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与印度各型战机比性能如何?(1,枭龙 VS MIG-21 BISON)

在这次的印巴边境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枭龙”(巴基斯坦叫“雷电”)战斗机成功击落米格-21。关于事情的经过,最近大家也分析的七七八八。印度空军所谓的双方几十架战斗机的混战,基本就是在口胡,而所谓F-16参战的消息,虽然昨天印度号称发现残骸,但这块完完整整,干干净净,清清楚楚写着型号和序列号的残骸……咱们且不说它身上的种种疑点,即使确认是F-16参战并发射的导弹,它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顶多能说明巴基斯坦有F-16参加战斗并且发射的导弹落入印度境内。

目前有比较可靠的消息,依然是扬基老师提到过的,巴基斯坦枭龙项目组前负责人在推特上的证实。再加上其他几个相关消息源,应该说,26中队的哈桑中队长开“枭龙”打掉了一架米格-21这个事,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500

印度空军米格-21BISON

500

黑蜘蛛中队的JF-17战斗机,参与与中国联演和珠海航展的常客

有意思的是,印度方面对“枭龙”击落米格-21这件事,超级不爽,非要把战果送给小巴的F-16。这或许体现了印度人的一种莫名其妙的看不起“中国货”的心理。不论如何,作为21世纪以来少见的,在战斗机对战斗机的正面对刚中击落敌机的战例(之前也有过伊拉克战斗机挑战美国禁飞区被击落,利比亚空军在灭亡前的反抗,土耳其F-16击落俄罗斯苏-24等战例,但这基本都很难称为真正的“空战”)——当然了,用“枭龙”欺负米格-21BISON这事儿呢,其实和当年美国海军F-14击落利比亚苏-22差不多,确实是欺负人,尤其是用的还是SD-10超视距打的的话。如果可以选择,我很希望巴基斯坦论坛上说的枭龙用霹雳-5E在空战中一挑二干掉两架米格-21的故事……但枭龙的标准格斗导弹是霹雳-9……实在是有点对不上(倒是和《国家意志》里老萨米一开始开的枭龙“极初期型”的配置一样呵呵呵)。

其实从这次空战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斗机性能固然重要,但对于现代空战而言,指挥控制、战场管理、信息战等这些系统对抗的因素影响更大,这一点此前施老的文章也分析了。就目前而言,小巴在这方面,优势还相当大。这也是此次空战中小巴获胜的主要原因——有心算无心,杀鸡用牛刀,颇有些职业选手打路人的感觉。当然了印度精锐的三代机中队还没出头,米格-21部队的主官飞行技巧就算比较牛,毕竟也不大可能是印度空军的高手……双方如果精锐对精锐,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不过军迷嘛,总是喜欢“斗兽棋”的,那咱们今儿干脆就斗个过瘾,拿枭龙和印度空军的主要制空机型挨个对比一下,看看它的强弱究竟如何。

按照打游戏由弱到强的原则,咱们先从“杂兵”打起:

“枭龙”VS米格-21BISON

这次空战中,巴基斯坦第26中队(“黑蜘蛛”)中队长哈桑驾驶的201号JF-17击落了印度第51中队(“持剑之臂”)的中队长阿比南丹·瓦萨曼(印度空军前中将西姆哈库提·瓦萨曼的儿子)。

光是上面这一句话就觉得这场空战简直充满了《皇牌空战》的味道……

我们甚至可以脑补一段空中对话:

“黑蜘蛛队长,是持剑之臂的王牌,交给你啦!只有你能击落他!”

“……”

“哈哈哈,每个时代都有你这样的飞行员,但我把他们都给击落了!……哎呀……”(被打掉了……)

500

说起来王牌空战7里的Mister X开的就是苏-30SM……很印度(苏-30SM基本就是苏-30MKI基础上开发的俄罗斯自用版)

当然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在面对米格-21 BISON的时候,“枭龙”甭管是那个型号,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毕竟枭龙是一种与米格-21的血缘关系已经只淡到“精神继承人”级别的全新三代机(米高扬设计局这时候肯定要跳出来说,成飞在设计FC-1的时候参考了他们当初“项目33”、“项目41”的部分设计要素,耸肩,这也确实没错),它的大边条、单台中推涡扇发动机、大机头的设计无一不表明, 该机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轻型战斗机,在飞行性能方面,强调中低空高亚音速机动,而且与米格局当年的设计相比,FC-1增加了大边条设计,这个设计在美国F/A-18E/F上也有采用,对于飞机低速性能有很大的助益。此外,该机的电子设备,在研制阶段曾考虑过使用意大利雷达,但在2007年正样机试飞的时候,已经转为使用中电科集团14所的KLJ-7雷达, 该雷达和歼-10A的雷达技术水平相当,属于最先进的机械扫描雷达之一,对RCS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105-85公里,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同时超视距攻击2个目标,具备14种操作模式。

从交付巴军开始,JF-17装备的主要武器就是PL-5E格斗导弹和SD-10(PL-12出口型)中程空空导弹。所以在野狼獾《国家意志》里只能使用霹雳-5导弹的“极初期型枭龙”其实从未真正成为巴基斯坦的装备。

500

毕竟枭龙就是为了打中距弹而设计的,如果不能发射SD-10巴基斯坦要它何用……

而2013年交付的JF-17 BLOCK 2,在BLOCK1的基础上,增加了空中加油管,提高了载弹量,并且采用了更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这次击落米格-21的“黑蜘蛛”中队就是第一个装备BLCOK2型的中队。

相比之下,印度的米格-21BISON是以印度老旧的米格-21bis战斗机进行现代化改装而来的产品。

印度的米格-21战斗机最早是1965年开始加入印军,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军的米格-21FL战斗机在空战中表现明显优于巴基斯坦的F-104战斗机,尽管印军空中指挥暴露了很大问题,导致除了米格-21之外的印度空军作战飞机损失不小——根据西方的推测,巴基斯坦在空战中损失了57架飞机,而印度总共损失达到104架,不过这其中只有9架是米格-21。尽管印军损失飞机数量较多,但巴基斯坦空军规模太小,经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事实上印军夺取了制空权。并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被印军占领后,成为了孟加拉国。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和同时越南使用米格-21在战争中击落了不少美军飞机的事实,让这种战斗机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热销机种,直到今天。

不过具体到印度,米格-21在后面几十年里的道路却更多与艰难困苦联系在一起。截止2018年印军最后的米格-21MF战斗机退役,印度前后获得的1200架米格-21当中,居然有近400架坠毁,也算是创造了一个世界空军史上的奇迹。

米格-21BISON是印度空军为延续其老旧米格-21机队的寿命而订购的机种,该型战斗机是在俄罗斯米格-21-93改进方案基础上简化而来的。采用了“长矛”雷达, 根据俄罗斯费洛佐仑公司公布的数据,给BISON的“乞丐版”(“长矛”本身是“祖克”雷达的简化版,简化的简化,自然是乞丐版)“长矛”雷达的探测距离性能是,对雷达反射面积5平方米的目标,迎头57公里,尾追25-30公里,对雷达反射面积3平方米的目标跟踪距离为45公里。理论上来说,安装这种雷达的米格-21BISON战斗机可以发射R-27和R-77中距导弹,印度也进行过相应的试射。但是实际上,如果该机与敌机迎头飞行,由于雷达视距短,即使在最大跟踪距离上成功截获目标,等到完成发射准备,可能都已经到了最小有效射程边缘了,因此实际上用BISON发射R-77就是个噱头。

500

事实上米格-21BISON也就在刚服役那阵儿在航展上挂过几次R-77

500

实际上它的日常是……“全弹发射!”

从目前我们看到的图片看,米格-21BISON通常使用的空空武器是R-73导弹。从印度飞行员的装具来看该机也可使用头盔瞄准具,来提高R-73的离轴发射能力。

对于BISON战斗机来说,因为它的雷达探测距离较短(对于雷达反射截面积1平方米的现代战斗机目标,它的探测距离可能就只剩下30-40公里,如果对方再运用地空偷袭等手段,那探测距离就和目视差不多了),其最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实际上是靠数据链(可以通过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或者其他飞机的雷达获得信息,当然前提是,如果这些东西探测到了敌人的话)共享信息。

500

米格-21bis原版座舱,典型80年代钟表铺加阴极射线管雷达显示器

500

号称电子系统能达到F-16水准的米格-21-93,一平2下,功能很多的HUD

500

印度实际使用的米格-21BISON,垂直显示器就一个,平视显示器上面也没几个按钮……基本上这就是在最省钱的前提下安装最基本的改进而已,指望它改进后有多NB也是想多了

500

F-7PG的座舱其实和BISON也差不多,以简单实用为主

从技术角度看,米格-21BISON的电子系统改装后,和巴基斯坦使用的F-7PG基本差不多,有数据链,有个小雷达,能打较先进的格斗弹。凭着这些功能,它显然不适合充当一种独立作战的战斗机,因为态势感知能力太差,也缺乏有效的远程武器。但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充当一种短程截击机是没啥大问题的,事实上这次空战中印度似乎也是这么打算的,在巴基斯坦越境空袭时(据巴基斯坦方面的说法, 这次“空袭”中投掷的炸弹甚至干脆就是没有装药的假炸弹,看来这所谓“空袭”纯粹是为了引诱印度飞机起飞拦截,然后设置陷阱进行捕杀),米格-21BISON紧急起飞,也符合这种想定。

500

巴基斯坦的歼-7PG和印度米格-21BISON差不多,给主力机种打打下手而已,当然歼-7PG的格斗机动性还是比BISON强多了……

500

米格-21BISON飞行员的头盔上都带有头盔瞄准具支架,必要时可以安装头盔瞄准具,充分发挥R-73的大离轴能力,多少可以弥补其机动性能的不足

500

下午施老说从来没见过米格-21BISON携带空空导弹飞行的图,经过长时间搜索,终于以印地语为关键词找到了一张米格-21BISON携带R-73挂训弹起飞的图片,这说明这种战斗机日常还是经常进行空战训练的,印度空军还是将它作为一种轻型多用途飞机在用

500

当然该机大多数时候是玩这个的 ……

巴基斯坦方面既然都已经设置陷阱了,不用说,米格-21BISON中队长双机起飞追赶巴军马上就会陷入不利的态势之下。

从印度获得的AIM-120C5导弹残骸来看,或许印度所说的巴军F-16和印度苏-30都曾起飞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瞎编,或许巴军的F-16充当了外围辅助性的角色,负责引开印军注意力。F-16和SU-30MKI可能互相在较远距离发射了导弹,随后各自规避对方的导弹,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可能看到导弹是否击中对方。

500

从印度陆军展示的该机武器来看,大部分情况下,米格-21BISON进攻作战中的想定用途是去充当“音速雷击队”,对敌人没有严密设防的浅近纵深目标进行突击(红龙玩家一定懂),深入敌境的事情对于它来说实在过于危险

这样的话,可以推测,巴方真正的目标既不是扔炸弹,也不是靠F-16的和苏-30MKI互射中距导弹碰运气。而是由JF-17战机编队设置陷阱,将紧急起飞后追赶投弹后“撤离动作拖泥带水”的JF-17的米格机引入预定空域,然后由隐蔽待机的JF-17中队长用中距弹攻击,一击得手,将印度中队长直接击落掉在巴基斯坦这边,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如果说事情真是这样,那么印度空军似乎是确实存在指挥部署失误,昨晚印军将空军参谋长撤职显然就情有可原了,毕竟你刚刚去炸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还放话要“你们等着大吃一惊吧”,结果却没有引起印军的足够警惕。

当然了,这纯属“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有点野狼獾大神小说里所想象的老萨米的战术的影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实米格-21BISON因为缺乏独立超视距空战的能力,这次紧急起飞也根本不可能带R-77导弹,因此没有还手的能力,巴方的胜利根本就是顺理成章毫无悬念,把这架JF-17换成歼-8F也一样能……好吧,这里辱八爷了,向我心目中的偶像八爷道个歉。

500

黑蜘蛛队长,交给你了!

500

现实中的黑蜘蛛队长,虽然没有白胡子,可……你这套让僚机当诱饵,自己偷袭的战术真不是老萨米教的?另外,注意哈桑(推测军衔应该也是中校)之前也曾驾驶F-16战斗机,说明他是“黑蜘蛛”改用JF-17(2010年,此前该中队开歼-6,后来换强-5,可以说是国产战机铁粉)的时候才从其他中队加入“黑蜘蛛”的“老油条”,这个……很萨米……

不过当然,这里面的前提是诱饵机的加速性能、飞行性能必须足够好,要能够进退自如的戏耍米格-21,即使弄不好进入了视距内狗斗,也有把握将其克制。JF-17当然能做到这一点啦,不然还叫什么三代机……米格-21BIS本来就是米格-21全家族盘旋率、爬升率、加速性较差的一款,而JF-17虽然推重比在三代机里较低,但也在0.95以上,不论是高速低速性能都全面压倒米格-21BISON,所以当个诱饵很自如,你快我就快,你慢我就慢,保证能在印度空军飞行员差一点够到,但实际又打不到的位置和距离上飞行,弄得他心痒难耐……

另一方面,作为“杀手”机,要有超视距导弹,并且有较好的态势感知能力,至少你得分得清诱饵鱼啊——苏-30MKI的雷达在2005年和美国合练的时候据说就有着远距离上辨认不清距离较近的多个目标的能力,甚至出现过自相攻击的情况……

这当然也是JF-17的长项。

最主要的是,诱饵和杀手都是来自一个中队的话,那更利于形成默契,搞个这种战术配合,对于曾在和中国的对抗演习中见过世面,和“侧卫”大机群“交过手”的“黑蜘蛛”中队来说,应该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这样几点看下来,不论是性能上,还是这次行动的具体技术战术上,印度的米格-21BISON都死得不冤,阿比南丹中校被抓更是一点不冤……要说这次战斗中的冤魂——那可能就是在中校被击落后执行搜救任务的哪架米-17V5直升机上倒霉的搜救队员了哦……这个战果真不是JF-17的,估计十有八九还是HAL送上的人头……

站务

全部专栏