

  一个老人因为饥荒一连失去了七个儿子,每失去一个儿子,老人就会在木头上拉一根琴弦,弹奏琴弦以寄托对儿子们的思念。在后世的流传中,进而组成了某些特定的演奏形式(küi)。

  这些形式分别是:

500

  ·我的挚爱(Karagym)

  ·支离破碎的翅膀(Kanat synar)

  ·我的爱(Kumarym)

  ·熄灭的火焰(Ot SÖner)

  ·遗失的快乐(Bakyt KÖshti)

  ·黯然失色的太阳(Kun Tytildy)

  ·悼念七子(Zheti Balamnan Airylyp Kusa Boldim)

  哈萨克民歌《草莓》(Buldirgen)

  歌词大意:

  道一声问候 我的兄弟们

  洁白衣领如丝 微微叠起

  如果我为你们引吭高歌

  请不要将我的歌词遗忘

  漫山遍野生长的草莓啊

  如果我没有你们 我的兄弟们

  我的美德何人能知晓

  我美丽的亲人啊 你的美德又有何人能知晓

  悠扬温暖的琴声让我们沉醉其中,对亲人的真挚感情让我们为之动容……

  才貌兼备“俏佳人”

  斯尔那依

  (Sernay)

  节特根的跌宕起伏刚刚画上圆满的句号,随着声声柔和的低语,“窈窕淑女”——斯尔那依(Sernay)的身影由远及近。

  斯尔那依(Sernay),即口弦,它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在技术不太发达的年月里,使用的材料其实也只有泥土和芦苇这两种。

  泥土制成的口弦,称为萨孜斯尔那依,类似于汉族的传统乐器“埙”。

500

  ▲萨孜斯尔那依

  用芦苇制成的被称为哈木斯斯尔那依。

500

  ▲哈木斯斯尔那依

  随着乐器制造行业的技术革新,口弦的制作材料也与时俱进,如今多用铁、铜、银等金属。

  现代口弦形状如钳,外圈中部连簧片,簧舌尖端向上弯曲突出。

500

500

  ▲现代口弦和演奏

  演奏时,演奏者左手持口弦,放置于唇间,右手拨动簧舌尖端。

视频连接请戳

  ▲口弦的演奏视频

  随着拨动的往复,私语般的美妙之音如同说不尽的知心话,徐徐流淌进我们心里。

  非同凡响“小天鹅”

  库布孜

  (Kobyz)

  阔别“少女”斯尔那依,“天鹅”库布孜(Kobyz)“拍一拍翅膀”,悦耳动听的乐声就是它在天空飞过的印迹。

500

  库布孜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部分地区,状如天鹅。因此,库布孜在十分珍视天鹅的哈萨克族人民的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500

  库布孜的琴身是木制的,琴杆装有指板,整个琴的上端向内弯曲,仿佛颀长美丽的脖颈,琴腹呈勺形,完美的弧度就像强健有力的翅膀,再加上音色类似于天鹅的鸣叫声,让人不禁脑补出演奏者一旦松手,这只“天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上天去的画面。

500

  库布孜种类主要有尚库布孜和克勒库布孜等。

  尚库布孜为哈萨克族民间近代流行的一种复合拉奏乐器。它由铁皮制成,犁形,上面固定钢弦。演奏者手上套着手铃,拉奏钢弦,演奏时,琴音与铃声融汇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

  克勒库布孜的制作没有形成工业规模,目前只有在偏僻的山区,才得以寻觅它的踪影。其琴身为整块木料凿制而成,一根马尾做的琴弦,无指板,古朴而简洁。

视频连接请戳

  ▲库布孜的演奏视频

  库布孜与西洋乐器小提琴同属于弓拉弦鸣乐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在音色上、琴身的构造上,还是整体组成上,两者都十分相似。

  库布孜和小提琴一样,由琴箱、弦轴和琴弓三部分组成。不仅它的琴声与小提琴相似、弦轴为小提琴弦钮式,就连琴弓的弓杆也与小提琴弓类似。

500

  如此看来,这只“天鹅”着实不一般——它还是一位优秀的“跨界艺人”呢!

  告一段落“休止符”

  所谓的尾声

  除了上述“登台”的“几位”,哈萨克族的“灵魂伴侣”还有低数着历史年轮的达布勒;其声如呦呦鹿鸣的“心笛”斯布孜额等。

  它们像一首首悠远的民歌,似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唱不尽,说不完,绘就了哈萨克族这一古老民族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

  我国是⼀个极具⺠族特⾊的⼤家庭,每个⺠族都有独特的⻛⼟⼈情,其⾳乐特⾊鲜明,乐器纷繁多样。

  少数⺠族乐器的存在体现了我国源远流⻓的⺠族特⾊,是中华⺠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500

  世界文明的长河里,中华文化是灿烂的一颗星,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它们同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一道,装点着人类文明休戚与共的历史舞台。

  我的朋友,当你感叹“人类的悲欢不曾相通”的时候,请抬一抬头,就能发现,你我望见的是同一片天空。

500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迹忆新疆、疆来电台

  版      主:爱特肯、米合热阿依

  作      者:博斯坦

  校      对:江彩霞

  主      播:乌兰

  排      版:娜迪娅

  图片来源:网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